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燕
在考場上,當微積分考卷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可能要完了!當時的心情,我至今還留有清晰的記憶。
考卷發(fā)下來時,我迅速將整張卷子瀏覽了一遍,腦海里瞬間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張考卷幾乎“完美”避開了我復習過的所有知識點。大腦當時“嗡”地一聲,一片空白。我的手開始發(fā)抖,心跳加速,面色漲紅,這種感覺瞬間把我拽回了高三的二輪數學???。
那是我高中數學考試第一次不及格,當時感覺天都塌了。那一次的考試失誤,讓我的年級排名直接從一模的第一名掉到了二模的五十名以外。要知道,一模第一名,是我高中生涯里第一次在特別重要的考試中拿到的。這讓當時所有的任課老師和同學,包括我自己,都十分震驚。我在學習中一直秉持的觀念都是“不夠聰明,就要足夠勤奮”,高中時我一直都是踏實認真的,但成績卻中規(guī)中矩。一模第一名的成績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大家都認為我是一匹黑馬,老師們紛紛找我談話,不斷鼓勵和肯定我,而我自己也開始覺得,原來我也是有潛力的。但二模的數學把我打回了原形,當其他同學都在進步拿高分時,身為班級數學課代表的我,卻第一次考了不及格,那次的打擊是巨大的。
我至今依然記得我在考場上兵荒馬亂的情景,在成績出來時的崩潰,在后來每一次考試時的緊張,真的再也沒有創(chuàng)造過奇跡,就算是高考時,我面對數學考試時的心態(tài),仍然是存在問題的。所以當大學第一個學期微積分考試,那種熟悉的緊張感再次襲來時,我只能在內心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要慌張,冷靜一點,努力回想自己學過的知識,你可以的!”但是,結果證明只是徒勞,即使當時我抱著僥幸心理,但每一道數學題都有確定答案,我回答錯了,就會失分,掛科成了既定事實。
在微積分考試前,除了平常的學習,我花了近兩周的時間來備考,但備考兩周里我真正學會了多少,考試成績已經告訴了我答案。每次考差好像都有一個同樣的原因:自以為都學會了,開始給其他同學講我會的題,而周圍人的反饋和肯定,讓我漸漸浮躁起來。感覺微積分也沒那么難,復習的進度逐漸變慢,導致最難的部分沒有復習完,也沒有對薄弱的地方重點突擊和解決,只是沉浸于自己已經學會的知識里,沾沾自喜??记暗淖詈笠惶欤斘覜]來得及復習完時,我開始慌亂,于是選擇了通宵突擊。當時想,至少可以把公式再記一記,也存有“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僥幸心理,以我的水平,至少不會掛科。
考完之后,我說不清自己是怎樣的情緒,內心有些酸澀,也有些明朗。我不敢對任何人提及我的掛科,尤其是我的父母,我害怕讓他們失望。同時,我也進行了深刻反思,為什么我會掛科?微積分對于很多像我一樣的文科生來說,是一道難關。此科目的掛科率也向來是我們學院最高的,學院老師曾反復強調過,但我還是有所疏忽,低估了此次考試的難度。同時,因為脫離了高中時的嚴格管理,我對自己的要求和標準放低了許多,學習態(tài)度也越來越敷衍?!皹I(yè)精于勤荒于嬉”,就是這個道理。我把太多的時間放在了學生工作和社團上,感覺每天都很忙碌,卻沒有學到多少有用的東西。對于學習,我懈怠了太多,導致基礎不牢,心態(tài)自然會出現(xiàn)問題。
這次掛科,讓我錯失了很多機會:一直期望的推優(yōu)入黨、獎學金獎勵,甚至連保研的機會都錯失了。我失去了太多東西,但這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對學習的態(tài)度、學生工作與學習和生活的平衡、未來的規(guī)劃和目標,都逐漸開始有了清晰認知。我意識到,學習才是大學生的第一本位,求得全面發(fā)展的前提是做好自己本應該做的事情,而我恰恰對學習缺乏一種“求知若渴”的品質。于是,從大一下學期開始,我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記好每一次筆記,消化每天接受到的知識,仿佛又找回了高中時那個踏實認真的自己。目前讀大二的我,成績雖不算拔尖,但也不落后。同時,隨著專業(yè)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更加堅定了想要從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目標,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以及平時的社團工作中,會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新聞思維,鍛煉采寫編輯能力。
我現(xiàn)在已經可以平淡地對他人說出“我曾經掛過科”了,不是因為對學習的無所謂,而是我學會了不去在意已經發(fā)生的事情,結果在那里,我沒有辦法抹去。面對已經發(fā)生的事實和既定損失,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
責任編輯: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