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文娟
摘 要:在當前的道路工程施工中,軟土路基已經(jīng)成為了嚴重影響施工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而路基填筑是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因此文章建立在具體案例解析的角度,結合軟土路基的實際參數(shù)和施工情況,闡述了針對性的軟土路基處理方案。在路基填筑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分層壓實的質量落實好,隔水層設置在過渡段進行針對性控制,同時要做好針對性的沉降監(jiān)測,進一步強化路基施工質量以及夯實質量,這樣才能夠有效增強軟土路基的穩(wěn)定性,從而為道路工程的施工和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路基填筑;公路軟基;處理;應用
受到軟土地基的影響,道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面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精準的掌握軟土路基的特點,并且打造最有針對性的路基填筑方案,強化軟土路基的質量和承載力,能夠為后續(xù)的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文章建立在實際案例分析法以及技術研究法的基礎上進行闡述,總結了常見的路基填充方案,并且以此作為提升路基處理質量的主要內(nèi)容。
1、工程概況
為了進一步提升文章論述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本文建立在具體施工案例的基礎上,進行軟土路基的詳細闡述。本工程為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位于山區(qū)地段,總設計長度約為10.3千米,沿線的主要建構筑物為橋梁,隧道,通道,涵洞。在整體施工過程中,最大縱坡為3.6%,最小的平曲線半徑為1600米。結合前期的詳細地質勘探結果來講,工程中的軟土路基主要分布在三個路段,總長度為193米,同時由于山區(qū)的施工環(huán)境較為復雜,軟土路基填筑已經(jīng)成為了工程中的重點和難點。
2、常規(guī)的軟土路基填筑辦法
解決軟土路基難題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道路工程施工期間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也是落實技術體系創(chuàng)新的核心點,因此我國當前的軟土路基處理方案已經(jīng)呈現(xiàn)多樣化特點,且能夠結合實際的路況情況進行調(diào)整,綜合來講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2.1復合地基處理法
復合地基處理法經(jīng)常應用在公路軟基處理中,主要是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以及施工需求,在軟土路基中設置規(guī)格相同的樁體,通過樁體的承載力來代替原有的地基結構,從而增強該路段的實際承載能力,通常以混凝土灌注樁為主,同時也涉及到了碎石樁等新型預應力樁體。
2.2換填地基處理法
該種技術主要應用在軟土路基深度低于兩米的路段中,主要是將原有的軟土路基中的部分松軟土壤全部去除,利用其它具有較強承載力以及剛度較好的材料進行重新填充。這種方式較為簡單,同時成本較低。在重新填充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分層壓實的方式來提升路基穩(wěn)定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換填處理技術的應用,選擇的新型填充材料,需要與原有的堅固地基成分相符,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
2.3密實地基處理法
密實地基處理技術往往應用在當前多種類型的軟土地基施工中,例如松散狀態(tài)的非飽和土壤或者性質偏軟弱的飽和土壤,都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處理,主要是提升土層的密實程度,增加土壤成分之間的密度,以此來提升地基承載力,常規(guī)的處理方式往往以強夯法以及堆載預壓法為主,通常來講在施工結束之后,土壤的密實程度需要高于90%[1],這樣才可以滿足實際的施工需求。
3、路基填筑在公路軟基處理中的實際應用情況
建立在本文實際工程案例的基礎上,結合前期的地質勘查,定位了軟土路基的實際情況,并且將其參數(shù)整合為表1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本工程中的第2段工程軟土層在三米以下,因此在選擇路基填筑技術的過程中,填筑的材料可以以片石為主,能夠有效改善原有的軟基性質,處理之后的密度需要高于90%。
同時結合詳細的地質環(huán)境勘察,發(fā)現(xiàn)本工程中某段軟土路基處于山間沖溝軟土路段。整體的土壤成分分布十分不均勻,同時覆蓋范圍較小,深度較大,因此在選擇路基填筑技術的過程中可以綜合灌注樁,來提升局部承載力。
3.1施工方案
3.1.1施工流程
在軟土路基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其施工質量,就必須要明確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工作內(nèi)容,并且按照實際標準進行一次施工,因此本工程中施工流程涉及到了測量放樣、基底處理、路基填筑、灌水、振實、檢測、下一層澆筑等。
3.2實際的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軟土路基具有埋深不均勻、形成因素復雜、土壤成分多樣等特點。因此在選擇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的過程中,建立在不同路段的實際軟土路基情況基礎上進行針對性選擇。
3.2.1分層壓實法
再做好前期的施工測量放樣工作之后,設計線必須要與地面線維持平行位置,然后進行分層壓實施工。該施工方式主要應用在埋深較淺,且形成因素較為簡單的軟土路段。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注意每一層回填材料的厚度,確保厚度統(tǒng)一,這樣才可以增強壓實質量;在材料選擇的過程中涵蓋了粉煤灰、紅砂巖、片石等,這些建筑材料不僅性能可以滿足實際的填住需求,透水性較強,抗剪強度以及回彈模量大,能夠滿足實際的施工需求以及后續(xù)的工程使用需求,同時填筑材料的粒徑需要控制在150毫米以下。
3.2.2隔水層設置
由于本工程位于山區(qū)常見的地表徑流較多,且降水豐富,因此部分軟土路基會受到降水的影響,那么在實際的路基填筑過程中,還需要將排水體系作為主要的施工重點。在軟土路段填筑完成,并且采取預壓處理技術之后,要及時的設置隔水層。不僅能夠避免砂墊層受到地表徑流影響,也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后續(xù)路基被污染的幾率,提升排水能力,有效改善積水問題,對路基產(chǎn)生的影響。主要的排水方案為地表排水溝+路基下網(wǎng)格排水,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監(jiān)測施工沉降情況,并以此進行針對性的施工調(diào)整。
3.2.3過渡段施工方案
過渡段的施工主要指的是軟土路基路段和常規(guī)路段之間的施工體系,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將坡度比例以及寬度作為首要的控制內(nèi)容。在施工前期必須要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整理,清除垃圾雜物,場地整平之后才可以開展路基填筑施工,在填筑初期必須要恢復邊線以及中線。開挖的流程以低處向高處為主,逐步形成臺階,路基開挖與路基填筑可以進行同步施工,這樣能夠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提升過渡段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