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哭本來該是悲哀的。
《紅樓夢》里就有千紅一哭萬艷同悲什么的。
但如果真難過了,哭出來,也不一定是壞事。明尼蘇達大學(xué)的威廉·弗雷以前有個調(diào)查說:長期不流淚者,患病概率,高過流淚者一倍。男性胃潰瘍和精神分裂癥患者,多數(shù)是長期不哭的人。
許多人還念叨“男兒有淚不輕彈”呢,卻很容易忽略后面那句“只是未到傷心處”。哭不是原因,而是結(jié)果,是情緒積累到那塊兒了。并不是不哭,事情就能自然解決的。當然,哭也有強制的,有表演的。
《水滸傳》中有個經(jīng)典的段落。潘金蓮讓大郎喝完了藥,毒死大郎之后,施耐庵寫道:“哭有三樣: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有聲謂之號?!?/p>
于是潘金蓮就干號了一會兒。怎么說呢?這就是要個氣氛。
《史記》里還有一段呢,竇太后終于和兄弟重逢,抱住哭。原文就說:“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p>
這個“助”字,就很有靈性了。
哭和不許哭,還是很有講究的,很體現(xiàn)利害關(guān)系的。
笑聲也是。
意大利那位什么都懂點兒的大學(xué)者翁貝托·艾柯說過一段話,大概意思是:樂觀的人才敢每天嚴肅;悲觀的人只能每天大笑度日。
細想來,確實有點意思。就以我們?nèi)粘=?jīng)驗而言,大多數(shù)人閱讀得下艱深嚴肅的文本時,多半心情不錯、體能充沛。相反,筋疲力竭、精神萎靡之際,就只想看點俗套、無腦又熟悉的虛構(gòu)作品。最好是能讓人哈哈大笑,笑過之后,將那些縈繞不去的悲觀情緒暫時甩開,能姑且睡個好覺。
每個人遇到高興的事都會笑,但不一定出聲兒吧?當我們獨自在家坐著,看一段好笑的電影,大多會勾起嘴角,嗯好。
類似的邏輯:如果在沒人的時候不會笑出聲,那么在有人時笑出聲來,這笑聲就有造作的意思了。不妨說,笑是不自禁的,發(fā)出笑聲則是自覺自發(fā)帶著意圖的。
人發(fā)出笑聲,是希望別人與自己聽得見。用倫敦大學(xué)的索菲·斯科特的說法:人每次發(fā)出笑聲,都是在一個滿是鏡子的大廳里。
張愛玲的《鴻鸞禧》里,有一段婚姻關(guān)系。一位事業(yè)有成極能干的婁先生,以及他不算能干的太太。當著人,婁先生習(xí)慣讓太太三分。他的心理是:
“她平白地要把一個潑悍的名聲傳揚出去,也自由她;他反正已經(jīng)犧牲了這許多了,索性好丈夫做到底?!?/p>
而婁太太很知道,她丈夫這姿態(tài),是做給外人看的:
“若是旁邊關(guān)心的人都死絕了,左鄰右舍空空地單剩下她和她丈夫,她丈夫也不會再理她了?!?/p>
但二人也就這么搭伙過日子了。臨了兒子出嫁時,婁先生當眾說并不好笑的笑話,在場賓客都假笑;婁太太因為沒聽清楚,于是笑得最響。
在這里,笑聲就帶著凄涼與悲哀了?!独嫌延洝防锔幸欢螛O妙。錢德勒有位上司,是地道的霸道美國人,喜歡講點沒意思的笑話。錢德勒每次總是夸張尖銳地假笑,來迎合上司。某一次他決定不笑了,老板立時不快:
“怎么了?我剛說了個笑話……你沒聽懂?”
所以到后來,笑聲與掌聲一樣,也會受制于威嚴與服從。當上司決定說個笑話時,順從的人連不笑的余裕都沒有。總而言之吧,哭和笑本身,本該是情緒的自然流露。但笑出聲和哭出聲,情況就微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