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俊林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fā)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強調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讓法治教育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法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增強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筆者在法治教育實踐中致力于以“教法攻堅”改善課堂教學現(xiàn)狀,推進法治教育的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創(chuàng)新,為教學元素進行優(yōu)化組合,由此探索創(chuàng)建出了一種可復制、可推廣,以學生為中心的“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在此與廣大讀者分享、交流。
“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是一種教學方式,指對教學元素進行優(yōu)化組合,讓“敘事、閱讀、體驗”三位一體,以豐富教育手段;使“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師生生生”立體交叉,以拓展教育維度。
“三維”是指針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內容要讓“敘事、閱讀、體驗”三位一體。敘事就是“講故事”,講古今中外的法治故事,其核心要點就是“要貼近學生生活”,為的是避免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入疏離生活,空講道理的窠臼;閱讀,顧名思義就是要學生讀書,其核心要點是“悅讀求真”,為的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用法治知識武裝頭腦;而體驗,指“知與行”相結合,其核心要點是“真情實感”,為的是倡導學生脫離書本去體驗生活,將知識理論轉化為實踐能力,讓法治精神入腦入心。
“立體”是指針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要“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師生生生”立體交叉,以實現(xiàn)法治教育內容與形式的融通,拓寬教育維度。在“立體”模式下,教育工作者除利用課堂教學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外,還要豐富課外法治教育的內容和類型,使其常態(tài)化、制度化,納入日常教學之中;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法治教育“活”起來,通過結合線上線下教育,因勢而新,增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強調自己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將法治教育課堂由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變成師生之間可以交流、分享、討論、思考、達成共識的場所。
“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法治知識的熱情,增強法治認同,樹立法治信仰,還可以有效地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大部分的“道德與法治”課都是由教師來主導上課流程的,學生主要是在被動機械地學習,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致使教師的教學效果不佳。因此,要想改變這一情況,真正讓學生們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就必須創(chuàng)新,激發(fā)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以筆者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教學實踐為例:在上課時,我(教師)要求學生自由組成若干個“法治小分隊”,每個“法治小分隊”一般由5到8名學生組成,還會設隊長一名,之后各小隊按我(教師)的要求,完成一系列學習活動。這些學習活動包括收集資料、與組員交流與討論、與我(教師)的溝通與互動等。在完成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我(教師)給予了學生最大的自主選擇權、行動權,甚至連討論的議題也是由學生自己敲定的。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提高其自主學習與思辨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法治知識的熱情,加強與我(教師)的溝通與交流,最終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法治教育的過程中,面對這些“00后”學生,如果只是單純地教授其法律的概念、原理,確實可以讓他們學到知識,但是能否樹立法治信仰,增強法治意識,發(fā)自內心地形成對憲法和法治的認同,就不得而知了。在這種情況下,“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中開展的“課堂敘事”環(huán)節(jié),能將上課變成“法治故事會”,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法治知識,學會運用法治思維處理遇到的困境與問題,并且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感受法律對人們行為的保護和約束,明白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的道理。
在“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中,敘事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強調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人們耳熟能詳的古今中外法治故事、社會上正在發(fā)生的熱點事件、學生身邊遇到的鮮活小事,都可以成為法治教育的素材,使學生想聽、愛聽,并且聽有所思、聽有所得。以筆者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具體做法為例: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自由組成了若干個“法治小分隊”,并且根據我的要求,搜集相關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搜集完畢后,學生要發(fā)揮想象,決定資料的展現(xiàn)形式,可以將內容改編成小品,也可以拍成情景劇、微電影;上課后,學生們要以“法治小分隊”的名義,向其他同學展示、表演所收集到的資料,并就課堂主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最后,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達成對課堂主題的共識。
把講臺讓給學生,將上課的自主權放在學生的手中,“道德與法治”課成了學生發(fā)揮、展示自己的主場,這極大地增強了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各種有趣、新穎的觀點、想法不斷地涌現(xiàn)出來,令人欣喜不已。就這樣,學生在“敘事”中,增強了法治意識,提高了自身的法治素養(yǎng)。
閱讀強調學習主體的自主性,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居于重要地位。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和情感交流,能夠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道德發(fā)展和審美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將閱讀作為一個重要手段,讓“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推薦不同層次的法治教育課外讀物,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法律知識儲備,提高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的能力。其中,中小學生的課外讀物要適應其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可選擇《青少年法治教育》期刊等;而大學生則偏重閱讀一些法學經典名著,如《法理學》等。
青少年的法治素養(yǎng)需要在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中訓練、培養(yǎng)。只有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法治教育活動,在實踐中學習法律知識,運用法律思維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才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從而樹立起對法治的敬仰之心。
“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非常重視國家憲法日、全民國防教育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國消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國際禁毒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等法定紀念日、節(jié)假日的作用和意義,鼓勵教師、學校利用這些法定紀念日、節(jié)假日向學生普及法治知識,并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法治主題教育活動。比如:在全國交通安全日、國際禁毒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組織學生廣泛開展模擬法庭、知識競賽、法律情景劇展演、辯論會等法治實踐活動;在國家憲法日,充分利用當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讓學生學習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在全民國防教育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國消防日,邀請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的法律實務工作者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為學生講解法律知識、答疑解惑。
在“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中,考核評價遵循“知行雙考,過程考核”的原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考查評價,以幫助學生樹立法治觀念。一方面,考核學生對法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理性認知能力;另一方面,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中,考核評價還會擴大考查時間的長度與覆蓋學科的廣度,將考核延伸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以及全部學習領域,比如在學期內的每一次作業(yè)、課外實踐、課程論文寫作和小組活動中進行考核。另外,考核實行分段評價,并且提高對平時作業(yè)、日常考核、階段性考核、實踐考核在學業(yè)成績中所占比例,促進考核從課本知識考核向綜合考核轉變。
考核實施細則以筆者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具體操作為例:在課程考評中,筆者將課程考核分為課程期末卷面考核和平時考核兩部分,總分100分,其中,期末卷面考核成績和平時考核成績,各占50%計入課程總成績。平時的考核包括生活表現(xiàn)、課堂表現(xiàn)、實踐表現(xiàn)三部分。此外,還建立特別加減分制度,學生如違反學校紀律,受到紀律處分,平時考核成績減10到3分;如違反出勤記錄,曠課3次及以上,平時考核成績減5到1分;而受到校級以上表彰獎勵(不含專業(yè)競賽)或在德育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的話,平時考核成績酌情加1到3分。
除上述措施之外,筆者還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向班主任輔導員發(fā)放了《學生平日表現(xiàn)詢證函》,詢證學生生活表現(xiàn)和特別加減分情形,根據函復情況給分。
在“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下對敘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可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此模式中,以敘事說理,讓學生參與敘事過程,渲染感情、引發(fā)共鳴,使其可以感同身受地理解教學內容,由此提高自身法治素養(yǎng),增強法治意識和能力。
“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點是有效拓展了教學手段,讓法治教育實現(xiàn)“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師生生生”立體交叉,拓展了教學維度:讓教學內容在課內課外融會貫通,拓展了時間維度;線上線下結合,拓展了空間維度;最后,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拓展了課堂的主體維度,有效實現(xiàn)了“道德與法治”課程主導性和主體性的統(tǒng)一。
“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還創(chuàng)新了考核評價機制,讓“知行雙考,過程考核”變成了現(xiàn)實。另外,“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建立的學生平日表現(xiàn)詢證制度,讓專職教師和輔導員結成了共同體,使思政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了協(xié)同育人。
綜上所述,“三維立體”法治教育模式可以實現(xiàn)學校教育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機結合,讓青少年的法治素養(yǎng)在學習中升華、在內省中完善、在自律中養(yǎng)成、在體驗中錘煉,使法治教育有情有義、有滋有味,切實增強了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學生真心喜歡、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