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标懹未苏Z雖說文章本天成偶得,但其內涵是需要豐富的文辭積累和思維能力作支撐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對于學生在寫作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做到文章主旨明確、行文流水、言辭精彩。為此,本文主要從構建合理的作文結構、注重外在語句修飾、文章內容的選擇在寫作中的作用與具體教學運用等三個方面淺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作用與具體運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邏輯;思維品質;培養(yǎng)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文章并非天成偶得”,而是需要后天聽從教師的理論學習和積累,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而相對于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的選擇是極為關鍵的一步。教師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訓練,在不斷的寫作過程中去檢驗和對學生作文作出點評,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提高寫作的水平。
一、構建合理的作文結構在寫作中的作用與具體教學運用
對于高中語文寫作來說,文章邏輯結構是非常重要的。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中表明:“文章和文件都應當具有這樣三種性質: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边@三種性質對于一篇文章的邏輯、結構、言辭都作了定性,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文章寫作是非常有意義的。結構就像是作文的房梁,需要有一個大致的寫作思路以及作文結構,寫出的作文才能穩(wěn)固,否則就會出現(xiàn)比例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構建合理的作文結構在寫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具有表達的價值。作文的目的是向人們表達思想和觀點,在表達的過程中,要邏輯清晰、觀點明確、抓住重點,給讀者通俗易懂的感覺,文章才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在寫作文之前構建邏輯結構,可以使文章有序展開,具有條理性,達到很好的表達效果;第二,具有展示美的價值。邏輯結構清晰的作文和雜亂無章的作文比起來,更讓人賞心悅目,可以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要告訴學生寫作的首要任務就是明確主題、構建框架結構、列好提綱。
比如,在高中語文寫作中,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進行方法教學時應先讓學生審清題目主旨,立意明確,然后定下文章的大致框架。比如,在教學寫作一篇以“拼搏獲取成功”為主題的材料作文時,教師應先讓學生審清題目主旨意圖,選定立意的角度而后確定作文邏輯結構。引導學生審題認清材料主旨是“拼搏才能取得成功”,以“拼搏”為主線引出相關的話題。在這個作文題目中,重點詞是“拼搏”,那就要圍繞這個重點詞來寫。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論述:第一,拼搏需要決心;第二,拼搏需要勤奮;第三,拼搏需要目標。學生把提綱列好之后,文章框架結構頓時清晰明了,第一部分圍繞“決心”進行論述,第二部分圍繞“勤奮”進行論述,第三部分圍繞“目標”進行論述,這樣一來,文章就具有條理性,還能提高寫作效率。教師引導學生構建框架結構,列好提綱之后,由學生根據平時所學習、了解到的相關素材豐富其作文的內涵。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內容充盈作文后,教師則根據學生思考的作文內容來從旁引導,使學生建立內容的提綱結構,確保文章結構合理、邏輯嚴謹,文章內容不會顯得突兀,亂象叢生。教師引導下使學生在行文時論點論據合理布局,論點由淺及深、由小到大,論據也正反對比,中外對照。文章邏輯合理、內容緊湊,學生在寫作中才能做到行文自然流暢。
二、注重外在修飾在寫作中的作用與具體教學運用
我們常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比f物離不開包裝。高中語文寫作不僅僅限于簡單地表達觀點內容,而應該在此基礎上提升語言的美感,用華麗的辭藻來修飾自己所要表達的語句內容,使文章語句優(yōu)美、感情充沛。在寫作中應多運用修辭、寫作意象手法等來使文章顯得更生動形象。在對文章進行修飾時,需要考慮引入的詞語、修辭、句子等要與原句子有連貫性,不能只是為了完成修飾而修飾。就像是對一個房子進行裝飾,需要考慮其中的顏色搭配、材料適合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作文修飾也是如此,只有深思熟慮后的修飾才能成為作文的點睛之筆,才能發(fā)揮出修飾的真正作用。在寫作時引用古詩詞句、名詞佳句能使文章的表達更勝一籌,可以突出文章主題、使文章更生動、更具有文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對文章進行引用時,要注重素材的積累和素材的靈活運用,豐富的素材積累能幫助學生輕松應對各種主題的作文,學會靈活運用素材能使作文更飽滿。
比如,在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對于古代的名詞佳句作一些重點背誦和對中外人物事跡做一些了解和記憶,以不斷地加深自己的學識和語言修養(yǎng)。教師在教學寫作景物類作文時可引用一些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長河落日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等詩句以渲染意境,使景物所表達的感情色彩效果更加深入,悲喜色彩更加鮮明。在教學寫作人物類作文時,教師可依據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抓住材料中人物的主要特點和感情色彩為切入點,引出可以探討的話題。而在行文書寫的過程中,則需要注意在對人物的觀點評判上要盡量客觀,描寫的語言方面也要盡量富于華麗,避免口語化,使讀者感覺如同流水記事,難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人物形象行為刻畫上可以借鑒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中人物的刻畫手法,對人物形象描繪生動,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例如,在教學事件類作文時,因為是記事類文章,難免語言會比較平淡,難以華麗典雅,這時教師在引導寫作時就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幽默的表達方式,將平淡的語言表露得幽默詼諧。
三、文章的內容選擇在寫作中的作用與具體教學運用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在面對字數(shù)的限制和規(guī)范時,學生的寫作往往不能只是泛泛而談,沒有實際的內容來填充全篇文章的框架結構。教師教學寫作時,應使學生心里明白寫作文章如同是制作“一頭神獸”,要創(chuàng)作出類似“虎頭豹尾豬肚子”的文章。做到漂亮的開頭和完美的收尾,但內文也絕不能空洞、華而不實。高中語文寫作一般情況下都是“總—分—總”的結構,這三部分缺一不可。除了開頭總結和結尾總結要優(yōu)美,中間分段論述的內容也要豐盈充實,才能構成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中間分段論述的內容主要由學生根據平時所學習了、解和積累記憶的相關素材豐富其作文的內涵。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內容充盈作文后,文章才具有說服力、有理有據、論點明確。同時,學生選擇的內容要與時俱進、鮮活生動,緊跟時事熱點和時代發(fā)展,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人物素材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素材。因此,人物素材更容易打動人心,富有感染力。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就要刻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如,學生具有豐富的素材寶庫,在寫作中才能選擇積極向上、震撼人心的內容來與寫的作文相對應,通過素材的豐富和內容的協(xié)調,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打動人心。
比如,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應著重講解課文中相關的文學常識、人物傳記,每周單獨留出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習。由于客觀外在因素,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對其進行閱讀訓練,對于時事也要及時傳達予學生,使學生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素材庫。當素材積累以及技能達到一定的程度時,高中語文寫作已不再是什么難題。寫作理論聯(lián)系學生實際積累,短時間寫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已是信手拈來之事。但對于寫作內容方面,教師也不可松懈,雖秉承自由廣泛閱讀的原則,但教師也應對學生的閱讀取向和選擇作一些引導,引導學生閱讀積極樂觀向上的素材讀物,這也能樹立學生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價值取向。學生長期在此熏陶下,所接受的知識和價值觀都是正面積極向上的,所寫出的文章也才能體現(xiàn)當今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正是基于對學生長期閱讀的培養(yǎng),其所積累的知識儲量足夠運用于寫作,再與前期教師寫作教學中所講授的文章邏輯、結構、語言表述三方面結合起來,共同作用其中。以此,學生后期創(chuàng)作出的文章才是一篇高質量,符合高中語文要求的優(yōu)秀文章。
四、結束語
因此,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學生寫作的思維品質也得到鍛煉,從而獲得一些寫作的技巧和感覺,思維也在不斷地得到磨礪,促使自身語文水平得到進步。這三個方面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寫作思維邏輯,突出每個方面在寫作中的作用和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對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思維品質作用和教學運用上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解釋。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思考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寫作是集思維邏輯、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綜合訓練。因此,寫作教學在語文學習中的價值不容小覷。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也應該順應趨勢,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語文寫作提供有效的指導,增強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人民出版社,2003.
[2]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M].中國青年出版社, 1979.
[3]王銳.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高中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4]劉師彤.淺析議論文寫作的邏輯思維訓練[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7):60.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