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陸象山的自然天論論及了自然天地、宇宙、四時、萬物以及人和自然的關(guān)系,但沒有超出中國古代傳統(tǒng)天論的范疇。其關(guān)于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的天論繼承了程朱理學(xué)的思路,認(rèn)為“主宰”或神靈之天是存在的,但這個“主宰”不是以人格神的形式出現(xiàn),而是作為“此理”呈現(xiàn)出來。陸象山在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結(jié)合之處,在天予“理”“天理”“此理”等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這些表現(xiàn)在他的理心合一論、天予“此理”論以及天予“此心”論中。
關(guān)鍵詞:陸象山;天;天予;此理;心即理
中圖分類號:B244.8?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10-0067-06
眾所周知,象山學(xué)的核心是“心即理”,學(xué)界論此方面的各種著作論文汗牛充棟,不可勝數(shù)。相對而言,方家們很少直接或單獨論述陸象山的“天”論,有關(guān)論述往往只是作為其“宇宙”論之附帶,或和“天理”混為一談,更沒有人論述過其“天”論和“心即理”的關(guān)系。
“天”字在《陸九淵集》中出現(xiàn)得非常頻繁,僅次于“自”“理”“心”,與天論相關(guān)的“此理”“天理”“天命”“天道”“宇宙”等字眼也很多,可見“天”在陸象山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的天論視角,欲檢視陸象山關(guān)于“天”的理論??疾煜笊降奶煺?,乃為探索其“宇宙”之根據(jù)、“理”之由來、“心”之主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中國古代“天”之三態(tài)
朱子在談?wù)摗疤臁睍r,有個經(jīng)典語錄:“又僩問經(jīng)傳中天字。曰:要人自看得分曉,也有說蒼蒼者,也有說主宰者,也有單訓(xùn)理時?!雹?在這段話中,朱子明確指出,中國儒家傳統(tǒng)天論(經(jīng)傳)中,天有三個含義,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是“蒼蒼者”,指的是自然之天;第二個是“主宰”,指的是神靈之天;第三個單訓(xùn)“理”,指的是義理之天或道德之天。譬如漢代的董仲舒,其思想體系以“天”為中心而構(gòu)建,這個“天”也是有三種含義的。
關(guān)于自然之天,董仲舒說:
天地之行美也,是以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見其光,序列星而近至精,考陰陽而降霜露。②
“高”“藏”“序”“考”是自然之天的具體呈現(xiàn),陰晴、寒暑、陰陽、霜露是天的自然變化形式,四時是天的自然運行功能,于是天地運轉(zhuǎn),四季發(fā)功,萬物生成。
關(guān)于“主宰”或神靈之天,董仲舒說: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備,雖百神猶無益也。③
這個神靈之天具有意識和心志,堪稱至高無上的人格神,也就是朱子所說的“主宰”。
關(guān)于義理之天或道德之天,董仲舒說: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有養(yǎng)而成之,事功無已,終而復(fù)始。凡舉歸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無窮極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④
天化育萬物是“天之仁”,仁即是“天心”。四時是天之仁愛的表現(xiàn)方式。
那么,三種天的相互關(guān)系如何呢?筆者認(rèn)為,在董仲舒的思想體系中,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之間有著一種一體化結(jié)構(gòu),也就是“天神的倫理道德化”和“倫理道德的天神化”,通過天和道之間的雙向運轉(zhuǎn),最終形成了一種“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格局。而自然之天,則是“天不變道亦不變”格局的前提和基礎(chǔ)⑤。
上述“天”的三種表現(xiàn)形式,其實是先秦以來儒家傳統(tǒng)天命觀念的一般表現(xiàn)形式。從孔子、孟子、荀子到宋明理學(xué),在講天命時無不沿用這一模式。甚至在被人們認(rèn)為是自然天道觀的王充那里,也脫離不了這個窠臼。如果說孔子講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是在講自然之天的話,司馬遷講“天道是邪、非邪”則是指的歷史道德之天。而針對董仲舒的“災(zāi)異譴責(zé)論”,王充發(fā)明的“符瑞獎勵論”⑥,說明他們各自對天論有自己的主意和發(fā)明。
二、陸象山的自然之天
有了傳統(tǒng)天論作參照系,再回到本文的主題,看一看陸象山的天論是不是也有三種天,各種天呈什么樣的形態(tài),三種天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
關(guān)于自然之天,陸象山說:
《書》疏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碧祗w圓如彈丸,北高南下。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出地下三十六度,南極去北極直徑一百八十二度強。天體隆曲,正當(dāng)天之中央、南北二極中等之處,謂之赤道,去南北極各九十一度。⑦
這一段話論述了自然之天的形狀、位置。其對自然之天的形狀的描繪源于中國傳統(tǒng)的蓋天說,也即天是一個圓如彈丸那樣的球體隆起覆蓋在地的上空:天上有一個斜度為36°的北極,還有隱于地下的斜度也為36°的南極;天的赤道位于南北極之間的上空中央,和南北極的假想軸線各呈91°角。他還認(rèn)為自然之天是人類行為的重要依據(jù)。圣人觀天象,造歷書,制作人間的經(jīng)典,指導(dǎo)人們?nèi)绾畏ㄌ於?。后來又衍生出專門觀天象、定歷法的官吏。
《堯典》所載惟“命羲和”一事。蓋人君代天理物,不敢不重。后世乃委之星翁、歷官,至于推步、迎策,又各執(zhí)己見以為定法。其他未暇舉,如唐一行所造《大衍歷》,亦可取,疑若可以久用無差,然未十年而已變,是知不可不明其理也。夫天左旋,日月星緯右轉(zhuǎn),日夜不止,豈可執(zhí)一?故漢唐之歷屢變,本朝二百余年,歷亦十二三變。⑧
上述有關(guān)自然之天的論述屬于古代天文學(xué)說史的研究范疇,本文對其正確與否不加評論。我們只是想說明,陸象山在上述論述中是把自然之天當(dāng)作一個客觀對象加以觀察的。陸象山還認(rèn)為自然之天有著自己的變化、運行規(guī)律:
天覆地載,春生夏長,秋斂冬肅,俱此理。人居其間要靈,識此理如何解得。⑨
用荀子的話說叫做“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拿現(xiàn)代語言來表達(dá)的話就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不能隨意改動,只能去認(rèn)識它、解釋它。
陸象山的宇宙觀也是基于自然天論的,他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雹?陸象山所說“宇宙”,都可以看作是自然之天。譬如他說“道塞天地,人以自私之身與道不相入”,又說“道塞宇宙,非有所隱遁”,這里所說的“天地”和“宇宙”都是同一個意思,為自然之天之別稱。自然之天往往又被稱之為“天地”,這樣的用法在《陸九淵集》里比比皆是,現(xiàn)舉一例:
此道充塞宇宙,天地順此而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圣人順此而動,故刑罰清而民服。{11}
這里,充滿“此道”的宇宙和天地、日月、四時,都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順從此道此理而周轉(zhuǎn)運作,天地和日月的關(guān)系猶如圣人和民眾一般?!疤斓亍庇袝r又和“萬物”并列:
“一陰一陽之謂道”,乃泛言天地萬物皆具此陰陽也。{12}
相對于形而上之(天)道,自然天地是形而下之器,它的運行顯露都是根據(jù)一定的“道”“理”:
自形而上者言之謂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謂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載必有理。{13}
總之,陸象山天論中的自然之天,是外在于人的自然現(xiàn)象的總和,其表現(xiàn)形式有宇宙、天地、日月、四時、萬物等,而這些和中國傳統(tǒng)的天論沒有什么區(qū)別。
三、陸象山的神靈之天
關(guān)于“主宰”或神靈之天,一般來說宋儒是用“理”“天理”來重新解釋先秦兩漢儒家所信仰的“天”神與“天命”,但也不是沒有神靈之天的說法。朱子便說過:“蒼蒼之謂天。運轉(zhuǎn)周流不已,便是那個。而今說天有個人在那里批判罪惡,固不可;說道全無主之者,又不可。這里要人見得?!保ā吨熳诱Z類》卷一)意思是說有個像人那樣的人格神在冥冥之上批判罪惡作終極裁判當(dāng)然是不可以的,但說沒有個主宰也是不對的,因為這個“主宰”是以隱形的形式出現(xiàn)的,不一定具有人的形狀,也不一定是人格神。
陸象山是宋儒之一份子,他關(guān)于“主宰”或神靈之天的論述脫離不了宋學(xué),特別是程朱性理學(xué)的思維邏輯。關(guān)于這個主宰或神靈之天,陸象山有多種說法。
首先他認(rèn)為,人是天生的,天是人的主宰:
人乃天之所生,性乃天之所命。自理而言,而曰大于天地,猶之可也。自人而言,則豈可言大于天地?{14}
人是天所生的,人性是天所命的,人在天面前當(dāng)然是渺小的。這個天甚至和人是感通的。
天人之際,實相感通。雖有其數(shù),亦有其道。昔之圣人未嘗不因天變以自治。{15}
由此可見,和中國傳統(tǒng)的天命論一樣,陸象山所說的天之主宰,往往是通過“天命”來實現(xiàn)的。在《陸九淵集》里,有大量和“天命”有關(guān)的詞句:
道之行不行,固天也、命也,至于講明,則不可謂命也。{16}
彝倫在人,維天所命,良知之端,形于愛敬,擴而充之,圣哲之所以為圣哲也。先知者,知此而已;先覺者,覺者此而已。氣有所蒙,物有所蔽,勢有所遷,習(xí)有所移,往而不返,迷而不解,于是為愚為不肖。彝倫于是而斁,天命于是而悖,此君師之所以作,政事之所以立。{17}
和先秦以來的傳統(tǒng)天命論一樣,陸象山認(rèn)為如人犯了錯謬,天要予以懲罰,此謂“天討”:
我說一貫,彼亦說一貫,只是不然。天秩、天敘、天命、天討,皆是實理,彼豈有此?{18}? ? 五刑之用,謂之天討,以其罪在所當(dāng)討,而不可以免于刑,而非圣人之刑之也,而可以猛云乎哉?{19}
天的懲罰謂之“天罰”“天討”,“天罰”“天討”根據(jù)天理天意而發(fā)出討伐令,具有不可懷疑、不可反抗的必然性。他又說:
古所謂賞罰者,亦非為欲人趨事赴功而設(shè)也?!疤烀械?,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其賞罰皆天理,所以納斯民于大中,躋斯世于大和者也。此與后世功利之習(xí)燕越異鄉(xiāng)矣。{20}
天秩、天敘、天命、天討、天罰,都是神靈之“天”對下界的人的一種立于善惡的態(tài)度,這和中國傳統(tǒng)的天命論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區(qū)別。而上天的賜予則謂之“天錫”也即天賜: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衷即極也。凡民之生,均有是極,但其氣稟有清濁,智識有開塞。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后知,先覺覺后覺。古先圣賢與民同類,所謂天民之先覺者也。以斯道覺斯民者,即皇建其有極也,即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也。{21}
由上可見,陸象山天罰天賜論的根源還是傳統(tǒng)天命論的“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尚書·虞書·皋陶謨》)。而我們知道,中國傳統(tǒng)的天命論,來自于《尚書》,里面有一脈相承的“天罰”“天賜”論。這個理論認(rèn)為得到“天命”也就等于有了正統(tǒng)的政治支配權(quán),普天下的人都得俯首帖耳,不然就要遭受到懲罰。這叫“天有顯道,厥類惟彰”(《尚書·牧誓》)。而“昔在殷王中宗,嚴(yán)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尚書·無逸》),則是講有德者得天賜之位,賜之長壽。
四、陸象山的“理”之天下面想談一下單訓(xùn)為“理”的天。
陸象山的思想體系中有個重要概念,這就是“此理”?!按死怼币辉~在《陸九淵集》中出現(xiàn)了近百次,除了“豈有此理”之類的用法之外,大部分都是指宋代理學(xué)的核心概念“理”本身。在陸象山看來,“此理”不是一般泛泛的儒家倫理道德,而是指“吾學(xué)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程明道語)的那個“天理”。因為這個“天理”是理學(xué)家自己體貼出來的,所以理學(xué)家之一的陸象山才親切地稱之為“此理”,也就是理所當(dāng)然之“理”、不言而喻之“理”、眾人心知肚明之“理”。
我們知道,陸象山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心即理”。陸象山說:
人非木石,安得無心?……“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謂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22}
人人都有心,我們的心都具有“是理”也即“此理”,這就是“心即理”。而這個心這個理都是天“給與”“授與”我們的。每一個人生下來時便先天性地具備了這個理,所以不用向外人、我之外的世界尋覓,這就叫“非由外爍”;而需要在內(nèi)心悟而得之,或者是返回內(nèi)心去尋求得到,此所謂“欲窮此理,盡此心也”。
按照陸象山的說法,“此理”是宇宙自然人類最根本的道理,是無所不包、至正實常之公理:
吾所明之理,乃天下之正理、實理、常理、公理,所謂“本諸身,證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學(xué)者正要窮此理,明此理。{23}
更具體而言:
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則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先覺者,覺此理也;愛其親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見孺子將入井而有怵惕惻隱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則羞之,可惡之事則惡之者,此理也;是知其為是,非知其為非,此理也;宜辭而辭,宜遜而遜者,此理也;敬此理也;義亦此理也;內(nèi)此理也,外亦此理也。{24}
儒家倫理道德中的所有內(nèi)容,譬如仁義愛敬、先知先覺、四端、德善,都只不過是“此理”中的一個項目而已。就性質(zhì)上講,“此理”至極、至中、至靈、至明。
極亦此理也,中亦此理也?!珮O、皇極,乃是實字,所指之實,豈容有二!充塞宇宙,無非此理,豈容以字義拘之乎?……同指此理,則曰極、曰中、曰至,其實一也。{25}
從外延來講,此理塞滿宇宙,充斥人的內(nèi)外,天地鬼神也不能逃脫違反。
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違異,況于人乎?誠知此理,當(dāng)無彼己之私。善之在人,猶在己也。{26}
充塞宇宙,也就是充滿天地之間:
此理塞宇宙,誰能逃之?順之則吉,違之則兇。{27}
所以,陸象山的“此理”“天予”說,是其道德之天學(xué)說的重要特色。
五、“天予”和“心即理”
那么,在陸象山的思想中,三種天的相互關(guān)系如何呢?陸象山說:
自形而上者言之謂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謂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載必有理。{28}
首先,自然天地是形而下之器,相對于形而上之天道,因為是形而下的,顯然處于下位。陸象山自己便說過:
人乃天之所生,性乃天之所命。自理而言,而曰大于天地,猶之可也。自人而言,則豈可言大于天地?{29}
可見“理”是大于天地,處于比天地要高的地位的。陸象山反復(fù)強調(diào)的“道塞乎天地”,“此理塞宇宙”,都是指的“道”“此理”充滿天地宇宙,反之天地宇宙是盛放安頓此理此道的有形之物、形而下之器。
那么,神靈之天或主宰和“理”“此理”或者是天道天理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呢?
筆者認(rèn)為,漢代以來的天人思想體系中,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之間有著一種一體化結(jié)構(gòu),而這個格局一直延續(xù)到宋學(xué)那里。如果說在程朱那里,如“天為萬物之祖,王為萬邦之宗”(《周易程氏傳》卷一《乾卦》),“萬物皆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冬至祭天而祖配之”(《河南程氏粹言》卷二)那樣,還是保留著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之間的一體化結(jié)構(gòu)的話,宋學(xué)已經(jīng)沒有“天意”“天心”“天志”之類的天之人格化形象,沒有了感情和意志,沒有了“人副天數(shù)”那樣的具體形象,“理”開始和神靈之天脫鉤,變成純粹的道德之天,再從道德之天那里抽象出來,變成了一個純粹思辨性的理學(xué)最高概念“天理”。
這個抽象是從周敦頤那里開始的,他提出“無極而太極”,認(rèn)為宇宙天地是從“無”到“有”的,從而去掉了一開始便永恒存在的“天”的位置。程子干脆取消了“天神”這個中間環(huán)節(jié),認(rèn)為“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于身為心,其實一也”(《二程遺書》卷十八),以天、義、人、身四種形態(tài)為形異質(zhì)同,命、理、性、心四種內(nèi)涵實為同一。
陸象山是宋儒性理學(xué)中的一個重要成員,理所當(dāng)然地也擁有同樣的觀點。陸象山的天神天理合一論的獨特性在于以下方面。
(一)理氣合一、理心合一
朱子繼承二程的學(xué)說,進一步把“理”單獨抽象出來,以為宇宙的根本、萬物之依托、天地之根源。他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fā)育萬物?!保ā吨熳诱Z類》卷一)認(rèn)為“理”是先天的、根源性的,有了理便有了陰陽二氣,產(chǎn)生出天地萬物??梢娭熳邮且云淅頌橄?,陰陽二氣為后,也就是理是形而上之道、陰陽是形而下之器。朱子還說:“正以見一陰一陽雖屬形器,然其所以一陰而一陽者,是乃道體之所為也。”(《答陸子靜》,《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而陸象山更進一步,認(rèn)為朱子所說“理”是形而上之道、陰陽是形而下之器的觀點也是不對的:
至如直以陰陽為形器而不得為道,此尤不敢聞命。易之為道,一陰一陽而已,先后、始終、動靜、晦明、上下、進退、往來、闔辟、盈虛、消長、尊卑、貴賤、表里、隱顯、向背、順逆、存亡、得喪、出入、行藏,何適而非一陰一陽哉?奇偶相尋,變化無窮,故曰:“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祝豢蔀榈湟┳兯m?!眥30}
陸象山根據(jù)《易傳》,認(rèn)為一陰一陽是道,“奇偶相尋,變化無窮”。所以他認(rèn)為陰陽是形而上的,太極更是形而上的。
后書又謂“‘無極即是無形,太極即是有理。
周先生恐學(xué)者錯認(rèn)太極別為一物,故著無極二字以明之。《易》之《大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已是形而上者,況太極乎?”{31}
陰陽、太極是道、是心、是理。陰陽剛?cè)崛柿x只不過是在不同的地點表現(xiàn)出的不同形式而已:
道塞宇宙,非有所隱遁,在天曰陰陽,在地曰剛?cè)?,在人曰仁義。故仁義者,人之本心也。{32}
陸象山認(rèn)為,陰陽太極是道是理是心,這樣,理和氣、太極和氣、理和心、太極和理都是合一的。有了這個合一,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才能真正地結(jié)合。正因為是合一的,人心才可以直指天理,直接構(gòu)成人之主體道德意識,包含所有的理,也即“理”就在人心之中?!暗?,未有外乎其心者”{33},“萬物森然于方寸之間,滿心而發(fā),充塞宇宙,無非此理?!眥34} 所以才可能有“心即理”之命題。
(二)天予“此理”論
剛才我們已經(jīng)提到,陸象山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心即理”?!疤熘耘c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比硕加行?,我們的心都具有“是理”也即“此理”,這就是“心即理”。而這個心這個理都是天“給與”“授與”我們的。每一個人生下來時便先天性地具備了這個理,所以不用向外人、我之外的世界尋覓。陸象山說:
此理本天所以與我,非由外爍。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35}
意思說“此理”乃“天”授與給我們?nèi)祟惖?,知曉明確了“此理”,人就有了主宰。所以有時“與”字又被表述為“予”字。譬如:
此天所以予我者,非由外爍我也。思則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積善者,積此者也;集義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同此之謂同德,異此之謂異端。{36}
這樣的“天予”“天與”說還有眾多內(nèi)容:? ? 天之所以予我者,至大、至剛、至直、至平、至公。如此私小做甚底人?須是放教此心,公平正直。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cè),王道正直。{37}
既然用了“與”“予”這樣的動詞,可知授與(授予)方的主體是“天”,這個“天”可理解為神靈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結(jié)合體?!疤臁睂⒅链蟆⒅羷?、至直、至平、至公的“此理”“授與”(授予)給我們?nèi)祟?,讓我們擁有了道德倫理、仁義禮智,于是區(qū)別于動植物為萬物之靈。這個仁義道德就是宋儒們引以為自豪的“天理”。天理就是道德之天本身。這樣,天神和天理圓滿地融合為一體。由此發(fā)展出陸象山思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思考天地自然人生大是大非問題是思慮“此理”,學(xué)習(xí)教誨修養(yǎng)工夫之際的“先立其大”是立“此理”,實踐中躬身踐履行善立義是在積蓄“此理”,尊德性知德行德是知“此理”,同心同德可謂同“此理”。
(三)天予“此心”論
在陸象山看來,“天予”(天與)不但是賦與人“此理”,也賦與了人“此心”,從這里發(fā)展出了“心即理”的理論。他說:
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38}
意思是說天“授予”“賦與”我們“此理”時,并不是先授予一個抽象的“理”,再賦與一顆具體的“心”來承接這個理,而是理心同授、理心同體,至當(dāng)歸一,精義無二。
古圣賢之言,大抵若合符節(jié)。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dāng)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泵献釉唬骸胺虻酪欢岩?。”又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比缡莿t為仁,反是則為不仁。{39}
所以此心萬物皆備,不用向外求索,不用“外爍”:
蔽解惑去,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謂萬物皆備于我,昔之圣賢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40}所謂不需“外爍”,指的是人的發(fā)展不需要外在的力量來影響、強加。
禮者理也,此理豈不在我?使此志不替,則日明日著,如川日增,如木日茂矣。必求外爍,則是自湮其源,自伐其根也。{41}萬物皆備于我、不由外爍的理論來源于孟子。
孟子曰: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與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爍我也。故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贝宋嶂拘囊玻^安宅、正路者,此也;所謂廣居、正位、大道者,此也。{42}
孟子的前一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上》,講人生而有良知良能,天生給我們這樣的生命狀態(tài)和自然要求,所以作為一個人,必須要順從天意,在實踐中踐履良知良能,使之得以實現(xiàn)。這也叫做實現(xiàn)自我。拿陸象山的話說叫安宅、正路、廣居、正位、大道,也就是回歸本心、先立其大。他說:
人之所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謂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43}
總而言之,“心即理”的理論,以“天予”此理此心為根據(jù)。由此可以看到陸象山思想中天和心、天和理的合一關(guān)系。
結(jié)語
本文圍繞天論之三義,探討了陸象山的天論。
在自然天論方面,陸象山的天論沒有超出中國古代傳統(tǒng)天論的范疇,他的自然天論涉及了自然天地、宇宙、四時、萬物等方面,論述了人和自然之天的關(guān)系。
在神靈之天(主宰)以及道德之天(單訓(xùn)“理”)方面,陸象山的天論延續(xù)了程朱理學(xué)的思維邏輯。他認(rèn)為主宰或神靈之天是存在的,在主宰之天的內(nèi)涵方面,他也講天命天罰天賜,認(rèn)為這些都是“天理”的顯現(xiàn)。只是“主宰”是以隱形的形式出現(xiàn)的,不具有人的形狀,也不是人格神,而是“此理”。
陸象山天論的獨到之處,在于他的天予此理此心論。“天予”之天是道德之天和神靈之天的結(jié)合體,從這個結(jié)合處產(chǎn)生出了他獨特的理氣合一、理心合一論、天予“此理”論以及天予“此心”論。陸象山說: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優(yōu)優(yōu)大哉!天之所以為天者,是道也。故曰:“唯天為大”。天降衷于人,人受中以生,是道固在人矣。{44}
可見陸象山觀察自然天象,探求天的秘密,是因為人處于天地之中,被天賦與了“此理”“是道”“此心”。天賦此心、萬物具備,和此理此道同在同態(tài),心就是理。所以一個人活在世間必須要履行天理,做到盡心知天,知性知理,這樣才能在靈魂上成為人類的一員,完成天賦予的使命,實現(xiàn)天賦予的人格價值,為人類共同精神的發(fā)展作出個人應(yīng)有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陸象山的“心即理”說,是建立在其獨特的“天予”此理此心論之上的。
注釋:
①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1,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5頁。
②③④ [漢]董仲舒著、[宋]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458、398、329頁。
⑤ 請參見拙著《董仲舒思想研究》的《天道篇》,臺灣文津出版社2008年版。
⑥ 請參見拙著《王充新八論》(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王充“頌漢”論新議》及其它有關(guān)文章。
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宋]陸九淵著、鐘哲點校:《陸九淵集》,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72、431、450、482—483、132、477、476、161、277、137、238、464、356、146、284、149、194、5、28—29、147、418、476、161、29、23、9、228、423、4、1、441、149、4—5、13、159、5、149、180頁。
作者簡介:鄧紅,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xué)文學(xué)部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日本福岡,802-8577;武漢大學(xu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2。
(責(zé)任編輯? 胡?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