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惜妍
“我開了眼,懂了人生,懂了邊疆,懂了外省、小鎮(zhèn)與農(nóng)村,學到了新疆人特有的幽默、樂觀、精明與耐性。我變得更加務實、開闊、堅強?!?/p>
——王蒙
邀 請
有些奇妙的經(jīng)歷回憶起來就像一場夢,曾經(jīng)有八年的時光,我上班的單位距離王蒙書屋很近,在我調(diào)離那個單位一年之后,在遙遠的青島,我居然幸運地和王蒙先生有過兩天的會面。
2020 年 10 月 6 日, 我的領導、伊寧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蘇娉對我說, 有個出差的機會,你陪同原伊犁州文體局副局長高龍海去青島參加一個會議,高局已退休, 被聘為伊寧市文化旅游高級顧問,他也是王蒙書屋的創(chuàng)辦人,與王蒙一家交情深,此行和他一起去參加
的會議與王蒙先生有關。8 號中午,伊寧市委副書記、南京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組組長鄭曉明再次叮囑, 一定要誠摯地邀請老先生回來看看。
9 號早晨,我和高龍海飛往青島參加王蒙研究全國聯(lián)席會議成立大會。
到達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qū)報道后得知,該校王蒙文學研究所成立于2002 年 4 月,是全國最早成立的當代作家專門性研究機構(gòu)之一,是一個集文學研究、王蒙文學創(chuàng)作資料收集、整理、展出于一體的綜合性學術機構(gòu),經(jīng)過10 余年的積累和發(fā)展,已初步建設成為國內(nèi)外王蒙研究的資料中心、信息中心和研究中心,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良好的反響。同年10 月王蒙加盟中國海洋大學,擔任學校顧問、教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名譽院長。
2020 年 10 月 10 日,王蒙先生學術演講“永遠的文學”拉開了本次系列學術活動的序幕。王蒙先生分享了自己對文學的獨特思考和深刻感悟,
為在場師生闡釋了文學之于生活、之于個人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與意義。著名作家劉醒龍,著名評論家何向陽,分別以“文學的真相”“我為什么寫作”為題做了學術演講。
2020 年 10 月 11 日上午,王蒙研究全國聯(lián)席會議成立,來自河北滄州王蒙文學院、新疆伊犁王蒙書屋、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王蒙文學藝術館等全國7 家創(chuàng)始成員單位以及人民出版社、青島出版集團等30 余家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橢圓型的會議桌前,我近距離見到了王蒙先生和夫人單三婭。高龍海代表伊犁王蒙書屋發(fā)言,我補充發(fā)言,我們受伊寧市委托,向王蒙先生和與會代表發(fā)出邀請,明年由伊寧市承辦第一屆學術年會,歡迎諸位到王蒙先生的第二故鄉(xiāng)去看看。
會后,代表們參觀中國海洋大學王蒙文學館。館內(nèi)收藏王蒙先生各種中外文版本著作 300 多種, 研究著作 30 多種, 并收藏有幾百件王蒙先生各種手稿、圖片、音像資料、聘書、證書、實物等,展示了王蒙先生作為“人民藝術家”豐富的人生歷程、杰出的文學成就和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
參觀結(jié)束后,高龍海向王蒙先生介紹了我,我趕緊上前問好。王蒙先生聽說我來自伊寧市,頓時眉眼一笑,按照伊犁人問候的慣例,問我在哪里工作, 父母多大年齡、身體好吧等家常話,沒有一點名人的架子,我緊張不安的心情松弛下來。他說看到家鄉(xiāng)人很高興,約個時間一起吃飯。
沒想到下午臨近黃昏,高龍海接到了電話,王老邀請我們到作家樓的寓所
去共進晚餐。我拎著帶給他的家鄉(xiāng)禮物
—— 一個裝著馕的紙箱。寓所在三樓, 單三婭老師為我們開門。三居室寬敞潔凈,家具簡單,王老站在洗衣機前琢磨到底按哪個按鈕。他說自己是個生活呆子,連個洗衣機都不會用。一點也不像是名人,就像一位慈祥風趣的長輩。一開始我有點拘束,他一番熱情而又出乎意料的開場白,讓我放松和自在了??吹轿姨统隽死逼ぷ逾巍⒚倒寤ㄢ?,王老高興地說,現(xiàn)在馕有各種口味,我那時候可只有苞谷面馕吃啊。我再次轉(zhuǎn)達了伊寧市領導的邀請,他當場答應,并且很自豪地對老伴說,還是家鄉(xiāng)人給我面子,現(xiàn)場表態(tài),伊犁人仗義、實在。
三婭老師消瘦清逸,笑語吟吟地招呼我們喝茶,我們四人聊了一會。她突然問我,你會做飯嗎?我說,新疆家常飯會做。她說,他們聊,咱倆到一樓做飯去。
作家樓是海洋大學提供給駐校作家的住所,一樓是公共餐廳,無論哪個作家來了,都在這里做飯吃。一面墻上全是作家的照片,個個都在文壇名聲顯赫。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郭老師在備
菜,她是陜西米脂人,她說晚飯吃貓耳朵。她來熗鍋,我和三婭老師搓面。我把面團搓成劑子,遞給三婭老師,再揪成拇指蓋大小,在一個篩子狀的盤子上搓成卷型的貓耳朵。
大圓桌上擺著幾盤涼菜,學院的劉書記、修院長也來了,王蒙先生帶著馕下來了,大家就坐。王老說嘗嘗伊犁的馕,他掰開分給在座的各位,眾人還沒咽下去呢,他就自問自答,好吃吧?當然好吃了。
三婭老師給王老說我動作麻利,貓耳朵搓得又快又好, 一看就是經(jīng)常做飯。王老說,伊犁女的都能干,會操持家。他的神態(tài)有點得意,就像夸自家的閨女。我羞紅了臉,都不知道說啥。
吃飯的時候,王老問我買過他的書沒有,我說了家里有的那幾本書名。他大笑著說,我給你敬個茶吧,我的高檔表里的低檔表,有你的貢獻。在座的都不解, 和我一樣一臉迷惑。王老解釋說,有一次他逛商場,突發(fā)奇想走到賣表的專柜,專柜小姐對他說,您看的是高檔表,價位高,再來看看高檔表里的低檔表。王老一看,也不便宜啊,那就買一塊高檔表里的低檔表吧。我們都哈哈大笑,他晃了晃手腕說,小張同志,既然你買過我的書,這表里也有你的貢獻。
王蒙先生的作品里幽默倒不稀奇, 生活里的詼諧也無處不在。
他得意洋洋地問大家,你們知道我最驕傲的身份是什么嗎?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紅旗公社二大隊副大隊長,應該算是個股級干部。三婭老師低聲說,伊犁這話匣子打開就很難關上了?;貞浧鸢蛷┽?,他說起修渠割麥子
揚場裝麻袋;他說起村里的少女們用奧斯曼草涂著眉毛,用海娜花染紅手心腳心;自制“啤沃”裝進用黑色橡膠塞堵瓶口的玻璃瓶中,放在果樹下發(fā)酵,開瓶時“嘭”地一聲,非常刺激……
三婭老師說,伊犁的生活是我們家人談話的永恒主題, 春節(jié)疫情出不了門,孩子們回不了家,他想孫子,就提議在家庭群里唱歌,他老是唱新疆歌。
一聽這話,王老更有精神了,他說伊犁歌兒有一種特殊的散漫和縈繞,每一
句的最后一個字都把聲音拉長,就像一個什么東西彎彎繞繞地撓你的心。
即使已經(jīng)過去半個世紀,在他的腦海里,那些美好的往事卻如此清晰,每一句話都是眷戀和感恩, 如何不讓人感動?
青島之行,難忘他那睿智的目光和孩童般的笑容。
回 鄉(xiāng)
經(jīng)過半年多的籌備,“王蒙研究全國聯(lián)席會議第一屆學術年會暨‘這邊風景獨好—— 名家寫伊犁 采風創(chuàng)作活動” 定于7 月3 日— 5 日在伊寧市舉辦。
剛剛參加完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87 歲的王蒙先生不顧疲勞,于7 月2 日下午與妻子單三婭、兒子王山等一起回到伊犁。 7 月3 日上午,73 年黨齡的人民藝術
家王蒙來到伊寧市會務中心。作為新中國文學事業(yè)的奮斗者、建黨百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也是伊犁人民的老朋友, 他在這里為全市黨員干部上了一堂題為
《文化初心與文化使命》的黨課。
黨課的最后,王蒙先生用維吾爾語和國語畫上句號—— 我永遠想念新疆, 我永遠祝福新疆。新疆人民是團結(jié)的, 新疆生活是美好的,新疆各族人民的友誼是任何勢力都破壞不了的。
黨課一結(jié)束,一行人立即駛往巴彥岱?!?老王回來了”, 整個巴彥岱沸騰了。一下車,鄉(xiāng)親們立刻把王蒙一家包圍了,連媒體記者們都無法靠近。年長
者擁抱王山就像小時候擁抱他一樣親熱??Α?木拉克、尤里達西· 吾休爾、金國柱等老朋友與王蒙熱烈擁抱, 熱淚盈眶??σ患野凑债?shù)囟Y節(jié),為王蒙戴上花帽,披上外套,為三婭老師送上絲巾。和大多數(shù)老朋友見面一樣, 大家互相詢問著孩子、家人和各自的身體情況。有些人已經(jīng)去世了,有些人和他一樣,一年年老了,但提起當年,他們瞬間又都年輕了。
“這邊風景”的故事還在延續(xù),伊寧市打響唱響“ 王蒙書屋” 文化名片, 南京市對口支援伊寧市前方指揮組投資600 余萬元對王蒙書屋進行整體提升改造,以王蒙主題文化鄉(xiāng)村旅游的項目將在年底竣工。美麗鄉(xiāng)村巴彥岱,每一戶庭院都鮮花盛開,每一個日子都瓜果飄香,人們的笑臉和生活的幸福,就是獻給建黨百年華誕最珍貴的禮贊。
告別的時候,幾個老朋友在 “巴彥岱人民公社二大隊” 舊址前合影留念。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80 后”重聚,從青春年華到耄耋老人,這是延續(xù)了半個世紀的情誼,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與以往回伊犁不同的是,這次王蒙先生特意到伊寧市第二中學大門口看了看。1966 年,王蒙的二姨在伊寧去世, 巴彥岱的老鄉(xiāng)對王蒙說,也許二姨壓根兒就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她千里迢迢來到伊寧,就是為了落葉歸根。這種樸素的生死觀大大地安慰了王蒙。1969 年, 他的妻子崔瑞芳在這里教書,家屬院分了一套房子,他們一家住在那里,深夜傳來醉酒人的歌聲,讓他永生難忘。當年女兒伊歡出生,他們請了一位名叫瑪
依努爾的姑娘來幫忙?,斠琅瑺栙I了嬰兒搖床,完全按照維吾爾族的育兒方式照顧伊歡。親人安葬,孩子出生,這片土地對他有著更為深沉的意義。即使這條街道和學校完全改變了模樣,他依然惦記著,看一眼心安。
到了六星街,王蒙聽著悠揚的手風琴聲,看到居民歡快地歌舞,立刻受到感染,高溫下手舞足蹈。在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館長古麗妮莎拿出一張照片給王蒙先生看,那是 12 年前的 7 月 3 日,古麗妮莎在喀贊其為王蒙講解時的照片,這種巧合,讓大家驚嘆緣分的奇妙。王蒙先生臨走時說,12 年后,我再來找你,你等著我!
7 月4 日全天,王蒙研究全國聯(lián)席會議第一屆學術年會在伊犁河賓館召開。連續(xù)兩天的勞頓, 王老依然激情澎拜: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時時表達我對伊犁的想念和祝福。我始終相信新疆是 祖國最美好的地方之一、伊犁是新疆最美好的地方之一, 因為有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央對新疆的關心,伊犁一定會 越來越好,伊犁人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 越好。”他還說維吾爾語“跑奇”是“吹 ?!钡囊馑迹M黄饋淼淖骷?、學 者們都能關心伊犁、宣傳伊犁,為伊犁 多“吹牛”。
參加年會的專家學者就“王蒙綜合研究”“王蒙與新疆”“跨文化視野中的王蒙”等主題展開專題研討。王蒙帶著作家們前往伊寧縣“ 天山花海” 景區(qū), 他感嘆新時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科學化。站在薰衣草花田里,我不禁想起在《這邊風景》 中, 王蒙借小說人物之口由衷贊嘆:那“真是個插上手杖也能夠發(fā)芽長
葉的地方”!說的是伊犁,夸的是新疆。 5 日早晨,那拉提風景區(qū)觀景臺,王
老穿著短袖衫,非要自己登高望遠。三婭老師一再讓他穿外套, 他就是不聽, 三婭老師說, 你就得瑟吧你。面對草原、花海、高山,老先生興致不減,登山、騎馬、唱歌, 一股子老驥伏櫪的豪情。
我陪著三婭老師慢慢跟在后面,我對她說, 去年邀請您們, 今年圓了心愿,真心感謝。三婭老師說,別的地方可以不去,伊犁不能不來,這一趟回來真開心,都不覺得累了。
誰不眷戀年輕時奮斗過的地方?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此次同行的著名哈薩克族作家艾克拜爾·米吉提也是從伊犁走出去的,離開 40 多年了, 每年都會抽時間回來看看。1978 年,艾克拜爾在伊寧縣紅星公社當新聞通訊員時認識了王蒙,當他知道王蒙是一位連毛主席都夸獎過的大作家時, 內(nèi)心十分崇敬。受王蒙的影響, 走上了寫作之路,成為蜚聲文壇的著名作家。
除了艾克拜爾,徐劍、曹宇翔、歐陽江河、甫躍輝等 10 余位國內(nèi)著名作家、詩人齊聚。我們坐在草原上, 沐浴在晚霞中的著名詩人歐陽江河說: “ 青春不僅僅是一個年齡概念, 它是詞語對生命和空間的映射,從這個意義上 來說,青春不是年輕的專有,青春是永 恒的?!?/p>
4 天的時光雖然很短,但王蒙此行卻留給我們更多的啟示。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1965 年 4 月的巴彥岱, 春寒料峭,王蒙住進了生產(chǎn)隊社員阿卜
都熱合曼家—— 坐落在公路邊的村舍, 用土夯出來的院墻,用土坯和歪歪扭扭的木材建造的屋子。從一個少年得志、帶有理想主義的青年作家,一個猛子扎到了生活的最底層。那雙從18 歲就拿起筆寫出《青春萬歲》 而轟動文壇的手, 很自然地拿起坎土曼,撲下身子融入群眾,與各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半個世紀以來,無論是作家、部長、文史館館員等哪種身份,王蒙始終關心著民族的團結(jié)與進步, 對于新疆的建設與發(fā)展,更是常掛于心。他所說的“新疆是個好地方, 伊犁是好地方中的好地方” 是我們伊犁最為驕傲的推介詞,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他在世界各地贊美新疆、宣傳伊犁。王蒙先生始終強調(diào)民族團結(jié)是不變的主題,對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 維護各個民族的團結(jié)的今天來說, 有著更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眼前這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伊犁給予他最真誠的饋贈,而他也讓世界走近了伊犁。這種相互交織的情感是世上最溫暖的存在。得遇王蒙,同樣也是伊犁各族人民的幸運,讓我們一起祝福他永遠健康和快樂吧!
多余的話
伊寧是個福地, 張騫、耶律楚材、林則徐、洪亮吉等歷史功臣留下了足跡,也留下了文化的種子。
人與土地是有緣分的,巴彥岱鎮(zhèn)是伊犁河谷千百個鄉(xiāng)鎮(zhèn)中的一個,而這個鎮(zhèn)子名氣最大, 因為王蒙先生曾經(jīng)駐
留,而有了別樣的意義。史詩般的巨著
《這邊風景》,就是王蒙先生送給伊犁最厚重的禮物。
六月底,午后陽光熾熱,我和高龍海一起前往巴彥岱村, 拜訪卡力·木拉克老人。院子斜對面,就是巴彥岱村的標志性建筑——王蒙書屋。
高龍海來找卡力大叔,就是告訴他一個消息,7 月3 日,王蒙先生攜家人回伊犁,必然要來巴彥岱。他之所以通風報信,還有一個原因,2017 年 6 月,獨立制片人、導演庫爾班江·賽買提邀請王蒙先生回巴彥岱參與紀錄片《我到新疆去》 拍攝。在卡力大叔的院子里,王蒙先生與老朋友們坐在廊棚下相聚。聽說一位老友去世了,王蒙有點傷感,還有一位老人事先沒有人告知他,那天正好外出, 沒有與老王見上面深感遺憾。是啊,逝者長已矣,生者獨惻惻,遠隔萬里,一句“別來無恙”并不容易,又是怎樣珍貴的欣慰!
所以,這一回,高龍海特意提前告
知卡力老人,約上幾位老朋友,等著見面的那一刻。
卡力大叔身材微胖,花白的絡腮胡子,笑聲朗朗,精神氣很足。
真的嗎?老王真的回來嗎?老人驚喜、疑問。
我是第一次與卡力老人見面,卡力大叔,您今年多大歲數(shù)了?我問他。
八十三了。那時候我們年輕得很, 我是大隊的民兵連長, 老王是副大隊長,我們幾個聯(lián)手,一起吃飯喝茶,天天一塊勞動。我一想起來老王,就是他戴著坎土曼帽子, 穿著四個口袋的衣服,笑起來的樣子。王蒙是個好人,他
當了大官也是老王, 每次回來都來看我們。
我突然想起來,這個卡力可能就是王蒙在《邊城華彩》 第一個故事中的大隊民兵連長艾爾肯的原型人物。他頭腦 精明,性格隨和,隨機應變,帶著老王 和民兵隊友三十一人,騎著馬到綠洲影 劇院看了《冰山上的來客》。在作品里, 他賦予朝夕相處的人們新的名字,不變 的是那份真摯的情誼。他把這個村莊里 “同室而眠,同桌而餐,有酒同歌,有詩同吟”的生活經(jīng)歷,用一個個小方塊字 筑起了對新疆永恒的依戀和深情。新疆 精神是他身上無法割舍的元素,新疆不 同民族的文化在一起碰撞的火花,也是 中國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同繁榮的 最好證明。
2015 年10 月,我在湖南長沙毛澤東文學院學習,那天是著名評論家謝有順 的課。課間休息時閑聊,他聽我說來自伊犁, 立即來了興致, 說 2013 年 5 月, 他曾經(jīng)跟隨王蒙先生去伊犁參加“王蒙 書屋”的揭幕儀式。我記得當時他感嘆 道:賽里木湖那個水真藍,藍得像假的 一樣,但是你們那的老百姓對王蒙的感 情之深、之真,超過了我們的想像。他著作中“ 重視生命、生活的思想” 和“樂觀態(tài)度”,都與這段生活息息相關,王蒙自稱“巴彥岱人”,這并非完全是種 文學化的說法。一個作家,能夠到這一 步,也就該滿足了……
誰說不是呢?在伊犁大地上,無論走到多么遠的未來,王蒙先生與這邊風景的故事, 都會在這片熱土上代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