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從古
海豚是大家最喜愛的水中精靈,是人類信賴的朋友,它常常救人于危難之中。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位婦女,在海濱浴場游泳,突然被卷進洶涌的海浪。這時,一只海豚飛快地游過來,用它那圓潤的喙部將她頂出水面,接著又將她推到淺水區(qū),使她得以脫險??茖W家對海豚救人的行為興趣濃厚,并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最終說法不一。
照料同類的固有習性
有人認為,海豚救人的行為,是出于海豚對其子女悉心照料的天性。這種本能,與海豚的泅出反應有關,即當海豚的頭部露出水面時,就會自動地打開噴水孔,完成呼吸動作。因此,海豚養(yǎng)成了托舉同伴或幼崽以達到救助的行為習慣。而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海豚便延伸出了這樣一種“照料天性”。
海豚喜歡推動海面上的漂浮物,它常把剛出生不久的小海豚托出水面,或者抬起生病或負傷的同伴。
海豚的這種照料天性,不但適用于同類之間的相互救助,也適用于其他性情溫和的動物,包括珍愛一切生命的人類。所以,海豚一旦遇上了溺水者,就會本能地將其當成珍貴的生命送到岸邊,人便因此得救。
類似人類的善行義舉
海豚智商很高,它的大腦非常發(fā)達。因此,海豚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能通人性、善解人意、樂于助人,能發(fā)覺并同情危難者的處境。
它們將人類視為同伴,愿意與之友好相處,自覺地幫助人類。在與人類接觸和相處的漫長過程中,逐漸地理解了人的行為,特別是能明白人的不良處境。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遇險,會在本性的驅(qū)使下,做出施救的善行義舉。
海豚不但善于救落水者,還會保護人類不受兇猛海洋動物的攻擊。當人在水中遭到鯊魚攻擊時,它們會不惜一切與鯊魚搏斗,直到把這種水中霸王趕跑。
嬉戲玩耍的無意行為
作為水中精靈,海豚最喜歡在水中嬉戲。因此,不管碰到什么東西,包括落到水中的人,海豚都當作中意的玩具。海豚把落水者頂來頂去鬧著玩,無意間將人送向淺水區(qū)。
那么,海豚為什么會把人推向岸邊,而不是當作玩具一直玩到最后拋下不管呢?這與它們的玩性有關。海豚酷愛在深水區(qū)和淺水區(qū)轉(zhuǎn)換游玩,當人落在深水區(qū)時,正好碰上一群玩向淺水區(qū)的海豚時,它們就會將人當成玩具推到淺水區(qū),甚至岸邊。至于海豚保護落水者不被鯊魚傷害,是因為海豚誤以為前來獵食落水者的鯊魚是在跟自己搶奪“玩具”,于是,與鯊魚搏斗在所難免。
海豚救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這還有待于人們進一步探索。如果這個奧秘被揭開,就能準確把握這一水生動物的習性,從而深入挖掘海洋生物資源,更好地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