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邊
蟬的一生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泥土中度過,但待其蛻變?yōu)橄s時,卻攀于枝頭遠離浮塵,棲高飲露,因此在我國古代常常用蟬來比喻人的高潔品德?!妒酚洝分姓f,“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唐朝的虞世南在《詠蟬》詩中,也借蟬來說明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
另外,周期蟬從生到死的生命歷程十分特別,其幼蟲生活在土中可長達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之后才會爬上枝頭結蛹、破殼而出化為飛蟬。因此,蟬常常被賦予重生的含義。
蟬的祖先迷住了我們的祖先,蟬的形象出現(xiàn)在很多古代器物上。我國出土了各種各樣的玉蟬,通常長4—6厘米、寬1—3厘米,當然也有比較大和比較小的。玉蟬在史前時期就出現(xiàn)了,到了漢代非常流行,一直持續(xù)到明清時期。
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蟬較少,商代后期就較多了,著名的殷墟“婦好”墓曾有玉蟬出土,同時出土的玉墜、玉琮也有一些飾以蟬紋。商代玉蟬用于日常佩戴,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這一時期的玉蟬材質一般,漢代和之后的玉蟬多為用于陪葬的含蟬。在我國古代葬禮中,人們會把玉蟬放入逝者口中,寓有精神不死、再生復活之意。同樣也是由于有一個成語叫“金蟬脫殼”,蟬能脫殼復活,因此寄托了靈魂不滅的祝愿。
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的霍皮族印第安人也非常重視蟬,霍皮人可能最初來自亞洲,霍皮人的神話說他們是通過“第四世界”出現(xiàn)在美洲大峽谷附近的,當時洪水覆蓋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qū)。
在有些神話版本中,兩只蟬成功將霍皮人帶入了“第四世界”。在通過“第四世界”入口的時候,守護入口的鷹射出利箭刺穿了霍皮人的身體,但是那兩只蟬吹著笛子——類似于蟬的“嗡嗡”聲——奇跡般地治愈了霍皮人。當代的霍皮族藝術家,常常雕刻具有蟬特征的印第安木偶,強調蟬是霍皮人的精神使者。
嘶鳴聲可能是蟬最顯著的特征,尤其是到了交配的季節(jié)。但是,有時候它們的聲音可不能讓人感覺到夏季的深遠,周期蟬那種類似于割草機、越野車或拖拉機發(fā)出的?90?分貝的噪音真的讓人難以承受。
為了更好地記錄蟬鳴的聲音,美國的一家博物館收藏了十多首有關蟬的曲目。一些是真實昆蟲的錄音,而另一些則是人類對蟬聲的音樂模仿。比如說我國貴州侗族合唱團的《蟬之歌》,類似山上叫的禪音,婉然動聽,《蟬之歌》是貴州侗族大歌的經典曲目之一,其突出特點是無伴奏混聲合唱,演唱具有模擬自然、多音諧唱、舌尖顫音、鼻腔共鳴等特點。
在菲律賓棉蘭老島南部,土著居民塔波利人以生產銅器、珠子和編織見長,這些部族身著色彩鮮艷繡花的民族服飾,婦女會佩戴沉重的綴有銅流蘇和銅鈴鐺的銅腰帶。他們有一首歌《蟬之呼喚》,“模仿日落時蟬無情而刺耳的叫聲?!边@首歌與塔波利人的一個神話傳說有關。
塔波利人認為,蟬的父親是太陽,母親是月亮,它很懶惰,需要依賴父母生活。當太陽消失在深紅色的地平線下后,蟬就會因失去父親而哭泣。此時的蟬感覺自己被遺棄了,對自己的生存感到焦慮,試圖以無盡的哭喊結束自己的生命。
古希臘也有關于蟬的神話:黎明女神厄俄斯,也就是古羅馬神話中的歐若拉,愛上了人間的美少年提托諾斯,但苦于他是凡人壽命短暫,而她作為女神是不死的。因此她再三懇求眾神之父宙斯,要他讓提托諾斯也永遠不死,而宙斯終于答應了。厄俄斯高興至極,但是卻忘記仔細思量自己的祈求是否合適。于是,提托諾斯這個凡人,在無限的壽命中日漸衰弱,厄俄斯明白宙斯永遠不會取消他的諾言,但她不知道還能怎么對待提托諾斯,于是她把他鎖在一個房間里,“把他變成了一只不斷抱怨的蟬。”
蟬是在抱怨嗎?在1970年周期蟬大暴發(fā)的時候,美國歌星鮑勃·迪倫還專門為蟬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曲,名為《蝗蟲之日》。鮑勃·迪倫在歌中寫道:“蝗蟲唱著美妙的旋律,是的,蝗蟲在歌唱,它們在為我歌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