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不久前聽了一個演講,演講者引用了一句俗語,叫“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演講者自然是從正面理解這句話的,我聽了之后卻反復問自己一個問題:怎樣的“水土”才養(yǎng)人?
中國人習慣于將“天““地”“人”三個字并列,“天”與“地”就是人的“水土”。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高山、沒有河流、沒有原野、沒有草木,我們就無處獲取木料、種植糧食、接來飲水,人怎么去生活?!八痢辈粌H給我們自然的憑靠,也給我們心靈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遠,我們會放飛夢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們會產(chǎn)生愉悅之情。然而,我們也應該想到,能養(yǎng)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們的高山是被從地底掏空的,如果我們的河流是被各種工業(yè)與生活廢水污染了的,如果我們的原野四處撂荒,看不到莊稼,如果我們的草木動不動被連根挖掉,這樣的“水土”不僅不能養(yǎng)人,還會害人。
大自然的“水土”是這樣,社會的“水土”也同樣如此。假若一個社會人文生態(tài)和諧,我們的心靈就會被社會養(yǎng)得活潑開朗;假若一個社會風氣不好,大家都視他人為地獄,我們的心靈必然變得狹隘偏激。
在我看來,社會的好“水土”至少需要這樣幾個條件:第一,社會必須是誠信的;第二,社會必須是善良的;第三,社會必須讓我們每個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的才華。
人不是一個孤島,必須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會講誠信,我們上學不擔心拿到假通知,我們做生意不憂慮被敲詐,我們寫作可以及時拿到稿費,那么,我們對這個世界就有了信心,社會各種矛盾會大量減少。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不敢保證沒有個別人作惡,但社會的總體必須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車禍,旁觀者幫助送一下醫(yī)院;學生無錢讀書,有能力的人捐上一點錢,都不需要我們付出大的代價,然而,有了這樣的溫暖細節(jié),得到救助的人會感受到社會的關心,日后可能向別人傳遞這份愛心。當社會總體的善良得到了保證,我們出門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們的言行也才會變得紳士。
心理學有個理論,其中提到人最大的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所謂自我實現(xiàn),就是想做的事終于心想事成。一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一方面固然依賴個體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的社會給個人提供制度的幫助,換句話就是,一個人有了某種才華,社會應該給他提供必要的舞臺,使他可以及時展示自己。社會這樣做了,人們的上進心才會被激發(fā),我們的社會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養(yǎng)人需要社會的好“水土”,但這好“水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從地底生出來,它說到底還是要依賴兩種力量,一是每個個體,二是組織化的公權力。每個個體都有人人是別人的“水土”的意識,盡可能給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會的“水土”自然會越來越好。組織化的公權力有足夠的社會責任感,能夠認識到自己肩負的使命,它就會抓好社會體制、機制的頂層設計,將絕大多數(shù)人的美好愿望變成政策、法律,讓社會的列車在良性的軌道上運行。具體到咱們這個社會,因為受泛道德的一些東西影響久了,真的、假的混在一起,組織化的公權力還得多費些腦筋,通過制度的力量一步步攏齊人心?!梆B(yǎng)人”的“水土”從來是有責任感的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
【原載《民主與科學》】
插圖 / 如此隨大溜可不行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