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
田? ?毅,歷史學博士,太原師范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李嘎教授新著《旱域水潦:水患語境下山陜黃土高原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1368—1979年)》(以下簡稱《旱域水潦》)是一部研究城市環(huán)境史的力作。李嘎教授主要從環(huán)境史角度開展歷史時期的城市水患研究,既重視城市環(huán)境史的既有研究范式,同時還尋求突破,從水患與城市治所的遷移、洪水對城市的利與弊、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對民眾生活的影響等多方面,運用多學科方法從多種角度深入分析,有頗多獨到見解。
2020年我國洪澇災害頻發(fā),全國27個省份均受到水患影響,給民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旱域水潦》雖然是以明代以來的山陜黃土高原作為研究時空范圍,但是其研究內容及結論在水患災害依舊無法徹底解決的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起到以古鑒今的作用。
《旱域水潦》由導言、上篇2章、下篇4章和附錄構成。上篇為“水患與防治”,兩章分別介紹了山西、陜西黃土高原的城市水患整體狀貌和防治措施。下篇是“多元探討”,李嘎教授突破了傳統(tǒng)的“災害—應對”研究范式,試圖從多角度、多層次深入研究城市水患的影響,共探討了三個議題:“其一,作為環(huán)境災難的水患遷城研究;其二,洪水之于城市的利害相生特性研究;其三,城市洪澇適應型景觀在民眾生活中的角色研究?!雹龠@三個議題各有側重,但均是對城市水患災害研究的新探索。附錄為“山陜黃土高原城市水患大事年表(1368—1979年)”,李嘎教授在細致梳理海量文獻資料后整理出了重要的城市水患事件,是該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在水患與防治之傳統(tǒng)議題的研究上,史料豐厚,內容充實
《旱域水潦》以揭示城市與洪水之間的多元互動關系為主要宗旨。李嘎教授認為,城市水患的發(fā)生與防治雖屬傳統(tǒng)議題,但因其體現(xiàn)了洪水與城市之間基本的互動關系,顯然也是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的重要維度,是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再深入的基石和前提。
山陜黃土高原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有溝谷、塬、梁、峁等,屬于溫帶半濕潤至半干旱氣候,主要特征是夏季高溫濕潤,冬季寒冷干燥。降雨多集中于夏季,河谷地區(qū)極易發(fā)生洪災。雖然近些年較多學者開始關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洪澇災害,但是對于山陜地區(qū)的全面研究依舊較為缺乏,且既有成果對于山陜地區(qū)的洪澇災害多從地理學角度出發(fā),研究災害本身的規(guī)律,較少以城市為中心的環(huán)境史研究?!逗涤蛩省酚辛浹a了這一缺陷,在上篇“水患與防治”中對山陜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城市水患與防治狀況做了深入探討,梳理了城市水患的整體狀貌,揭示了城市水患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復雜致災因素、地方社會的多元防治措施等問題。這部分研究雖然還是遵循災害史研究的既有范式,但是在內容方面增加了個案分析,探討的問題也更為深入,值得我們加以借鑒。
《旱域水潦》在收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按照描述情況,將山陜地區(qū)的水患城市做了等級劃分并歸類,分別分析了山西和陜西黃土高原地帶城市水患災害的分布規(guī)律,并從流域視角出發(fā)得出了汾河流域、山陜黃河兩岸諸多中小流域是城市水患多發(fā)重發(fā)地帶的結論。在此基礎上,選取位于不同地理區(qū)域的山西12座城市、陜西8座城市做個案探討,分別縷述明代至1979年這些城市的水患情況,并詳細論述防治措施。李嘎教授從大量史料解讀中,發(fā)現(xiàn)山陜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患較為常見,夏季短時強降雨較多,特殊的下墊面特征如城市地貌、附近水網狀況等也容易造成水患災害的頻發(fā)。山陜雖然同屬黃土高原,氣候差異不大,但是地貌及人文方面卻有較大不同,李嘎教授注意到了這些方面的差異,指出陜西黃土高原城市水患頻發(fā)更需要關注瀕城河流泥沙量大、河道不穩(wěn),以及城池包納山體致使地勢傾斜等特殊原因,豐富了研究的層次,增加了研究的厚度。
《旱域水潦》的上篇主要采取整體復原與典型探討相結合的方式,從復原山陜黃土高原城市水患狀況出發(fā),注重從個案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山西12座城市的選擇兼顧了自然區(qū)域和文化區(qū)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有汾河流域的城市,也有黃土梁峁地區(qū)的城市,晉南、晉中、晉北三個文化區(qū)均有涉及。陜西選擇的8個城市分別位于關中和陜北,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及城市水患防治方面也較為典型。通過對這些城市的個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山陜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城市水患較為頻繁,在微地貌影響下,各城的水患強度與頻次有所差別,防治措施也“圍繞改善城市的下墊面條件而展開”,②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有筑堤防、浚城壕、建甕城等舉措。在此基礎上,李嘎教授進一步展現(xiàn)了官、紳、民之間的多元互動關系,面對災難,官員、士紳作為組織者和集資者,普通民眾作為被組織者,在救災過程中各自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體現(xiàn)了地方與國家的互動。
此外,附錄部分收集整理的城市水患資料多達146頁,表明李嘎教授在史料收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是迄今為止該研究時空范圍內最全面、最豐富的城市水患大事年表,為學界開展相關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二、在水患遷城議題上,重視長時段視野下的過程研究
在水患與治所遷移的研究方面,李嘎教授以榮河、河津兩個縣城為案例,從長時段考察水患與城市遷移的過程,分析了這兩座城市在遭遇長時間水患之后的處理方式及處理過程,雖然最終均采取了遷移治所的方式,但是過程卻不甚相同。民國時期,榮河縣城新址的選擇經歷了激烈的官紳博弈才最終確定,其過程深刻揭示了榮河縣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生活、經濟發(fā)展及政治生態(tài),展現(xiàn)出了一個多元的縣域結構。20世紀60年代,河津縣城的遷移過程與榮河縣城不同,在經過長久的河、汾水患災害之后,城內民眾先遷移到城外高地,之后官方才遷移到新址,是主動的遷城行為,城市遷移的順利實現(xiàn)更體現(xiàn)了當時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李嘎教授選取的這兩個縣城的水患治所遷移問題比較典型,既有共同之處,又有自身特征。李嘎教授重視運用比較分析法和長時段分析法,通過對遷移過程的對比,反映出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水患對治所變遷的影響,從長時段中去探尋原因,這樣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在不同時段和不同政治、經濟、文化環(huán)境影響下的地方社會,為研究城市環(huán)境史提供了新的啟發(fā)。
三、“跳出城市看洪災”,重視洪水之于城市的利害相生特性研究
眾所周知,城市應對水患的舉措一般是筑堤防、浚城壕、修水庫等,這些舉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擋洪水入城,然而若從長時段來看,城市內部的水環(huán)境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對民眾的生產生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李嘎教授以呂梁山東麓的清源、交城、孝義三城作為研究對象,論述了這三座城市的水患情形,水患對城市內部水環(huán)境的塑造過程和結果,以及防洪措施造成的城內水環(huán)境的變化。這三城均長期受到水患的困擾,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大量的洪水長期蓄積在城內低洼地帶,逐漸形成了類型多樣的水體景觀,改變了原有的自然景觀格局:清源城內有“東湖”、數(shù)個“蓮花池”,交城縣城內出現(xiàn)了卻波湖,孝義縣城內鹽池廣布。
這些城市水體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僅為百姓提供了水生植物、魚類等,地方官民還筑堤、植柳,使其成為城中的一處勝景。為了防治洪水,明清時期三縣均選擇修筑堤堰,新中國成立之后則在瀕城河流上游興修水庫,這些舉措對于防洪均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是同樣也引發(fā)了城市水環(huán)境的明顯變化,進而影響到城市民眾的日常生活。清代的防洪措施導致交城縣城內的卻波湖水體日漸萎縮,而1949年之后水庫的修建則導致孝義城內的地下水位急劇上升,地面積水十分嚴重,孝義縣治在1975年被迫遷移至城關西北4公里處。
李嘎教授視角獨特,運用反向思維,不只關注水患對城市的危害,更是從結果出發(fā),看到了防洪措施給城市內部水環(huán)境以及民眾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從而深入發(fā)掘出洪水之于城市的利害相生關系,更全面地塑造出洪水與城市之間的多元互動圖景。
四、眼光向下,關注民生,重視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在民眾生活中的角色研究
對于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研究者多關注其在防治城市水患方面的作用,但是這類景觀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景觀存在,而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旱域水潦》關注到了這一重要面向,將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作為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的重要議題,分別選擇了山西太原城內的文瀛湖和陜西鳳翔城區(qū)的東湖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這兩個案例來分析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在民眾生活中的角色及其意義。
文瀛湖是太原城內東南隅的一處重要水體,作為容納周邊雨洪的低洼地帶,明代正統(tǒng)年間已經存在,明末清初之時大體奠定了今日文瀛湖水體的形態(tài)特征。東湖位于鳳翔城東門外,北宋前就已經形成,其水體由鳳凰泉和城區(qū)雨洪之水灌注而成。明清時期,兩湖周邊開始營造濱水建筑,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逐漸融合。太原文瀛湖周邊有貢院、文昌行宮、純陽宮等,內部修建殿堂樓閣,營造出湖邊勝景;明清時期,官方在鳳翔東湖周圍也大肆營造湖景,修建了不少亭臺祠宇,種植竹柳,吸引不少士人雅集酬唱,許多詩作流傳至今。
在水資源較為缺乏的黃土高原,兩處湖泊很快成為文人墨客及普通民眾的集聚之所。明清時期文瀛湖成為陽曲新八景之一——“巽水煙波”。因緊鄰貢院,也成為許多應舉士人的游賞之處,湖中的狀元橋即與貢院有關。晚清民國時期,文瀛湖的西側為商業(yè)中心,橋頭街店鋪林立;湖體周邊出現(xiàn)了勸工陳列所、自省堂、影翠亭等公共空間,并且增設游船、照相館、茶肆、飯莊等供人們休憩聚集的配套設施,使得文瀛湖的人流量不斷增加,與民眾生活緊密交融。此外,人們還將文瀛湖周邊作為謀生之地和重要的集會中心,使這里具有了商業(yè)空間和政治空間的屬性。官方也開始對文瀛湖加以控制,出臺政策制度,維護這一帶的社會秩序。鳳翔東湖在明代之前就已經是士人雅集之地,明清時期更是官紳士人最為重要的休閑空間,是他們開展社會互動的重要場所。不同社會地位的士人在東湖雅集,努力編織他們的社會關系網絡,再結合士人的官職、雅集的前因后果就能夠管窺當時的政治生態(tài)。與太原文瀛湖不同的是,降至民國時期,鳳翔東湖的社會功能逐漸褪色,僅為游賞休閑之所。李嘎教授研究發(fā)現(xiàn),兩處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在城市生活中功能的變化與該城市的行政等級、交通區(qū)位、經濟發(fā)展、社會結構均有很大關系,這從側面為我們刻畫出了一幅城市興衰的生動圖景。
沿湖造景,借景抒情,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民眾的各種活動逐漸豐富了公共空間的內涵。李嘎教授眼光向下,轉向了學界較為忽視的公共空間與民眾生活的研究,能夠結合民眾對公共空間的反應、改造和利用,關注民眾的日常生活,真正把焦點轉向民眾,具有重要的創(chuàng)新價值。
綜上所述,《旱域水潦》是一部值得重視的水患語境下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的力作,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當然,《旱域水潦》在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等方面也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在研究方法上,李嘎教授主要采用了文獻分析法、個案與整體相結合、實地調查法、比較研究法等多種方法,但是基本為定性描述,比較缺乏定量分析?!逗涤蛩省返摹案戒洝闭沓鱿喈斬S富的數(shù)據(jù)資料,對這些數(shù)據(jù)單純用定性描述似乎不夠,還可以運用GIS方法或小波分析等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探究澇災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如此一來,所得到的洪澇災害時空變遷的結論必定會更加科學。在研究內容和視角上,水患語境下的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還可以開拓出更多議題,譬如可以綜合城市水環(huán)境與地方社會、水患與水利、區(qū)域與整體之間的關系來深入探究。
總之,《旱域水潦》是值得推薦的一部城市環(huán)境史力作,其內容全面、視角新穎、資料豐富、方法得當,議題緊跟學界熱點,得出的結論與建議也能夠為今天的城市水患防治工作提供借鑒。全書行文流暢,不少議題采用敘事史的方法,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回到歷史空間和人物本身,從個案中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從小歷史中深入解讀地方社會,將學術性與可讀性融為一體,是很值得重視的一部著作。
注釋:
①? 李嘎:《旱域水潦:水患語境下山陜黃土高原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1368—1979年)》,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第11頁。
②? 李嘎:《旱域水潦:水患語境下山陜黃土高原城市環(huán)境史研究(1368—1979年)》,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第83頁。
(責任編輯:張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