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琳
摘要|群際接觸效應指個體與外群體之間友好交往的情況下,特別是當建立起友誼關(guān)系時,能有效改善個體對外群體的態(tài)度,降低對外群體的偏見。本文介紹了群際接觸的不同類型,探討了其作用機制,并介紹了相應的理論模型,重點對群際接觸的影響進行了總結(jié)和評述。未來的研究需要關(guān)注拓展群際接觸效應的不同效價,比較不同類型群體的接觸效應,探討群際接觸效應更為長遠的社會效果。
關(guān)鍵詞|群際接觸理論;群際偏見;認知自由化
1??? 引言
關(guān)于群際接觸假說,社會學家Williams(1947)首先對群體接觸問題作了理論闡述[1]。隨后Allport(1954)提出更具系統(tǒng)化的群際接觸假說[2],即與外群體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接觸可以減少群際偏見,并提出了增進關(guān)系的四個條件:群體成員在地位上相對平等,擁有共同目標,群際合作(而非競爭關(guān)系),得到權(quán)威、法律的支持。七十年來專家學者對群際接觸領(lǐng)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從不同的施測方法、參與者族群以及群體成員出發(fā),使人們普遍認識到接觸在減少偏見方面起的作用。
2??? 群際接觸的類型
2.1 直接接觸
直接接觸指與外群成員進行面對面的接觸溝通。跨群體友誼已被證明是降低偏見的預測因素。但是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由于多種原因,直接接觸可能很難實現(xiàn)。例如,隔離環(huán)境致使缺乏接觸的機會。此外,直接接觸會受到群際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影響。間接接觸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2.2 間接接觸
Wright等人提出[3],相比直接接觸,在擴展和替代接觸時,作為群體成員的身份更為突出,因為群際接觸的觀察者更可能將這種接觸視為群際接觸,而非人際接觸。感知群體顯著性有助于將接觸的積極效應從個體推廣到群體。
2.2.1??? 擴展接觸
Wright等(1997)[3]的擴展接觸假說認為,如果個體得知內(nèi)群成員與外群成員具有親密關(guān)系,可以減少對外群的偏見。Wright等人進而探究并驗證其可能的內(nèi)在機制包括積極的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榜樣,以及將他人納入自我。此后,研究者將其歸結(jié)為:群際焦慮、知覺到的內(nèi)群體/外群體準則以及將他人納入自我,并驗證了它們在擴展接觸改善群際態(tài)度過程的中介作用。此外,自我表露(比如愿意向?qū)Ψ奖┞蹲约旱男畔⒑蛦栴})也起著作用。
2.2.2??? 替代接觸
替代接觸指個體觀看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成員之間友好交往的過程。根據(jù)Schiapp,Gregg和Hewes(2005)準社會接觸假說[4]:如果人們通過觀看電視人物獲得關(guān)于外群成員的信息,這種準社會接觸會積極影響對外群的態(tài)度。相關(guān)研究表明觀看基于視頻的積極接觸,可以改善對外群的態(tài)度,提高參與直接接觸的意愿,并增強對未來的效能信念。
2.3 模擬接觸
擴展和替代接觸涉及到其他內(nèi)群成員與外群成員互動的知識或觀察,而模擬接觸相對來說更直接關(guān)涉自我。想象接觸涉及個體與一個或多個外群成員社會交互的心理模擬[5]。心理模擬相關(guān)文獻表明,它可以引起類似于真實經(jīng)驗的情感、動機和神經(jīng)反應。
想象接觸的積極效應已得到了大量的實證支持(關(guān)于70多個研究的元分析[6])。想象接觸改善了群際態(tài)度,并增強了對外群積極特征的預測,減少非人化,減少消極刻板印象和刻板印象威脅。也有證據(jù)表明,想象接觸還能改善對外群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為未來接觸提供一種心理準備。想象接觸改善群際關(guān)系也相應存在一定條件:首先,要求想象的場景是互動的;其次,場景是積極的。
3??? 群際接觸的機制
3.1 認知因素
群際接觸何以減少偏見的內(nèi)在機制是當前的熱點研究。根據(jù)研究,群際接觸能減少偏見主要是接觸導致個體在認知和情緒兩方面發(fā)生了改變。Pettigrew(1998)在心理學年鑒中強調(diào)了認知因素[7],認為接觸的表征最初為去分類(作為個體互動),繼而凸顯類別(作為不同群體的成員),之后是重分類(強調(diào)共同和重疊部分),在不同的階段三種歸類策略起著不同的作用,構(gòu)成了Pettigrew 群際接觸理論模型。Brown和Hewstone(2005)[8]也進一步強調(diào)了將群體成員分類的重要性。認知到自我(作為內(nèi)群成員)和他人(作為外群成員)的分類起著核心作用。如果沒有分類,無論情緒上產(chǎn)生什么影響,這種互動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與群際關(guān)系無關(guān)。在社會分類之后,互動才在頭腦中表征和編碼為社會群體之間的象征性互動。
Pettigrew指出,促進群際關(guān)系的重要步驟是認識并了解他人。通過增加對外群知識的了解,群際接觸減少消極刻板印象和歧視行為。因此,盡管接觸的影響更多地通過情緒(而不是認知)過程發(fā)揮作用[9],但認知過程(如分類)對于將接觸定性為本質(zhì)上的群際接觸至關(guān)重要。
3.2 情緒因素
群體間的互動是高度情緒化的事件[10],Pettigrew和Tropp(2006)通過元分析證明情緒因素起著關(guān)鍵作用[11]。研究表明,積極接觸通過共情外群成員,減少與外群互動的焦慮,有效降低了偏見。這些情感中介在偏見反應中比對外群知識的認知中介更重要。
群際接觸減少群際焦慮和威脅,從而導致更積極群際態(tài)度的作用,已在眾多后續(xù)研究中得到證實。間接接觸相比直接接觸的有效性就在于可能引起更少的焦慮。值得注意的是,焦慮不僅限于當下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慮情緒,還包括未來與外群成員接觸的焦慮。與直接接觸不同的是,間接接觸會導致對未來接觸的焦慮持續(xù)減少,因此,間接接觸的最大效用可能在于在情感上為隨后面對面的交流做好了準備[12]。
4??? 接觸相關(guān)理論模型
4.1 Pettigrew三階段模型
研究者繼Allport 思想之后,對接觸理論何時更會有效進一步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去分類模型、凸顯類別模型和共同內(nèi)群體認同模型。Pettigrew(1997)[13]很好地整合了這三個模型,在條件適宜情況下,直接接觸通過去分類,消解對外群的刻板印象,進一步共情水平提高,個體以新的視角對外群進行評價,負性接觸體驗轉(zhuǎn)化為積極效價,對外群成員產(chǎn)生偏好;進一步延伸,由于凸顯類別,類別顯著性將驅(qū)使外群體成員典型化,其積極利好一面進而泛化拓展至整個外群體;最初的內(nèi)外群轉(zhuǎn)而共同擁有一個內(nèi)群體身份,在這一模型的作用下,這種接觸的積極經(jīng)歷和態(tài)度就轉(zhuǎn)移擴散到其他的外群體成員。
4.2 CPAG模型
CPAG模型為分類(Categorization)—加工(Processing)—適應(Adaptation)—泛化(Generalization)模型[14]。群際接觸產(chǎn)生效用需要處理與原有印象不一致的信息,是對刻板印象的一種挑戰(zhàn)。處理不一致的信息需要有兩個前提條件:壓抑已有的刻板印象,和對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重構(gòu)。
第一,根據(jù)這個模型,群際接觸通常需要重新思考人們定義外群的方式(即使只是從消極到積極這一效價上的變化)。第二,個體必須有充分的動機去建構(gòu)目標;接觸者在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障礙,要求互動者關(guān)注外群體,這就要求與外群體的接觸與自我相關(guān)或重要性很高。第三,當人們有能力處理信息時,這些優(yōu)勢在CPAG模型下得以最好實現(xiàn)。
4.3 自我擴張模型
從目的出發(fā),思考為什么人們可能會積極參與群際互動,并與外群成員形成有意義的人際關(guān)系。出于安全考慮和懶惰[15],人們傾向于與更熟悉的、可能更安全的內(nèi)群成員互動。然而,在好奇心、成長和自我擴張需求等動機的驅(qū)動下,外群成員也可能更吸引人,成為更平凡的內(nèi)群的替代品。
自我擴張模型認為人生來即有自我擴張的動機,通過自我擴張從而達到自我效能感的提高,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動機。而這需要與他人積極接觸得以實現(xiàn)。關(guān)于動機部分,自我擴張模型的觀點主要集中于以下兩點:一是在觀念、認同和資源上,人們都企圖通過擴張來提高自我效能感,二是這一過程體驗帶來的是積極情緒的動機。相關(guān)和實驗證據(jù)證實,那些有動機和自我擴張的人不僅尋求更多與外群體接觸的機會,而且從接觸中獲得更多的積極結(jié)果。
5??? 群際接觸的影響
接觸不僅對群際態(tài)度產(chǎn)生影響,而且對認知功能有更廣泛的影響。七十多年來對群際接觸的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群際態(tài)度、情緒和行為。進一步觀察到,接觸的表現(xiàn)形式(如個體接觸、友誼、想象接觸、媒體/計算機接觸)和結(jié)果(即態(tài)度、意識形態(tài)和世界觀、觀點采納、同理心、問題解決、創(chuàng)造力)都具有內(nèi)在的多樣性[16]。
5.1 以目標為中心(態(tài)度)
“以目標為中心”指與接觸群體直接相關(guān)的影響。也就是說,與 X 組接觸是否會導致 X 組的可測量結(jié)果(例如,較低的偏見、積極的態(tài)度)?然而,除了對態(tài)度或評價的影響之外,有證據(jù)表明,接觸頻率的增加預示著對外群更大的感知獨特性(或異質(zhì)性)[17]。因此,接觸不僅影響對外群的喜愛,還影響認知表征方式(同質(zhì)性或異質(zhì)性)。這也反映出接觸的認知自由化效應。
接觸對內(nèi)隱態(tài)度的影響尚不清楚,與外群相關(guān)的通常是無意識的評價。目前,這個問題沒有元分析整合。然而,有證據(jù)表明接觸會形成內(nèi)隱態(tài)度。例如,在大學生中,與老年人接觸的積極性越高,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就越積極;與老年人接觸的數(shù)量越多,對更積極的內(nèi)隱態(tài)度的預測就越高。特別是想象接觸和跨群體友誼的元分析結(jié)果,都報告了接觸對內(nèi)隱態(tài)度的顯著好處。這意味著接觸效應會深入到改變?nèi)藗冃睦砩媳碚魃鐣澜绲姆绞健?/p>
5.2 次級轉(zhuǎn)移效應
如果群際接觸的積極效應從直接接觸的外群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未進行接觸的外群體,即從初級外群體轉(zhuǎn)移到次級外群體,這種效應稱之為群際接觸的次級轉(zhuǎn)移效應(STE)。
STE本質(zhì)上是群際態(tài)度的泛化,這一過程主要是由于對外群的積極評價擴展以及仇外情緒的減少。在關(guān)于STE心理機制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了四個重要變量,即產(chǎn)生STE是由于群際接觸降低群際焦慮,增加群際共情,提高對社會身份復雜性的認知,強化多元文化主義的信念[18]。
Pettigrew利用來自四個歐洲國家的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移民接觸(尤其是友誼)不僅預示著態(tài)度的改善,而且也支持更寬松的移民政策,以及對其他群體更積極的態(tài)度。次級轉(zhuǎn)移效應表明,接觸在一個深層次上改變了人們對社會世界的看法。如上所述,這在對接觸群體和其他群體的政策上(不僅僅是評價),更積極的態(tài)度是顯而易見的。
5.3 意識形態(tài)和世界觀信仰
群際接觸與人們的思想和世界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接觸研究者最關(guān)心的是右翼獨裁主義(RWA)和社會主導取向(SDO)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前者的特征是個人傾向于遵守傳統(tǒng),服從權(quán)威,并對違反規(guī)范者進行攻擊。后者代表的信念是群體應按等級排列,不平等是相對不可避免和可接受的。兩者最重要的區(qū)別在于抵制社會變革和支持或接受不平等[19]。證據(jù)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RWA與世界觀(即世界是危險的)有關(guān),而SDO與世界觀(即世界是有競爭力的)有關(guān)[20]。
在其他所有平等的情況下,具有更多右傾思想的人(如RWA和SDO)更容易避免接觸。然而研究表明,對于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人,接觸通常很有效。在這些右傾意識形態(tài)測量得分較高的人中,接觸通過更大的同理心[21],更大程度地將他人融入自我,并降低感知到的威脅,從而減少偏見。盡管右傾意識形態(tài)得分較高的人可能不喜歡少數(shù)族群,但他們與這些族群的接觸越多,他們對族群的態(tài)度就越寬容和開放。
5.4 靈活思考和創(chuàng)造力
進一步推進接觸自由化的理念,研究表明,群際接觸不僅可能影響人們思考的內(nèi)容(態(tài)度、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而且可能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和傾向)。因為多樣性經(jīng)驗要求人們超越現(xiàn)有的知識和觀點,不僅阻礙了偏見形成的認知過程,而且減少對簡單啟發(fā)式思維的依賴。這種推理是基于最新的多樣性驅(qū)動的社會認知模型[22]。以多樣性和群際接觸為特征的情境,促使個體反復經(jīng)歷從啟發(fā)式(基于刻板印象的)思維模式轉(zhuǎn)變?yōu)楦`活、多文化的模式,培養(yǎng)一種更加復雜的認知風格。
靈活的思維需要一種“打破陳規(guī)”的能力,超越既定的和心理上可以接受的思維方式,并以不同于習慣的方式思考,這可以提高各種創(chuàng)造性測試的能力。研究還表明,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可以提高創(chuàng)造性認知??v向研究還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適應和學習新文化會增加多樣性[23],似乎這種沉浸式的群際接觸使個人意識到多個視角,從而提高了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對親密的跨群體友誼和浪漫關(guān)系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
當人們與來自不同背景或文化的人交往時,在心理上超越舒適區(qū),就會觸發(fā)一系列的心理過程。這些過程包括觀點采擇,從不同的文化立場看待事物,作出妥協(xié),并拋開現(xiàn)有的刻板印象和偏見。上面概述的研究支持這一觀點: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接觸后得到增強。接觸解放了認知,帶來了靈活性、新的觀點和以不同方式看待事物的傾向。
6??? 群際接觸的評價及展望
6.1 研究導向關(guān)注“積極接觸”,忽略“消極接觸”
目前已有的絕大多數(shù)研究聚焦于積極接觸的影響,忽視了消極接觸的重要性。與積極接觸相比,消極接觸可能對偏見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即接觸不對等性。積極接觸可以減少偏見,但消極接觸會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偏見[24]。
Paolini,Harwood和Rubin(2010)[25]提供了群際接觸效應差異的初步證據(jù),發(fā)現(xiàn)消極接觸比積極接觸更能突出群體顯著性,這意味著相對于積極接觸,對某個外群成員的消極接觸經(jīng)驗更能穩(wěn)定地泛化到該成員所屬群體。隨后證據(jù)表明,消極接觸比積極接觸更能預示偏見,消極接觸頻率預測的偏見和回避程度更大。Aberson(2015)[26]在預測偏見的認知維度(信念和刻板印象)時進一步驗證了積極 - 消極接觸不對稱。就像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痹趯Ψe極性狀和消極性狀的分析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證據(jù),發(fā)現(xiàn)消極性狀比積極性狀的定義更精確,彼此之間的區(qū)別也更明顯。總的來說,消極接觸通常并不是因為它更強烈有力而令人難忘,而是消極接觸可能比積極接觸更具個性。進一步考察情感中介對于積極和消極接觸的作用,實驗研究表明,共情成為積極接觸和結(jié)果變量之間關(guān)系的中介。憤怒和焦慮對消極接觸影響方面尤其重要,群際焦慮和憤怒顯著降低了未來接觸的可能性,增加了回避行為。
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過去的積極接觸可以緩沖未來消極接觸的有害影響,特別是因為積極接觸更為普遍。未來需要進一步探索的是消極接觸以及它可能如何破壞積極接觸的有益影響。
6.2 研究對象關(guān)注“優(yōu)勢群體”,忽略“弱勢群體”
真正全面地敘述群際接觸必須同時征求多數(shù)意見和少數(shù)意見。有大量的文獻研究了優(yōu)勢群體成員接觸的減少偏見效應,而對弱勢群體的研究較少。有趣的是,這些研究表明,從歷史上看弱勢群體成員的接觸——偏見關(guān)系要弱于優(yōu)勢群體,即群際接觸存在不對等性,群際接觸對于地位層級不同的群體影響不同。研究證明,這與弱勢群體在群際互動中的關(guān)注視角密切相關(guān):弱勢群體更多關(guān)注到自己被視為偏見的對象,以及自身群體地位被貶低,因而群際接觸對弱勢群體的作用相比之下則不明顯。
因此未來的研究中應該從群際視角關(guān)注群際接觸的效應,不僅是站在優(yōu)勢群體的立場,同樣要重視弱勢群體,且與優(yōu)勢群體相比,群際接觸對弱勢群體的影響可能更為復雜——以低估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為代價,對優(yōu)勢群體產(chǎn)生好感。
6.3 研究結(jié)果關(guān)注“態(tài)度”,忽視“認知因素”
接觸文獻主要集中在預測態(tài)度上,這可能解釋為何人們對情感如此關(guān)注,通常認為這與評價最相關(guān)[27]。但是,面對群際接觸的研究要超越態(tài)度的呼吁,研究者可能會重新強調(diào)認知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說,相對于思考的內(nèi)容,接觸可能在思維方式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揭示接觸對情感的影響大于對認知的影響的分析可能低估了認知在接觸環(huán)境中的作用。未來的研究不僅要關(guān)注到認知的內(nèi)容,例如外群體的知識,相比之下,建議更多地關(guān)注認知進程,例如認知自由化,以及擴大的能力。
參考文獻
[1]Jr.WilliamsRM.Thereductionofintergrouptensions[M].NewYork: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1947.
[2]AllportGW.Thenatureofprejudice[M].Cambridge,MA:Addison-Wesley,1954.
[3]WrightSC,AronA,Mclaughlin-VolpeT,etal.Theextendedcontacteffect:knowledgeofcross-groupfriendshipsandprejudice[J].Journalof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1997,73(1):73-90.
[4]SchiappaE,GreggPB,HewesDE.Theparasocialcontacthypothesis[J].CommunicationMonographs,2005,72(1):92-115.
[5]CrispRJ,TurnerRN.CanImaginedInteractionsProducePositivePerceptions?ReducingPrejudiceThroughSimulatedSocialContact[J].AmericanPsychologist,2009,64(4):231-240.
[6]MilesE,CrispRJ.Ameta-analytictestoftheimaginedcontacthypothesis[J].GroupProcesses&IntergroupRelations,2014(1):3-26.
[7]PettigrewTF.Intergroupcontacttheory[J].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98,49:65-85.
[8]BrownR,HewstoneM.Anintegrativetheoryofintergroupcontact[J].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 Psychology,2005,37:255-343.
[9]Pettigrew T F,Tropp L R.How does intergroup contact reduce prejudice? Meta-analytic tests of threemediators[J].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8,38:922-934.
[10]Macinnis C C,Page-Gould E.How Can Intergroup Interaction Be Bad If Intergroup Contact Is Good?ExploringandReconcilinganApparentParadoxintheScienceofIntergroupRelations[J].Perspectiveson PsychologicalScience,2015,10:307-327.
[11]PettigrewTF,TroppLR.Ameta-analytictestofintergroupcontacttheory[J].Journalof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2006,90(5):751-783.
[12]Ioannou M ,Al Ramiah A ,Hewstone M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intergroupcontact[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18,76:393-403.
[13]Pettigrew T F.Generalized Intergroup Contact Effects on Prejudice[J].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1997,23(2):173-185.
[14]Crisp R J.Cognitive Adaptation to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J].PsychologicalBulletin,2011,137:242-266.
[15]LegaultL,Green-DemersI,GrantP,etal.OntheSelf-RegulationofImplicitandExplicitPrejudiceASelf-DeterminationTheoryPerspective[J].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Bulletin,2007,33(5):732.
[16]GordonH,CrispRJ,RoseM,etal.Intergroupcontactasanagentofcognitiveliberalization[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8:1745691617752324.
[17]VociA,HewstoneM.IntergroupContactandPrejudiceTowardImmigrantsinItaly:TheMediationalRoleof AnxietyandtheModerationalRoleofGroupSalience[J].GroupProcesses&IntergroupRelations,2003,6
(1):37-54.
[18]黨寶寶,高承海,萬明鋼.群際接觸次級轉(zhuǎn)移效應(STE)的心理機制與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2016(6):1479-1484.
[19]JostJT.Theendoftheendofideolog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6,61(7):651-670.
[20]DuckittJ,SibleyCG.ADual-ProcessMotivationalModelofIdeology,Politics,andPrejudice[J].PsychologicalInquiry,2009,20(2):98-109.
[21]HodsonG.Interracialprisoncontact:Theprosfor(sociallydominant)cons[J].BritishJournalofSocial
Psychology,2008,47(2):325-351.
[22]CrispRJ,MeleadyR.AdaptingtoaMulticulturalFuture[J].Science,2012,336(6083):853-855.
[23]MadduxWW,BivolaruE,HafenbrackAC,etal.ExpandingOpportunitiesbyOpeningYourMind MulticulturalEngagementPredictsJobMarketSuccessThroughLongitudinalIncreasesinIntegrativeComplexity
[J].SocialPsychological&PersonalityScience,2014,5(5):608-615.
[24]HaywardLE,TroppLR,HornseyMJ,etal.Toward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Intergroup Contact:DescriptionsandMediatorsofPositiveandNegativeContactAmongMajorityandMinorityGroups
[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2017,43(3):347-364.
[25]PaoliniS,HarwoodJ,RubinM.NegativeIntergroupContactMakesGroupMembershipsSalient:ExplainingWhyIntergroupConflictEndures[J].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Bulletin,2010,36(12):1723.
[26]AbersonCL.Positiveintergroupcontact,negativeintergroupcontact,andthreataspredictorsofcognitiveandaffectivedimensionsofprejudice[J].GroupProcesses&IntergroupRelations,2016,18(6):179-190.
[27]ZajoncRB.Feelingandthinking:Preferencesneednoinferences[J].AmericanPsychologist, 1980,35(2):151-175.
ResearchProspectofIntergroupContactHypothesis
WangJialin
School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Abstract: Intergroup contact effect refers to the situation of friendly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andout-groups,especiallywhenafriendshipisestablished,whichcaneffectivelyimprovetheattitudeto out-groups and reduce the prejudic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group contact,discusses its mechanism, and introduces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del, focusing on the summaryand commentary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group contact.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tvalenceofintergroupcontacteffect,comparetheeffectofdifferenttypesofgroups,andexplorethemorelong-termsocialeffectsoftheeffectofintergroupcontact.
Keywords:Intergroupcontacthypothesis;Intergroupprejudice;Cognitiveliber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