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軍
擁有皇帝實權(quán),卻不登皇帝大位,曹操可謂千古一人。建安25年,曹操臨死前幾個月,孫權(quán)因奪荊州、殺關(guān)羽,與蜀交惡,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書稱臣,建議他“早正大位”。曹操“觀畢大笑”,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斷然拒絕了孫權(quán)的建議。最終,曹操一生未稱帝。
曹操為何不稱帝?是內(nèi)心里不想嗎?當然不是。建安10年,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tǒng)治根基,霸業(yè)已臻建成。不久,已五十有三的曹操寫下了一首《龜雖壽》言志,其中這樣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彪m然擁有最高權(quán)力,卻又沒有坐上龍墩的曹操,這個“千里志”和“壯心”會是什么,明眼人一想就明白。難道是曹操怕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而不敢嗎?顯然也不是。想一想他當年殺呂伯奢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狂妄,再想一想他借衣帶詔殺董承、王子服等全家老少七百余口的殘忍和命人勒死已有5個月身孕的董妃之決絕,說明他是不在乎世人唾罵的。
那么,原因只能有一個:“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币嗉串敃r的客觀條件制約了曹操的稱帝欲望。
首先,就天下形勢分析,當時雖然曹操已取得了對漢室的絕對控制權(quán),雄霸一方,但其勢力仍然局限于北方,東南的孫權(quán)、西南的劉備亦非等閑之輩。他如果廢帝自立,多年苦心經(jīng)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優(yōu)勢將蕩然無存,進而將陷入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給對手以率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的口實,引發(fā)空前慘烈的激戰(zhàn),董卓就是前車之鑒。
其次,由內(nèi)部情勢分析,曹魏政權(quán)中的眾人認識并不統(tǒng)一。首席謀士、對其最忠心耿耿的荀彧、荀攸叔侄,連他稱王都持反對態(tài)度,更遑論稱帝。建安23年,太醫(y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發(fā)動叛亂,魏諷聯(lián)合長樂衛(wèi)尉陳祎襲擊魏都鄴城等,證明心存漢室者仍然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
再次,由自身能勢分析,曹操為人講求實際,實權(quán)與虛名孰重孰輕,他心里明鏡似的。從亂世中一路走來,他靠的決不只是雄心壯志,更多的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務實作風。稱帝不過是多得了個名號,而天子詔令由他口授,朝廷政策由他制定,官員任命由他授意,這一切足以證明他名為丞相實乃皇帝。弄個皇帝名號,不僅不能錦上添花,反而可能因此而遭落井下石之罪,要它何用?
(摘自《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