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在繪畫中安妥靈魂

2021-10-22 10:17:58王澄霞
書屋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潘玉良藝術(shù)

王澄霞

潘玉良(1895—1977),中國現(xiàn)代旅法著名畫家,是第一個以雕像作品走進巴黎現(xiàn)代美術(shù)館的中國藝術(shù)家。她把她的生命和才華全部奉獻給了人類藝術(shù),是繪畫雕塑一般優(yōu)異的雙藝人才。潘玉良從一個從未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孤兒、藝術(shù)的追求者到中國最高學府的教授、馳名世界畫壇的藝術(shù)家,這一系列的身份轉(zhuǎn)換可謂天翻地覆。潘玉良的傳奇人生固然有著一些偶然的外在因素,但她四十多年的頑強精進和不懈拼搏才是根本和關(guān)鍵。

潘玉良原姓張,生于揚州廣儲門一戶普通人家。年幼時父母雙亡,十四歲時被賣入青樓。十八歲時,被蕪湖海關(guān)監(jiān)督潘贊化贖出,娶作外室。1918年,她經(jīng)洪野先生介紹考入上海美術(shù)??茖W校,師從王濟遠、朱屺瞻兩位先生學習繪畫。據(jù)美專創(chuàng)辦者、校長劉海粟先生回憶,潘、張的證婚人即是潘贊化的安徽同鄉(xiāng)、大名鼎鼎的陳獨秀。張玉良改名潘玉良,也是劉校長出于應對社會輿論讓她順利錄取美專而幫她改定。潘玉良刻苦好學,在繪畫技藝上進步神速。1921年,她又考入?yún)侵蓵焺?chuàng)辦的里昂中法學院就讀,后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shù)學院進一步學習深造。1925年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藝術(shù)畫院,成為考入該畫院的東方第一人。1928年回國,先后擔任上海美專西畫系主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shù)系教授。193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潘玉良油畫集》,第二年隨即再版。1937年再度赴法參加萬國藝術(shù)博覽會并籌辦個人畫展,此后直至1977年7月22日在巴黎逝世,一直居留法國。其間多次舉辦個人巡回畫展,并屢獲法、英、比利時等國藝術(shù)大獎,在中國畫壇乃至世界藝術(shù)珍品寶庫中,潘玉良都占據(jù)一席不可移易的地位。

細想一下,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對于一個毫無文化基礎(chǔ)更無其他相關(guān)藝術(shù)入門訓練的舊式女子,想要學習繪畫,可謂天方夜譚。潘玉良因此備受侮慢,但是她生性倔強、鍥而不舍,硬是以一本《芥子園畫譜》為教材專心臨摹,臨到相當程度,接著練習靜物寫生,自覺比較滿意以后,再坐在鏡前做起自畫像。她近乎嚴苛的努力好強,和她繪畫習作中折射出的藝術(shù)潛質(zhì),徹底打動了原本對她習畫不屑一顧、抱有成見的洪野先生,得到肯定和鼓舞的潘玉良更加投入更加忘我。她在上海美術(shù)專科學校修完學業(yè)后,萌生了要到國外進一步深造的想法,于是拼命自修法語,參加公費留學考試,成為里昂中法學院第一期學生。法國留學期間,為了能夠充分領(lǐng)略和學習歐洲的繪畫藝術(shù)精髓,潘玉良每天都泡在藝術(shù)館,最早一個到館,最后一個離館,幾近廢寢忘食。這種超強度勞作,加上為購買畫具、節(jié)衣縮食導致的營養(yǎng)缺乏,甚至引發(fā)了短期內(nèi)的視力失明,事態(tài)嚴重至此,倔強好勝的潘玉良仍舊不肯安心休息,她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這個來之不易的留學機會。天道酬勤,憑著自身的拼搏努力,潘玉良終于躋身世界最高藝術(shù)殿堂。

潘玉良在中法學院的同學——屈賦研究專家、五四女作家蘇雪林在《潘玉良的悲劇》一文中說:“玉良性情豪邁、言談痛快,有點像黑旋風”,“素來好勝好強。”但青樓出身令其一生遭受極大困擾難以擺脫沉重包袱,也令蘇雪林唏噓不已:“這是玉良最大的悲劇,她生性剛強總想出人頭地,在社會上做一個頂尖人物,她的藝術(shù)天才又足以相符,無奈過去那段不光榮的歷史總是洗滌不了,她的心靈永遠受著極端的痛苦。但我要問:她這段不光榮的歷史是她自己甘心情愿招致的?還是黑暗腐敗的社會逼迫而成的,人們總是不肯原諒她,總要每次揭她瘡疤,故意加她以刺激……她的命運真太悲慘了!”

潘玉良的痛苦首先來自婚姻和家庭,她在夫家的尷尬地位令她苦惱不已。當初潘贊化是瞞著老家原配夫人迎娶潘玉良的,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的妻子事后獲知,便一直對潘玉良的出身、上學以及在社會上拋頭露面等行為極為不滿,常常借機在家里哭鬧糾纏,非得要求潘玉良以妾的身份向她跪拜行禮,以明確兩人的妻妾身份和地位尊卑。這對慶幸自己跳出泥淖并已成就了一番個人事業(yè)、獲得社會認可的知識女性潘玉良來說,不啻是莫大的屈辱和諷刺。而與此同時,社會庸俗勢力以及一些心懷嫉妒的同事,也常常拿她的屈辱身世大做文章,潑污水、出穢言大肆對她進行人身攻擊。在社會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寧可站著死,不愿屈辱生”,既為擺脫國內(nèi)的世俗偏見,也為尋求新的出路和藝術(shù)上的更大長進,潘玉良最終選擇了“逃避”,以另一種形式的抗爭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和權(quán)利。1937年,四十二歲的潘玉良別夫拋家,再度遠赴法國。其后四十年,不斷變幻的國內(nèi)國際形勢使得她與家人生死兩別,成為永遠的遺憾。

獨在異邦為異客,潘玉良最終客死他鄉(xiāng),生前沒能再回到祖國。但是,誰能否認她的一腔愛國熱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筆者非常同意《畫魂潘玉良》一書的作者石楠女士的識見:

華夏兒女在好幾個世紀以來,播衍世界各地,為人類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們也通過各種不同方式關(guān)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然而,有一種偏見,認為不回國就是不愛國。我想為一些愛國而想在事業(yè)上實現(xiàn)某個目標沒能回國的人們說句話,他們對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貢獻,同樣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貢獻,理應受到人民的尊敬。

誠哉斯言!

潘玉良從一個青樓女子最終成為聞名世界的藝術(shù)大家,固然得益于一些外在機緣,但根本和關(guān)鍵還在于她自身的不懈拼搏。潘玉良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生奮斗史,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具有相當?shù)默F(xiàn)實教育意義。

本來,潘玉良的人生道路并不會比一般青樓女子好到哪兒去,落在妓院暗無天日的火坑中,大多數(shù)的女性想必都會認定自己已經(jīng)出頭無望,于是往往采取自暴自棄、低頭認命一途。事實也常常如此。只有極少數(shù)條件出眾的女性,如果運氣稍微好一點,將來或許能獲得某個富有的年長主顧的垂憐,從良做個姨太太。而大多數(shù)姿色平常者,一般的結(jié)局不外乎是等到“暮去朝來顏色故”、人老珠黃不值錢時,就被老鴇掃地出門,帶著一身臟病流落街頭,最后一領(lǐng)蘆席包裹尸身,就此了了終身。

潘玉良人生道路的徹底改變,應該說,有著一定的外在的偶然性因素,而且這個偶然因素在特定時期極其關(guān)鍵,這就是海關(guān)監(jiān)督潘贊化的及時出現(xiàn)和他的全力搭救,使得潘玉良終于重獲自由之身,這是潘玉良此后能夠重新規(guī)劃人生道路的前提和基礎(chǔ)。所以,潘贊化在潘玉良的命運轉(zhuǎn)折中起的作用實在不可謂不大,沒有了他及時的鼎力救助,潘玉良的一切成就根本無從談起。

但是,光有外因顯然不夠。潘玉良由一個青樓女子躍升為享譽世界畫壇的著名藝術(shù)家,倔強好勝、努力精進和自我奮斗,這一內(nèi)因才是她最終獲得成功的關(guān)鍵。首先,潘玉良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倔強好勝的性格和頑強的生存毅力,正因如此,老鴇想要對她有什么圈套,她動輒以死相拼,不像其他姊妹那么輕易就被人擺布。這一點同樣非常重要,因為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延了潘玉良像其他姑娘一樣遭到毀滅的時限,為她將來的跳出火坑提供一定的可能。而且,潘玉良時時在作著自救的努力,譬如她認定了潘贊化是個可以信賴、可以求助之人,但是在遭到對方誤解之后,她寧愿以死明志,不愿再回妓院受辱。潘玉良這種決絕和剛烈的確改變了潘贊化對一般青樓女子的成見,也強化和堅定了他要出手相救的決心。

這種倔強好勝、不甘人后的性格特點,其實貫穿在潘玉良一生的藝術(shù)追求和事業(yè)打拼中。在她學成歸國并擁有了較為優(yōu)越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后,她沒有因各種加諸自身的炫目光環(huán)而自我陶醉止步不前,而是抓住任何一個機會,虛心聽取前輩師友哪怕是來自學生的批評建議,不斷提升個人藝術(shù)修養(yǎng)。再度出國后繼續(xù)自我挑戰(zhàn),在個人油畫水平已臻頂峰之際,決不故步自封、自我滿足,而是再向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專業(yè)——水彩畫和雕塑發(fā)起沖擊,中途起步的她以一貫的頑強意志和拼搏努力,在水彩畫和雕塑方面取得了與油畫同樣的驕人業(yè)績。

其實,從被救出火坑、與潘贊化結(jié)婚并被安置在上海生活,在一般人看來,潘玉良的人生道路至此可以說已經(jīng)相當完滿,潘贊化對她有求必應、非常寵愛。一個女性想要擁有的東西,那時的潘玉良已經(jīng)擁有——與她過去的生活相比,她堪稱是從地獄躍入了天堂;就是與社會上一般良家女子相比,她也完全能夠歸入幸福者的行列,她應該知足。所以,安心做個姨太太,給丈夫生個一男半女,以便自己后半生有個可靠托付,這是當時一般從良女性求之不得的理想道路。可潘玉良并沒有陶醉在溫柔富貴鄉(xiāng)中過起小日子,相反,她把所有的金錢和精力都用于學習繪畫,省出錢來購買紙墨筆硯,把物質(zhì)性的享受降到最低,真的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為了繪畫,她得了營養(yǎng)不良癥,她打掉了胎兒,錯過了她這生中唯一一次做母親的機會,對此她都毫無怨悔,默默承受一切壓力,朝著自己既定的選擇勇往直前。

新中國成立后的二十多年中,由于社會各界的種種努力,曾經(jīng)一度激發(fā)了中國女性“五自”精神,即自立、自強、自尊、自信、自愛,這種主體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長期存在著的女性依附地位和依附意識。“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在精神、情感、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她們體現(xiàn)出了巾幗不讓須眉、獨立自主自尊自愛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經(jīng)濟大潮的上下翻卷中,社會經(jīng)濟實力更多地落到了男性手中。這種狀況一方面固然激起了少數(shù)女性(如社會一般通稱的“女強人”)自發(fā)的抗爭意識,社會也給了她們一定的施展才能的機遇,成就了一部分女性的事業(y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濟領(lǐng)域內(nèi)的女性驍將屢見不鮮,影視作品如《公關(guān)小姐》、《外來妹》、《歡樂頌》、《三十而立》中,此類形象也頗多見。還有一批女性,其初期創(chuàng)業(yè)帶有一定的被動性,如許多下崗女工的再就業(yè),但天道酬勤,付出汗水和淚水后,她們終于闖出一條成功之路,在人到中年或人過中年時打拼出一番輝煌事業(yè)。這些在逆境奮起,靠勤勞靠智慧靠毅力,自立自強自謀新路的女強人尤其值得欽佩。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在這種經(jīng)濟分配利益分化落差巨大的現(xiàn)狀面前,更多的女性卻采取了較之以前更為倒退、更為落后的人生態(tài)度,自覺或半自覺地重新退回到對男性的依附地位上去。她們中“其上者”甘心當個賢內(nèi)助,支持所謂丈夫(男人)的事業(yè),分享丈夫的成功,坐享丈夫豐厚的經(jīng)濟收入,悠然自得安之若素,甚至還為自己慧眼獨具而沾沾自喜:以找到了一個成功的丈夫意味著自己同時成了成功的女人而自鳴得意,并以成功男人背后的成功女人自居自慰。她們或許會有一點小小的痛苦,那就是得容忍丈夫借口工作需要、以應酬為名另外享有與其他女人的溫情。

與“賢內(nèi)助”式的“上者”相比,其“中者”則多為年輕的職業(yè)女性。她們也追求個人的發(fā)展與事業(yè)的成功,但是她們卻自覺地以自身的性魅力為資本,去謀求更高層次上的男性的蔭庇護佑,從而謀求個人更高的發(fā)展和事業(yè)上更大的成功。這類女性在文藝界、商業(yè)界尤為多見。

與前兩類女性相比,這當中其“下者”則不惜廉價拋售女資本,以自身的性魅力為交換籌碼,與成功男性作一短期交易,以短期的依附來換取長期的經(jīng)濟享受。這些女性自身貪圖享樂、不愿吃苦的劣根性,使得她們自覺選擇了“傍大款”、“當二奶”、“當小蜜”等這些在她們眼中一本萬利的道路。其中更“下下者”則是成為街頭流鶯,在各種各樣不特定的男人中頻頻流轉(zhuǎn)。

傳記小說《畫魂潘玉良》的作者石楠女士曾說她的最大心愿是:“只懷著一個虔誠的希望,希望我筆下的人物,能給我們婦女姐妹和青年朋友一點啟迪和激勵?!绷钊送葱暮瓦z憾的是,半個多世紀以前,出生于舊時代的潘玉良所具有的人生境界,依舊為我們當今的女性所難以企及。上文所舉幾種類型的女性在當下的中國“真是平常而又平常”,這“平?!敝邪薮蟮谋В悄芤庾R到這是一種悲哀的人并不太多,在女性之中尤為不多——賢內(nèi)助們還在那里沾沾自喜。因此,潘玉良的事跡對二十一世紀的女性來說,依舊深具警策和激勵作用。

猜你喜歡
潘玉良藝術(shù)
玉汝于成
——潘玉良的藝術(shù)人生
中華書畫家(2021年2期)2021-12-01 22:45:05
可愛的藝術(shù)罐
兒童繪本(2018年22期)2018-12-13 23:14:52
紙的藝術(shù)
因藝術(shù)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shù)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潘玉良創(chuàng)作手記
收藏界(2015年7期)2015-07-09 09:52:35
爆笑街頭藝術(shù)
問答
潘玉良的感情傳奇
人民周刊(2012年3期)2012-01-09 03:09:00
真相
文苑·感悟(2008年11期)2008-11-27 08:56:32
绥芬河市| 邵阳县| 兰考县| 东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凤台县| 五峰| 监利县| 娱乐| 武穴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宾川县| 灌南县| 濮阳市| 措美县| 阜康市| 无极县| 辛集市| 高雄市| 平泉县| 景泰县| 宁武县| 安平县| 青河县| 毕节市| 安远县| 松江区| 油尖旺区| 雷山县| 诏安县| 长阳| 隆昌县| 长春市| 尉氏县| 石林| 富阳市| 瓮安县| 乌鲁木齐县| 亳州市| 庆云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