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霞
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精神的不斷實施和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都在逐漸被創(chuàng)新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要加強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識字閱讀和寫作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幫助小學生自覺、主動進行語文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課堂實踐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地結合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開展語文課堂實踐教學工作,從微觀層面上來說:第一,能更好地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第二,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第三,能更好地增強小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從宏觀層面上來說:第一,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能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第二,通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能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
一、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應用實踐
(一)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進程
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新課標教育改革精神,并且持續(xù)推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語文是我國小學教育當中的一門關鍵性的基礎學科,掌握和提升閱讀和寫作等語文應用能力,是幫助小學生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認真觀察和關心每一位學生,根據小學生語文基礎的不同,靈活變換教學模式,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的學習和討論中。
(二)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通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起到關鍵性和重要的引導作用。例如,通過課堂小組討論的互動性的教學模式,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認真觀察討論過程,找到相應的問題,并及時引導和解答。
(三)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由于年齡段的特殊性,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課堂紀律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教師要充分抓住并利用這個特征,利用多元化的、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四)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以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幫助教師更好地營造課堂教學氣氛,通過播放視頻、音頻等提升小學生對語文的直觀感受。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2課是寓言故事的學習,兩篇課文分別是《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借助精彩的畫面和聲音引發(fā)學生觀看的熱情,并在視頻觀看結束以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兩則寓言故事帶給他們的感受等。教師要積極鼓勵每一位小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多應用激勵性和鼓勵性的語言,并在互動討論中及時引導和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促進核心素養(yǎng)深入應用的方法
(一)深刻認識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意義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根本上來說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并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對小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并能充分將其融入日常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
(二)營造語文學習環(huán)境
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自媒體教學設備和互聯網科技把語文課堂上、課堂下的邊界模糊化,讓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應用無處不在,采用更加多元化和靈活性的課后作業(yè)創(chuàng)新模式。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漢語拼音”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分組完成課后作業(yè),以唱聲母和韻母歌、跳拼音肢體動作舞、做拼音小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分成聲母、韻母小組,并讓每個小學生自己動手做好小卡片。做小卡片的過程就相當于是抄寫漢語拼音的過程,而唱漢語拼音歌的同時已經起到了背誦的作用。
綜上所述,近幾年國家和相關教育部門在不斷地深入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一方面是為了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改革教育教學體制,提升教育教學理念,更好地和現代化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統(tǒng)一發(fā)展步伐;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語文閱讀和寫作吸取他們感興趣的知識,以及把吸收到的知識更好地轉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參考文獻:
[1]胡曉燕.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實踐[J].語文知識,2016(20):17-19.
[2]高文燕.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2017(5):33.
[3]吳曉玲.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措施[J].語文課內外,202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