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
早在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升空之前,阿瑟·克拉克就已經(jīng)在科幻文學作品中描述了地球通信衛(wèi)星的應用。這是將科幻變?yōu)楝F(xiàn)實的一個例證。此外,科幻作品中不乏能與人體緊密結(jié)合、增強人的能力的裝置,如“鋼鐵俠”的動力裝甲能讓他“上天入地”,而由大腦直接控制的裝置則更像“天方夜譚”。如今,這些“想象中的科技”已逐漸成為現(xiàn)實。
機械來“助力”
“鋼鐵俠”的動力裝甲由一個小型核反應裝置提供能量,這樣的供能設備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不過,科學家已經(jīng)研制出能提高人的運動能力的可穿戴裝置——機械外骨骼。而且,這種獨特的機械裝置已經(jīng)被投入使用了。
關于機械外骨骼的研究由來已久,這種可穿戴裝置主要由金屬或合成材料制成的框架以及供能設備組成。在一些工作場景中,穿戴機械外骨骼的工作人員在搬運重物時會更加省力。小編八爪魚曾看過一則新聞:一位快遞員穿戴了機械外骨骼為顧客送餐。那情景真是充滿了“科幻感”。
充滿想象的“互動”
大腦與外部設備進行互動的設想則更加令人匪夷所思。在現(xiàn)實中,一些科學家正在進行“腦機接口”的研究。
“腦機接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侵入式接口”,另一種是“非侵入式接口”。如果利用侵入式接口技術來實現(xiàn)大腦與外部設備的互動,需要在大腦中植入微型裝置,用以讀取和放大大腦信號,并與外部設備連接。這種技術可用于醫(yī)學等領域,但無疑是有一定風險的。
非侵入式接口技術更加安全。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公布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研制出了可以由大腦直接控制的機械手臂。在試驗中,受試人員戴了一頂獨特的“帽子”。這頂“帽子”上分布著傳感器,可以收集腦部活動的信息。受試人員面前有一個屏幕,屏幕上有一個移動的光標。受試人員通過大腦來控制機械手臂,成功地使機械手臂跟隨屏幕上的光標移動。
小編八爪魚:關于“腦機互動”的研究令人矚目,不過,研究者要實現(xiàn)更加實用的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關于大腦的工作機制,仍有無數(shù)謎題人類尚未解開。
小編暴暴藍:從用石頭制作工具,到機械外骨骼和“腦機互動”,科技的發(fā)展真是令人驚嘆!
小編八爪魚:科幻作品中充滿了“未來科技”,或許在某一天,看似“天方夜譚”的技術也會成為現(xiàn)實。人類的科技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讓我們拭目以待——當然,我們也得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