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春
摘要:目前,高中英語教材主要包括外研版、北師大版、冀教版以及人教版等版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編寫過程中雖然教學方向一致,但還是略有區(qū)別,所側重的方面也有所不同。以本文為例,筆者主要選取外研版教材,從外研版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出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教材的應用現(xiàn)狀,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建議,供各位老師參考。
關鍵詞:外研社;高中英語;教材現(xiàn)狀;建議
現(xiàn)階段,因具體內容的設定不同,高中英語教材的現(xiàn)行版本分為外研版、人教版、冀教版等。外研版英語教材投入使用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有一些內容編排方面的問題急需優(yōu)化。筆者在對英語知識與教材的不斷深入研究下,看到了這套教材現(xiàn)階段的使用現(xiàn)狀,并隨之進行思考。本文主要以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為研究核心,對該版教材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建議。
一、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優(yōu)缺點分析
(一)該教材的設計亮點
詞匯教學設計方面。突出學習詞匯,清楚地列舉要學習的新詞,并在訓練聽、說、讀、寫之前的每一項技能進行訓練。此外,詞匯學習活動科學,合理,易于操作:新詞分散在每個模塊的不同部分,降低了記憶和使用新詞的難度,學生更容易接受。新詞學習過程的安排包括識別,理解和應用,這與語言教學和學習規(guī)律是一致的。語法教學設計方面全面、廣度、難度與課標完全相符。首先語法項目講解細致,到位,語法講解的角度,形式與眾不同,語法的練習形式多樣:例如:BookTwo中將when、while、as放在一起講解,比較。此外采用發(fā)現(xiàn)式語法學習法,學生通過所提供的材料歸納總結出語法規(guī)律,語法均由簡單易懂的英文進行講解,最大限度地減低了語法的教學難度。
(二)該教材的設計缺點
該教材在設計上存在以下缺點:在教學設計上,某些教學活動設置難度較大,會降低英語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該教材涉及到的詞匯量較多,而且詞匯的標識不夠明確,這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此外該教材的設計注重詞匯,閱讀和聽力的教學從而淡化了語法的教學,然而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者需要參加高考并且取得理想的成績,淡化語法的教學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考試成績。
二、外研版英語教材使用心得
(一)巧妙整合教材內容
八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悟到:現(xiàn)行外研版教材內容安排給了教師更多的自由空間,教師可以擺脫課時的束縛。英語教師可以依托教材,對每個模塊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吃透教材,根據(jù)整合理論的相關性、容量的合適性,將模塊材料的編排順序、教材內容的難度以及教學方法等,進行巧妙合理的調整、取舍或補充。
(1)全盤考慮,調整模塊內材料的順序
模塊內的調整是指教師根據(jù)每個模塊內知識的邏輯順序, 對教學內容做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 性,對單元進行重組,全盤考慮,整體設計,整合教學,變傳統(tǒng)的 一課一課學習的方法為單元整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外 研 版 教 材 每 個 模 塊 由 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bulary,F(xiàn)unction, Grammar,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Speaking,EverydayEnglish,Pronunciation,Culturalcorner,Task 和 ModuleFile11個部分組成一個整體,而各部分均具有相對 的獨立性,在教學中,老師可以以本模塊的話題為主線,適當調 整這幾部分的內容,使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例如,筆者在對必修 1第五模塊進行教學設計時(主題為 ALessonintheLab),把 Introduction,Vocabulary,Listeningand Writing與 Function相結合上一節(jié)聽、說、寫的綜合課,因為這幾 部分內容關聯(lián)性很大,而且課堂容量適中,所以這樣的結合是 不錯的嘗試。
(2)前后聯(lián)系,整合模塊間的教學內容
整合模塊間的教學內容,必須以熟悉教材整體內容為前提,把模塊之間內容前后相關的部分組合到一塊,將分散的內容集中,從而構成一個整體去講,這易于學生掌握。如必修2的第三模塊和第五模塊的語法都是在講 Adverbialclauseof time(時間狀語從句),老師可以先把兩個模塊的語法講解清楚,然后再分別教授課文內容,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還可以讓學生在接觸課文時,有意識地注意所學的語法現(xiàn)象,進一步鞏固所學語法知識。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
現(xiàn)行教材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有“讓教材跟著教師走,教師帶著學生走進教材”的思想,要掌握好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創(chuàng)設英語交際環(huán)境。教師必須改變單純重視語言知識的講解與傳授的做法,一定要把教材“教活”。在授課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當好學生的自我生存與發(fā)展的價值引導者、精神指導者、學習帶領者。在具體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展其才智,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首先,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其次,教師要系統(tǒng)學習語言教育學、心理語言學理論,用英語教育新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再次,教師要勤學苦練、探索總結,并接受各級培訓,通過交流切磋、觀摩學習等方式提高教學組織能力、掌握組織教學和駕馭課堂的技巧。此外,教師要通過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更新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敢于質疑,提高自我完善能力。最后,教師要能熟練地使用網(wǎng)絡、電腦、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欒勝欣.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分析[J].才智,2019(27):156.
[2]許國華,張姣.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2):107-111+117.
[3]郭建榮.外研社版與人教社版高中英語教材文本之比較[J].教學與管理,2012(36):85-86.
[4]林東方.使用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的實踐與反思[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11(04):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