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撤息尼米樹生長在喀麥隆,當?shù)胤Q之為斗樹。
斗樹不是真的兇殘好斗,只是它的枝丫上長有許多三角形的棕黑色硬刺。
長長的枝條帶著硬刺,像利爪一樣伸展開來,如果遇著鄰近的小樹,就會毫不留情地鉤纏住,這些小樹被鉤刺得遍體鱗傷,最終難免一死。
斗樹搶占地盤,置他樹于死地,也是為了求生存。
因為它體內(nèi)供輸養(yǎng)分的系統(tǒng)很脆弱,只有把同一區(qū)域和它爭奪養(yǎng)分的植物殺掉,才不至于因營養(yǎng)不良而死去。但又有誰為斗樹叫屈呢?
因為它的表現(xiàn)兇殘,反而落下了“好斗”的壞名聲。
要是遇上相鄰的同類,斗樹這種你死我活的爭斗就更為激烈了。但結(jié)果往往是兩敗俱傷——一棵在兇殘的爭斗中死去,一棵也因受傷太重,存活不久就死去。
“斗則死之!”
喀麥隆人開始批評斗樹了,他們認為只要是斗樹一定長不成林。但是有一個喀麥隆人不這樣認為。他說,如果給斗樹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它還會為奪得身邊的寸土去舍身忘死地爭搶嗎?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他在一片荒地上種下了斗樹,稀稀拉拉的,樹與樹之間留有足夠的間隙。
任由斗樹生長,樹與樹之間的枝條就是夠不著。夠不著也就斗不起來了。5年后,這片荒地成了斗樹林。
看著這片郁郁蔥蔥的斗樹林,喀麥隆人似乎一下子醒悟過來:如果給斗樹足夠的生存空間,它們就會相安無事地長成一片斗樹林。
找尋一個適合生存的空間,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