王國巍
四川的阿壩州主要是高原和大山,自然界的顏色以綠色為主。從文化層面來看,近代的紅軍文化在這里居于重要地位,紅軍長征曾在這里待了16個多月。
在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網(wǎng)絡(luò)作家協(xié)會一行36人,從成都市紅星路出發(fā),先后經(jīng)汶川、小金、馬爾康、紅原、若爾蓋、松潘、茂縣等地。此次采風(fēng)活動,前后歷時五天,大家都體驗和感受到了紅軍當年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辛歷程。
一
時隔“汶川大地震”十三年,我們來到汶川縣漩口中學(xué)地震遺址憑吊死難的同胞。聽講解員介紹到,老漩口中學(xué)的對面山上,很多遇難的同胞就埋在那里。地震發(fā)生后,這里死難的居民最后被集體掩埋在一座大墳?zāi)怪校醪浇y(tǒng)計就有七千八百多人。這與當年我們在新聞中了解到的情況基本一致。要不是解放軍同志開路挺進災(zāi)區(qū),進行緊急搶救,后果不堪設(shè)想。
大家在地震紀念館中靜靜地聽著講解員給我們介紹大地震的慘況,當聽到她誦讀那首刻在鐵壁上的詩歌《孩子,快抓住媽媽的手》時,我的淚水不知不覺又流了出來,多少可愛的面孔,在汶川大地震中瞬間消失。多少感人的故事在抗震救災(zāi)中不斷上演,一個被救出廢墟的孩子的軍禮,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最真實的舉動,永遠閃耀著善良的人性的光輝。
三天后,我才有勇氣拿起自己的筆寫下一首小詩《憑吊汶川漩口中學(xué)地震遺址》:
戊子震中天崩裂,瞬間漩口生死決。
只手托梁救孺兒,師魂永鑄青銅銘。
二
我們翻越巴朗山后,車隊在斯古拉神山路邊小憩。美麗的四姑娘山,終年積雪覆蓋,放眼望去,大姑娘山、二姑娘山、三姑娘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都十分閃亮,只有幺妹兒峰若隱若現(xiàn)地躲在最左邊的云朵里。
繼續(xù)前行,半山腰處有一所藏式民居學(xué)校,聽說是網(wǎng)絡(luò)直播紅人“嘉絨姐姐”負責的藏族民風(fēng)民俗體驗式消費基地。“嘉絨姐姐”真名何瑜娟,今年37歲,她本是成都錦江區(qū)人,曾留學(xué)瑞士?;貒?,她來到這里,開門就能看見雪山,讓她驚喜不已,很快她就喜歡上了這里的山水,更愛上了這里的人民。利用網(wǎng)絡(luò)的優(yōu)勢,何瑜娟通過直播平臺幫當?shù)厝速u沙棘、蘋果、核桃、沙參、蜂蜜等特產(chǎn),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shù)的人們來這個山寨體驗藏族文化,看鍋莊表演、品嘗牦牛肉,年營業(yè)額逼近5000萬元!人們又親切地稱呼她為“阿娟”。
小金縣就是當年的懋功縣,達維位于小金縣城東部三十六公里處,地處夾金山之北麓,1935年6月14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率領(lǐng)的中央紅軍翻越雪山之后和紅四方面軍的先頭部隊在這里勝利會師。
為紀念這段光輝的歷史,當年的“達維橋”特改名為“達維會師橋”,并在山間平臺處立碑刻銘。我們站在公路邊的紀念碑平臺邊沿,向下可以看到沃日河對岸拐彎處有一個舊的指示牌,上面寫有“會師橋”三個大字,旁邊有一輛桔黃色的推土機正在施工。
站在大風(fēng)中,我追憶那段不平凡的歲月,風(fēng)中夾雜幾點冷雨,令人思緒萬千。我的父親諱安凱,十六歲參加工作,被安排到阿壩州達維林場。后來父親工作的林場面臨搬遷,他又去到刷經(jīng)寺林區(qū)工作,最后調(diào)到馬爾康林業(yè)局從事紀委工作。我十二歲的時候,在馬爾康林業(yè)局單位住宿樓五樓的陽臺上,父親多次給我講起紅軍在達維會師的故事,“1935年6月8日,由李先念所率領(lǐng)的紅三十軍,作為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攻克懋功,就是今日小金縣。他們消滅了國民黨軍兩個營及地方武裝近千人,占領(lǐng)懋功東南的達維村。紅四方面軍李先念部,在這次戰(zhàn)斗中有一些傷亡。
6月11日,紅一方面軍先頭部隊的一部分人到達夾金山南面大磽磧。12日下午,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四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帶領(lǐng)下,翻越夾金山,和紅四方面軍的二十五師七十四團的一部在夾金山下的木成溝相遇。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兩個方面軍,指戰(zhàn)員們都非常高興,一片歡騰。
1935年6月14日,這一天是個好日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率領(lǐng)大部隊進抵達維,在達維橋頭受到紅四方面軍九軍二十五師的熱烈歡迎,這是徐向前提前安排好了的。當天晚上,軍委總政治部在達維喇嘛寺前的一塊空地上舉行勝利會師慶祝大會,由周恩來主持,紅二十五師師長韓東山代表紅四方面軍致歡迎詞,毛主席、朱老總都講了話,然后大家高唱《兩大主力會合歌》,慶祝晚會一直鬧到深夜。不少戰(zhàn)士在翻越夾金山時生了病,現(xiàn)在來看極有可能就是高原肺氣腫,在達維得到了休整和治療之后,身體很快就恢復(fù)了?!?/p>
父親對這一段歷史非常熟悉,講起來從不含糊,我有時候很納悶兒,就問:“老爸,你怎么就記得這樣清楚?哪一天、哪一個人都曉得?”
父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尤愛穿深青色中山裝,頭發(fā)一直都是向后梳的,像毛主席那種的頭型,顯得額角特別寬大,雖是絡(luò)腮胡,但總是刮得干干凈凈的。見我發(fā)問,他就會很自豪地對我說:“我們是紅軍后人,你要記清楚,不要搞忘了哦。這些關(guān)于紅軍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得多,書上也有記載,肯定不會弄錯的?!彪S手喝一口放在陽臺上的茶。又繼續(xù)開講,“1961年,達維橋和小金縣城的天主教堂,因為是紅軍會師遺址而被省政府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我參加工作后,都去過那兒好幾次。木板平橋就搭在河的一個拐彎點,那兒的河水不是很寬,剛好搭橋,毛主席和朱老總都走過這座橋。要是你的幾個爺爺沒有犧牲的話,就好了……以后,你也可以去達維會師橋看看。你爺爺是解放初的老黨員,我也是黨員,你長大后也要向黨組織積極靠近,爭取早些入黨!”
父親的教誨是最真實的,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后,給他的兒子寫了《手飭太子書》,也是句句真切,出自肺腑。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帝王將相,家族歷史就這樣代代相傳,中華家譜就這樣輩輩延續(xù)。1998年10月,大學(xué)二年級上學(xué)期,我申請入了黨。寒假回家,父親和母親聽了我在大學(xué)已入黨的事情,特意煮了一鍋我最愛吃的肉丸子犒賞我。
現(xiàn)在,我來到達維會師地,而父親卻離開我已經(jīng)整整一年多了。達維,一個父親曾工作過的地方,要是父親還健在,我們父子倆能同路來這里重溫黨史,那該多好??!將來有一天,我會帶著孩子再次前來這里,共同緬懷我們的先賢。人世的滄桑,時光的流逝,個人的渺小和歷史的宏闊都隨著群山的起伏而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三
黃昏,我們來到了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小金縣城的天主教堂。當年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人曾在這個教堂召開過軍事會議,教堂對面的六七間小平房就是毛澤東、周恩來等領(lǐng)導(dǎo)人的臨時臥室。站在教堂后面的石壩上,我抬頭望見對面懸崖上有一面紅旗,這讓我想起祖父、大爺爺、二爺爺在1933年秋天的那個時候,他們在家鄉(xiāng)火熱地投入到創(chuàng)建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戰(zhàn)斗歲月。
立于維修一新的教堂門口,仿佛又聽到紅軍在這里召開會議時的聲音,毛主席的發(fā)言一定是語震群賢,擲地有聲。
紅軍在長征途中,翻越雪山,是十分艱苦的。很多戰(zhàn)士,在雪山上一坐下去休息,就再也沒有站起來過。
夢筆山就是當年紅軍走過的雪山之一。據(jù)說,此山本沒有名字,是因為周恩來當時過雪山的時候,重病高燒,躺在擔架上,由大家抬著他翻越這座雪山的。在山頂?shù)臅r候,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迷迷糊糊中在擔架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胸前衣兜里的鋼筆突然掉到了山腳下,所以,后來大家就把此山叫做夢筆山。這可和我國歷史上寫《別賦》而聞名的江淹所作的夢見彩筆的典故完全沒有關(guān)系。以前,我只知道有儒生江淹的故事,現(xiàn)在又來到夢筆山下,聽大家講起這則關(guān)于周總理和紅軍的往事,真可謂“高山仰止”?。?/p>
大家列隊爬山,從半山腰的紅路廣場出發(fā),身著當年的紅軍服,頭戴八角帽,腰扎棕色皮帶。其實,我們這次翻越夢筆山的體驗教育,也就兩三公里的距離,從紅路廣場可以清楚地看見夢筆山最高處的公路和觀景臺,今日天氣非常好,太陽金燦燦的,照得人睜不開眼睛,氣溫不冷也不熱。唯一感到有點困難的就是高原缺氧,大家剛走半個小時,就開始有兩三個姑娘出現(xiàn)嚴重的高原反應(yīng),臉色蒼白,手腳無力,全身酸軟,嚇得大家趕緊給她們幾個拿來事先就準備好的氧氣瓶。
站在夢筆山的觀景臺上,經(jīng)幡隨風(fēng)招展,藍天白云,遠山近樹,一只雄鷹在對面的那幾座雪山上空盤旋,清澈的河水從山溝中流向山腳下。剛才我們攀登過的山坡草坪,隨處可見一堆堆被太陽曬干的牛糞,你隨便坐在旁邊休息一下,也不會嫌棄它。眼前的風(fēng)景是這樣的迷人,而當年紅軍翻越此山的時候,這里的狂風(fēng)暴雪卻不知吞噬了多少紅軍將士寶貴的生命??!
我們翻越夢筆山之后的第三天,在小金當?shù)毓ぷ鞯囊晃慌笥迅嬖V我們,夢筆山下了大雪,地上足足有半尺厚,大雪掩蓋了公路和草坪。
夢筆山的另一邊屬于馬爾康縣管轄,我的父親曾在山麓的207場工作過。
1982年,父親帶著我從平昌蘭草渡到他工作的馬爾康林業(yè)局204場,他說可以坐坐火車、長長世面。當時場部的小孩子很多,有十幾個和我一樣大小的伙伴,我們滾鐵環(huán)、看電影,分成兩派跟河水賽跑,四處尋找場部廢棄不用的纜車滑輪來制作自己的小拖車……我們一起玩得可開心啦,半年多過后,父親職務(wù)晉升,被調(diào)到207場任黨委支部書記,我也就跟著父親去了207場。不過,這里的小孩子比較少,天氣好的時候,我就在小溪溝的幾棵大柳樹邊自個兒翻撿淺水中的石子,總希望能逮住一條大魚??创笕藗儚幕@球場邊的平房進進出出上班,這也是我的樂趣之一。當看到有警察開著三輪摩托車來場部,我就會特別好奇,心里就會想:應(yīng)該是把偷木材的壞人抓住了吧?
父親和我一同住的那間磚瓦房子,從場部食堂的八九級臺階上去,右手邊第一間房子就是單位分給我父親的住房。現(xiàn)在,我們的車隊從這里經(jīng)過,我印象中的207場寬大的籃球場沒有了,昔日的運送木材的場景也沒有了,就連我們住過的那棟房子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公路拐彎處,小溪邊的那幾棵大柳樹似乎還是三十八年前的那幾棵柳樹,但周圍三兩幢石砌藏族寨子,已完全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格局式樣。其實,我父親當年在這里工作的年齡比現(xiàn)在的我還要小,推算起來父親當時應(yīng)該是35歲,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45歲。我的父親身材魁梧高大,辦事雷厲風(fēng)行,在我心中永遠是獨當一面、能撐起整個天空的男子漢。
我家的大爺爺、二爺爺自從參加紅軍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xiāng),也許,他們就犧牲在長征的路上。我的父親年輕的時候,就在這里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出力,而今,父親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和我們代代相連,我們無比感念足下的大地。
四
若爾蓋的黃昏,夕陽很美,沸騰翻滾的火燒云見所未見。一道彩虹似的拱門,橫臥在蘭磨線的入口,為高原增添了幾分畫面感?;匚兑宦房吹降拇蟛菰?,青青的牧場,開闊無垠,只有牦牛成群地在上面吃著草,零星的幾座帳篷搭在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這個樣子,和我們從電視上所看到的差不多。
太陽升起來后,看著大地霜化,看著大地霧起,又看著大霧散開,然后氣溫迅速飆升,我感覺自己的衣服又穿多了樣。
崇塘路的路牌很漂亮,像一扇單獨的屏風(fēng)豎立在路口,全部用藏族唐卡圖案來裝飾,中間嵌著一幅若爾蓋縣城的彩照,上端用藏、漢兩種文字說明:“若詩若畫若爾蓋”。這是一句非常適合作上聯(lián)的句子,可惜這宣傳路牌只寫了這么一句,不知是什么原因沒有寫出下聯(lián),或許設(shè)計者也只想出了這么一句,干脆就用上了,而下一句他怎么也想不出。
在若爾蓋大草原上驅(qū)車馳騁,茫茫草原,已有成片的燈盞花開放,我們有時候就停下來專門看看花,或者發(fā)個朋友圈,休息一會兒再繼續(xù)趕路。在和甘肅接壤的地方,大家登云梯直上黃河九曲第一彎最高處的觀景臺。眺望遠方,白河在夕陽下泛著微光,甘肅那邊的水草仍然豐茂,只是少了一些公路設(shè)施,四川這邊開發(fā)的力度明顯較大,觀光長廊,酒店商場,基本齊備。黃河彎彎曲曲地向東流淌,傳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為了尋找黃河源頭而無意中到了天上的銀河,還遇見織女給了他一塊支磯石。張騫回到漢朝的時候,給漢武帝講起這事,滿朝文武都不知道其中緣由,皇帝請來嚴君平一問,大家才恍然大悟。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就直接說:“黃河之水天上來”。
現(xiàn)在,我看見黃河的源頭了,這是我們中國的母親河,她與長江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兩岸的兒女在她的哺育下茁壯成長,代代繁衍生息。
若爾蓋的海拔很高,與天接近,黃河在四川這一段叫“白河”,粼粼波光搖曳生輝,附近的草坪中不時傳來嘰嘰喳喳的雀鳥聲。若無其事的牦牛在四處慢悠悠地吃著草,有的甚至爬到了山頂上,山下偶有幾匹放牧人家的馬,馱著他的主人自由奔跑著,遠遠地傳來幾聲刺破云霄的哨音。
在若爾蓋的班佑,我們集體瞻仰了紅軍過草地時的遺址紀念碑。
1935年8月,當紅軍穿越草地,來到班佑村時,不少紅軍戰(zhàn)士因缺乏食物,體力不支,在此等待后續(xù)部隊。就在等待中,700多名紅軍戰(zhàn)士,背靠背坐著就犧牲了。
時任紅三軍十一團政委的王平在他的《回憶錄》中詳細地記錄了這個悲壯的故事,“走到河灘上,我用望遠鏡向河對岸觀察,那邊河灘上坐著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帶通訊員和偵察員涉水過去看看情況。一看,哎呀!他們都靜靜地背靠背坐著,一動不動,我逐個查看,全都沒氣了。我默默地看著這悲壯的場面,淚水奪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們一步一搖地爬出了草地,卻沒能堅持走過班佑河,他們帶走的是傷病和饑餓,留下的卻是曙光和勝利……”這是紅軍長征過草地中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一個地方,對于這段歷史,王平將軍終生難忘,他生前曾囑咐部下,要在這里樹碑紀念那些英勇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2011年9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正式建成。
默哀,我環(huán)繞紀念碑一周。塔尖和人物全用紅色石頭雕刻而成,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將軍親筆題詞,可見意義十分重大。我們來此學(xué)習(xí)黨史、研究軍史、感悟中國革命史,憑吊先烈。清明節(jié)剛過,來這里祭奠的人一定很多,我翻山越嶺來到這里,就是為了給烈士紀念碑獻上一束鮮花,鞠躬致敬。
五
在阿壩州同甘肅省東南交界處的若爾蓋縣巴西鄉(xiāng)有一座著名的班佑寺,坐南向北,近草地邊緣,緊鄰巴西河,四周群山環(huán)抱。該寺廟據(jù)說初建于1699年,原為四合院結(jié)構(gòu),山門為重檐歇山式,正殿即大雄寶殿為藏式平頂建筑,都是木頭做的柱和梁,夯土為墻。幾經(jīng)毀壞、重建、又毀壞,現(xiàn)在僅面北的兩扇大雄寶殿土墻還高高地聳立著。
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針對張國燾的右傾機會主義在班佑寺大雄寶殿內(nèi)召開了著名的“巴西會議”,批判了張國燾的錯誤,決定中央紅軍繼續(xù)北上。我們列隊站在巴西會議遺址前,若爾蓋縣史志辦孫玉波主任給我們詳細講述了紅軍在這里先后曾召開過四次會議的細節(jié),孫主任說:“第一次在這里召開會議的時候,紅軍主要是解決籌糧問題?!?935年到1936年期間,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先后近10萬大軍抵達巴西,當時恰好都是秋季,糧食正待收割,紅軍在巴西地區(qū)兩年共籌集糧食230多萬斤。在參觀紀念館之后,我私下詢問孫主任:“當時整個巴西地區(qū),年產(chǎn)糧食大約多少斤?”孫主任略一思索,肯定地回答說:“全年也就100萬斤多一點。”原來如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巴西鄉(xiāng),1956年以前屬于松潘縣,為半農(nóng)半牧的藏族聚居區(qū),在今日的若爾蓋縣城以東32公里處。正是因為有藏族人民的無私援助,保障了紅軍的口糧,是高原的牦牛、青稞、豌豆等支援了紅軍,使紅軍擺脫了生存險境,終于走過草地。
中午十二點過,我們在若爾蓋求吉鄉(xiāng)德翁村的花園飯店休息和用餐。高原的太陽很大,為了避免被紫外線曬傷,我時刻戴著太陽帽。當?shù)氐拇迕窀嬖V我,紅軍當年戰(zhàn)斗過的求吉寺遺址就在半山腰,至今保存較好,那里埋著紅四軍第十師王友鈞師長,他當時在戰(zhàn)斗中不幸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了頭部,犧牲時年僅24歲。多么美好的年華,為了中華民族的革命事業(yè),他們肩負著中華民族的使命,甘灑熱血,忠魂與山河同在!
在松潘的時候,我想起巴西會議的土墻遺址,如果把我拍的照片,設(shè)計成明信片,一定是非常好的創(chuàng)意。突然,又想起在川主寺紅軍長征紀念館內(nèi)看到的紅軍欠款木板,上面用毛筆寫著當年紅軍向藏族同胞們借糧的欠條:
……坵田內(nèi)割了青稞二百斤后來,家們自己吃了,這塊木牌,可作家們購買你們這些青稞(的憑證)……家們歸來以后,拿住這塊木牌,向任何紅軍部隊或蘇維埃政府,都可兌取與我們吃你們(糧食)……的銀子、茶葉與你們所需要的東西,在你們還未曾兌得這些東西(的時候),(請你)們保存好這塊木牌子。
前敵總政治部
這是一塊十分珍貴的木板,曾被當?shù)匾患也孛裼米鱾}板。解放后,文物工作者到當?shù)卣{(diào)研時才發(fā)現(xiàn)。后來,這家主人慷慨地捐給紀念館保存,現(xiàn)在是國家一級文物。我反復(fù)閱讀這上面的字跡,繁體豎行,大小勻稱,用語親切,筆跡嫻熟,只有“二百斤”這三個字明顯是后來才添加上去的,所以墨跡較重,體式也不同。由于當年藏族老鄉(xiāng)用作家里的倉板,兩頭被鋸掉一截,故而前后有少數(shù)幾個字隨之被毀,我在此僅能根據(jù)文意補出幾個詞語,如括號所示。這個欠條,顯示了紅軍部隊的紀律嚴明,作風(fēng)優(yōu)良,始終和人民大眾休戚與共。
紅軍精神是什么?就是“智勇堅定、排難創(chuàng)新、團結(jié)奮斗、不勝不休?!敝袊伯a(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人民軍隊從創(chuàng)建到今天,始終擁有十分優(yōu)良的作風(fēng),“一切行動聽指揮”“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不損壞莊稼”等等,這些早已融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今天,我一定要把自己親身所見所感寫成詩《參觀若爾蓋巴西會議遺址》:
籌糧決議在此開,兩百余萬青稞面。
紅軍治病救藏民,木板欠條共時艱。
責任編校:石曉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