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陽
摘?要: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已經意識到了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重要性,進而不斷在教育界推行一些全新的政策,以求從根本上提高我國教育界的教育教學水平,給以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平臺。高職院校的教育側重點同普通高校的教學有所不同,重在培養(yǎng)好學生文化課的基礎上,發(fā)揮出職業(yè)教育的優(yōu)勢,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學到一些與未來工作息息相關的職業(yè)技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大批職業(yè)素養(yǎng)較好的職業(yè)人才。當前,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大批高素質型的應用型人才,在原有教學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做出相應的政策改革,以求不斷更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制度,給以高職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針對近年來,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了開設高職院校的優(yōu)勢以及高職院校所培養(yǎng)出來的技能型人才更符合人才市場的根本需求,一時間高職院校開辦數量在國內急劇上升,截止到目前為止高職畢業(yè)生已經占到我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總數的50%以上,這一數量是不容小覷的。但高職院校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大教育教學改革。且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更是給以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職院校必須正視自身在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教學困境,及時找準適合本校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模式,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找準出路。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困境與出路
一、問題的提出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傳統(tǒng)的學習、生活方式,在豐富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同時,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當前,社會上的多個行業(yè)都已經意識到了互聯網時代的優(yōu)勢所在,可以說“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于各行各業(yè)都是一種時代的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行業(yè)沖擊和挑戰(zhàn)是前所未有的,于高等職業(yè)教育界而言是同等的。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基于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要想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就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順勢而為,“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帶給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沖擊力是很大的,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課堂課建設與改革工作積極性及工作效益十分低下,高職院校長期就教育教學水平有著較大的爭議,關于課程建設與改革的落實力度更是備受質疑,這使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長期存在困難,一時間處于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的現實困境。高職院校需要及時找準“互聯網+”教育的發(fā)展優(yōu)勢,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發(fā)展實際情況,及時做好相應的教育教學改革,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使得“互聯網+教育”教學理念能夠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中得到有效的應用,真正解決當前存在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困難,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尋出路。為此,本文就“互聯網+教育”視域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困境和出路這一話題展開了研究探討,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面臨的困境,且就“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措施分析展開了探討,為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找出路。
二、“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困境
(一)精神上高職教育對教師的期望過高,教師課程建設與改革意識淡薄
雖然通過在高職院校課程建設中對“互聯網+”技術進行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其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互聯網+”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更會對新課改的推進造成一定的阻礙。首先,高職院校教師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出現了精神上高職教育對教師的期望過高,教師課程建設與改革意識淡薄的現象。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其學校往往更加注重對教師質量以及教師知識豐富度的培養(yǎng)與選拔,而忽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雖然通過學校所培養(yǎng)出的教師往往具有更加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但其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只能通過對學生進行分享知識或解答問題而起到教學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現嚴重下降,同時是也會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另外,在高職院校中,其教師往往更加喜歡利用傳統(tǒng)的板書以及對課本知識進行講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但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僅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互聯網+”時代中該方法也無法實現對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因此對其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是極為必要的。
(二)經濟上高職教師課程開發(fā)成本與收益嚴重失衡
在“互聯網+”時代中,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還具有經濟上高職教師課程開發(fā)成本與收益嚴重失衡的現象。為了滿足“互聯網+”時代的教學要求,許多高職院校中的教師均采用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雖然通過采用該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但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卻難免出現課程開發(fā)成本與收益相差較大的問題。開展線上教學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是線上教學所需的硬件設施,其二是線上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軟件以及平臺,第三則是教師所付出的努力。然而,雖然經過付出大量的成本為學生開展了相應的線上教學,但需要同學卻由于教師無法直接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解而出現懈怠以及學習興趣下降等現象。并且,通過在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后所進行的考核也可以發(fā)現,通過對學生開展相應的線上教學并沒有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相關專業(yè)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三)空間上高職教師課程建設與改革客觀條件受到限制
在“互聯網+”時代中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還出現了空間上高職院校教師課程建設和改革客觀條件受到限制的問題。在上文中曾提到“互聯網+”時代中諸多高職院校為了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采用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但在這一過程中卻出現了開發(fā)成本與收益失衡的問題。除此之外,在高職院校開展線上教育的過程中其也出現了空間上與改革客觀條件受到限制的問題。首先,為了方便線上教育的開展,教師通常需要一個較為安靜、明亮、空曠的房間進行線上直播或錄播,但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均很難找到固定的教室為教師提供相應的線上直播或錄播。并且,由于在“互聯網+”時代中,許多專業(yè)的教師均需要開展線上教學,因此高職院校很難找到相應的空間為教師提供方便的直播場地。并且,由于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均是采用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方式,因此無論是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以及線上教學設備高職院校均具有一定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