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林
摘 ?要: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大多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內容枯燥難學,文章通過研究和分析“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將其應用到空間解析幾何課程中,旨在提高數(shù)學專業(yè)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以期為高職師范類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導學;向量式參數(shù)方程;幾何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9-0140-04
Abstract: Mathematics major courses mostly adopts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content is boring and difficult to lear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oint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micro-lesson guidance" and applies it to the course of "Spatial Analytic Geometry",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micro-lesson guidance; Vector Parametric Equation; Geometry quality
高職院校數(shù)學教育類的專業(yè)課程理論性強,枯燥難懂,教師多運用多媒體課件與傳統(tǒng)板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師也會像公共數(shù)學教學那樣偏向于計算和運用結果,一些數(shù)學定義的講解、定理的證明、解題過程的演繹處理得比較隨意,這都不利于數(shù)學師范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甚至是未來的從教能力提升和后續(xù)深造?!稄V東“新師范”建設實施方案》(2018)指出師范院校要“深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強化師范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在課程體系中增加中小學課程研讀內容”,《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教師要“適應‘互聯(lián)網+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需求,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因此師范院校數(shù)學專業(yè)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
作者從2014年開始空間解析幾何課程授課,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一些好的做法,譬如將“微課導學”應用到數(shù)學理論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的內涵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即“微課+導學”,它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微課”與“研學后教”教學模式中的“研學案”(又稱自主學習任務單)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教師緊跟導學,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運用系統(tǒng)方法對教學過程導與學的活動做出預期的、全方位的策劃活動。“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模型如圖1所示,“微課導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前、課中、課后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是:第一、高效。通過“微課”與“導學案”教師可以有效分解教學內容,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有的放矢,對學生而言也能快速熟悉學習內容,找到自己的薄弱點,從而將時間花費在難點上。對師生兩者而言均節(jié)省了教學成本,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第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該模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和“導學案”可以幫助學生對新課要用到的舊知識和通俗易懂的新知識提前復習和學習,遇到難點時,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小組協(xié)作或請教老師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一些知識點的理解將更加深刻。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第三、教師與學生角色發(fā)生轉變。在“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引路人。教師組織教學始終以激發(fā)學生獨立學習為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等形式能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更有利于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智能;第四、利于反復研學和推廣。對于教師而言,雖然在課前花費的精力較多,但是這些教學資源在課后可供師生重復使用,還可向其他同類院校推廣,有利于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實施。
二、應用“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的原則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運用的重點在于教師需要精心設計“研學案”,提供有效的“微課”視頻,將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方案做好整體規(guī)劃。
1. 設計“研學案”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其導學功能,不僅要關注知識點,更要解決知識結構和拓展延伸的問題,盡量采用任務驅動和問題引導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實現(xiàn)高效自主學習,切不可把“任務單”簡化成“習題集”,一定要有學法上的指導,幫助各層次學生有效學習。
2. 為協(xié)助學生快速完成“研學案”所給任務,教師需要提供匹配、有效、充足的微課視頻和學習資源以支撐學生課前預習。在選擇或制作微課時,首先要對其精準定位,其次在內容上要突出知識點的提煉,精華部分盡量在一頁內顯示,要形成概念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后要舉例說明以強調知識點的應用性。
3. 要充分利用“微課導學”雙層優(yōu)勢將課前、課中與課后銜接起來。在課前預習階段,突破口在于如何設計“導學案”,到了課中教學階段,要把突破口放在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上,無需滿堂灌,對于個別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單獨解答,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講解。同時,由于學生課前的學習側重于單個知識點,比較零散,課中教師要串珠成線,幫助學生建立和形成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