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燕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 廣東 江門 529000)
自然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自然分娩的產后出血及感染率均顯著低于剖宮產,產后產婦可早下床、早開奶哺乳,產后康復更快[1]。而且在自然分娩過程中,產道的擠壓會排擠出新生兒肺中部分羊水,對減少新生兒窒息、提高新生兒肺功能具有一定作用。促進自然分娩一直是產科工作者關注重視的問題,本著“以人為本”,為孕婦提供人性化服務的宗旨。選擇200名初產婦,旨在探討如何促進產婦自然分娩,減少自然分娩中產婦的痛苦及并發(fā)癥,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初產婦200名,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兩組。其中100名初產婦作為對照組,對其實施正常護理,另100名初產婦作為研究組,實施孕晚期運動。研究組產婦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8.56±2.43)歲。對照組產婦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8.63±2.3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所有產婦經過產檢確定為單胎妊娠,且胎兒發(fā)育正常;(2)本次經產婦以及產婦家屬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3)所有產婦學歷均在初中以上。排除標準:(1)多胎產婦;(2)有產道畸形或流產史的產婦;(3)有影響分娩結局的其他合并癥的產婦;(4)不足月產婦;(5)胎盤前置、胎位不正產婦;(6)妊娠合并嚴重內科合并癥產婦。
對照組采取正常護理,主要是督促產婦按時產檢,根據(jù)產檢結果給予適當?shù)淖o理措施或建議。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滿37周后給予根據(jù)分娩機轉、骨盆特點及胎兒娩出方向(即骨盆軸)而為產婦編設的骨盆運動指導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37周開始,產婦站立為兩腿分開站立,分開程度為與肩同寬即可,腳尖朝外,吸氣并將與進行慢慢下沉,將骨盆下稱,膝蓋彎曲方向與腳尖相同,將該姿勢保持5 s,呼氣同時提腰,在進行提腰時,腦海中想象孕婦的大腿內側有一個柔軟且富有彈性的橡膠球,并將腹部內臟將盆骨向上提,同時將身體向上延伸。(2)當孕婦出現(xiàn)腰酸,即調整骨盆操的角度與姿勢,具體如下:直立兩腿分開同肩寬,腳尖朝外,向前彎腰90°,臉朝下,腿伸直,雙手垂直放膝關節(jié)上,放松上身,左膝關節(jié)往左弓步推開,右腿隨左膝關節(jié)往左弓步推開拉直往下壓,停頓片刻(保持姿勢5 s),反方向復位,直立兩腿分開同肩寬,臉朝下,腿伸直,雙手垂直放膝關節(jié)上,放松上身,繼續(xù)右膝關節(jié)往右弓步推開,左腿隨右膝關節(jié)往右弓步推開拉直往下壓,停頓片刻(保持姿勢5 s),反方向復位。(3)溫馨提示:骨盆運動需每天練習一次,每次5~10下。動作要協(xié)調,運動強度循序漸進,以輕、中度的鍛煉為主,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運動過程中若出現(xiàn)陰道出血或流水必須暫停,必要時需及時就醫(yī)檢查判斷是否先兆臨產征兆。
(1)對比兩組自然分娩產婦減痛效果、焦慮評分:減痛效果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方式(VAS評分)測定;焦慮評分包括入院時焦慮評分、產后24 h焦慮評分以及產后48 h焦慮評分[2]。(2)對比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出血>500 mL發(fā)生率、側切率。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后VAS評分、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減痛效果、焦慮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減痛效果、焦慮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VAS評分 焦慮評分入院時 產后24 h 產后48 h研究組 100 3.25±1.06 58.09±6.87 41.65±5.82 26.98±4.77對照組 100 4.87±1.36 58.03±6.81 46.99±6.35 33.65±5.12 t 9.395 0.062 6.199 9.532 P 0.000 0.951 0.000 0.000
研究組產后出血>500 mL發(fā)生率為2.00%,側切率3.00%;對照組依次為9.00%、22.0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出血>500 mL發(fā)生率、側切率比較[n(%)]
妊娠是大多數(shù)女性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產婦在妊娠過程中,可能會承受比較大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做好圍產期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相關研究顯示,產婦在孕期進行有效的運動干預,能夠加快產程進展,所以臨床上可以在產婦孕中期,指導產婦開始進行適當肢體運動,促進盆底肌肉、膈肌、腹肌和子宮肌等全身肌肉力量的提高,改善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從而促進分娩順利進行[3]。到了孕晚期,產婦可能會產生一些緊張、恐懼的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要時刻關注產婦的情緒狀態(tài),同時選擇類似分娩球等運動,幫助產婦有效減輕孕期的疼痛感,同時也能更好的縮短產程,促進自然分娩[4]。同時,當產婦到達孕晚期后,護理人員可以根據(jù)分娩機轉、骨盆特點及胎兒娩出方向來為產婦制定針對性的骨盆運動干預,然后從孕周第37周開始知道產婦進行骨盆運動,幫助產婦更好的打開骨盆,鍛煉大腿部肌力,放松髖關節(jié),鍛煉骨盆韌帶,增加骨盆韌帶彈性,促進胎頭下降銜接和旋轉[5]。此外,孕晚期的骨盆運動指導還能有效改善產婦陰道區(qū)域和直腸區(qū)域的血液循環(huán),讓產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能夠更好的順產,減輕分娩疼痛感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結局[6]。因此,在自然分娩初產婦孕晚期加強綜合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文結果顯示,采取孕晚期運動干預的產婦產后出血>500 mL明顯更少,表明孕晚期運動干預能夠有效減少產后出血,VAS評分、焦慮評分均明顯更低。表明孕晚期運動具有較好的減痛效果,同時緩解產婦焦慮情緒起到促進自然分娩的作用,且產婦側切率明顯降低,表明孕晚期運動能夠有效改善分娩結局。
綜上所述,在自然分娩初產婦孕晚期運動能夠促進自然分娩,減輕分娩疼痛,降低產后出血和側切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