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玉 路德榮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
反流性食管炎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臨床以反流、上腹痛、燒心等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若不及時予以患者有效治療,抑制疾病發(fā)展,嚴重者可引發(fā)食管潰瘍或糜爛癥狀,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1~2]。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遵循避免胃內容物反流、促進反流液體酸度下降、加速胃排空的原則,其中埃索美拉唑是臨床治療常用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單一使用效果欠佳,故常采用聯(lián)合用藥,效果較為理想[3]?;诖耍狙芯繉ΠK髅览蚺c莫沙必利聯(lián)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方案經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選擇2017 年4 月~2020 年2 月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收治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2 例)和觀察組(42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24例;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67±0.84)年;年齡40~75 歲,平均年齡(57.64±3.54)歲;內鏡分級:Ⅰ級21 例,Ⅱ級18 例,Ⅲ級3 例;基礎疾病史:糖尿病18 例,高血壓15 例,冠心病9 例。觀察組男16 例,女26 例;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64±0.80)年;年齡42~73 歲,平均年齡(57.65±3.50)歲;內鏡分級:Ⅰ級20 例,Ⅱ級19 例,Ⅲ級3 例;基礎疾病史:糖尿病19 例,高血壓14 例,冠心病9 例。兩組基礎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與《反流性食管炎的內鏡和病理學診斷及分級》[4]中相關標準相符,并伴有不同程度反流、胸骨后疼痛等臨床癥狀,且經內鏡等檢查確診;(2)近1 周內未進行其他藥物治療;(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2)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異常者;(3)存在嚴重消化性疾病者;(4)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5)精神異常,無法有效配合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飲食調控、生活指導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對照組飯前半小時口服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國藥準字H20130095)20 mg/次,2 次/d。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觀察組加用枸櫞酸莫沙必利膠囊(國藥準字H20173152),口服,5 mg/次,3 次/d。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 個月。
1.4 評價指標(1)治療2 個月后評估治療效果[5]:反流、上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內鏡檢查受損黏膜復常為顯效;臨床癥狀緩解,受損黏膜面積降低超過1/2 及以上為有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減輕現(xiàn)象或癥狀加重者,受損黏膜面積減少低于1/2 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治療前1 d、治療2 個月后臨床癥狀評分:將患者反流、燒心、胸痛臨床癥狀賦予分值,0 分表示無癥狀發(fā)生;1 分表示臨床癥狀較為輕微,但可忍受;2 分表示臨床癥狀較為明顯,但對正常生活、工作等不造成影響;3 分臨床癥狀嚴重,需予以休息,并實施藥物治療,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癥狀越輕。(3)治療前1 d、治療2 個月后胃動素、胃泌素: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獲取血清,采用免疫發(fā)光法測定胃動素、胃泌素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與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臨床癥狀評分及胃動素、胃泌素水平)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治療效果)以%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及胃動素、胃泌素水平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癥狀評分明顯降低,胃動素、胃泌素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及胃動素、胃泌素水平比較()
表2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及胃動素、胃泌素水平比較()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多樣化,導致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人數逐年增長,肥胖、藥物、胃內壓升高等均可導致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加之該病具有完全治愈較難、復發(fā)性較高等特點,對患者身心造成不良影響[6]。食管擴張功能減弱,食管下括約肌張力下降是導致胃酸、胃蛋白酶、膽汁反流的主要因素,而這些物質反流到食管中,可刺激食管黏膜,并對食管造成一定損傷,致使患者出現(xiàn)反流、燒心等臨床癥狀,治療上應予以抑酸抗酸類、胃黏膜保護劑類藥物治療,抑制疾病的發(fā)展,促進患者康復[7]。
埃索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的一種,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及血藥濃度,且可特異性地作用于胃壁細胞,抑制胃酸的分泌,從而促進胃內酸堿度下降,避免反流性食管炎的發(fā)生,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8]。莫沙必利是一種新型胃動力藥物,可選擇性作用于胃腸道5-羥色胺受體,加速乙酰膽堿的釋放,利于食管下端括約肌肌張力的恢復,同時刺激胃腸道,優(yōu)化胃腸動力,促進患者腹壓的降低,避免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充分發(fā)揮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9]。胃動素可對機體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與胃腸運動功能進行調節(jié),增強胃腸道括約肌與平滑肌的舒縮能力,利于胃腸道蠕動,同時可加速十二指腸黏膜相應氨基酸的合成,而胃泌素可提高食管括約肌的緊張性,加強胃腸功能。蔣建梅等[10]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較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較低,治療后研究組臨床癥狀積分較低,生活質量評分較高,表明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實施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方案,可有效提升臨床效果,還可更好地改善癥狀,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正如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較高,臨床癥狀評分較低,胃動素、胃泌素水平較高,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接受埃索美拉唑治療的同時,施以莫沙必利治療,可有效改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優(yōu)化胃動素、胃泌素水平。
綜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與莫沙必利聯(lián)合應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可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胃動素、胃泌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