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偉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01
腦出血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血管疾病之一,引發(fā)腦出血的主要原因與罹患高血壓導致顱內小動脈破裂和出血,其血腫對腦神經(jīng)造成了壓迫,使得機體的腦神經(jīng)功能出現(xiàn)缺失的不良情況[1-2]。若出血部位位于機體運動神經(jīng)中樞則會造成患病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情況,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3]?;诖耍瑧敒榇祟惢颊咛峁└鼮槿娴淖o理干預,從而改善其肢體功能情況。本文針對為腦出血偏癱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對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和價值展開綜合評價和判定,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4月-2019年9月中選擇50例患者展開綜合評價和判定,按照患者家屬自愿的原則分為觀察組(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各25例。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5±6.99)歲,觀察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5±7.10)歲,將2組基線資料進行比對(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入院后針對患者當下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合理評估并為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導患者如何排解不良情緒,使得患者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的面對治療。指導患者正確的生活飲食搭配和習慣養(yǎng)成,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針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為患者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或者聊天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指導患者自主進行日常生活操作,包括穿衣、洗漱等多方面,并指導患者進行站立練習和坐位練習。當患者的病情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可指導鼓勵患者盡早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從而促進其肢體活動能力的康復,訓練前針對患者肌力進行前期分級,對于肌張力分級>Ⅲ的患者可運用輔助器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對于等于Ⅲ級的患者可輔助并支持患者自行進行坐立和翻身等動作訓練,對于<Ⅲ級的患者可協(xié)助患者進行翻身動作練習,并指導其在床上進行常規(guī)關節(jié)活動訓練,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練習體位(仰臥位),指導患者進行早期肢體功能被動訓練,繼而使用牽拉、按摩等多種方式進行對患者的肌肉進行刺激,保證每日進行60分鐘的康復功能訓練;對于肢體逐漸恢復的患者可逐漸轉變?yōu)橹鲃佑柧?,指導患者進行屈肘和屈膝等活動,活動的過程中避免動作過于粗暴導致?lián)p傷和疼痛等情況出現(xiàn)。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干預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htel指數(shù)評分進行綜合評分,總分為100分,其中60分以上者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為中度功能障礙,生活需要幫助;40~20分者為重度功能障礙,生活依賴明顯;低于20分為完全殘疾,生活完全依賴。
觀察2組肌力恢復情況,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進行綜合分級,分級標準如下:0級是正常肌張;1級是肌張力略微增加;Ⅱ級是肌張力較明顯地增加;Ⅲ級是肌張力嚴重增加,被動活動困難;Ⅳ級是僵直,受累部分被動屈伸時呈現(xiàn)僵直狀態(tài),無法活動[4]。
2.1肌力恢復狀況 觀察組肌力恢復狀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肌力恢復狀況[n/%]
2.2干預前后Barhtel指數(shù)評分 干預后Barhtel指數(shù)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Barhtel指數(shù)評分分)
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各類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劇增,導致腦出血的概率增加,在進行相應的治療后其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大多數(shù)患者仍然存在著各類后遺癥,其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為腦出血偏癱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的結果顯示:兩組改良Barhtel指數(shù)評分與肌力評級之間比對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根據(jù)結果深入分析可知,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對于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綜上所述,為腦出血偏癱的患者應用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較之常規(guī)干預模式,其臨床護理水平和質量更為顯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緩解了患者的肢體活動功能,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