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也
(義烏市中醫(yī)醫(yī)院,浙江 義烏 322000)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腎小球疾病引發(fā)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此病患者可出現排大量蛋白尿、尿里泡沫多且不易消散、低蛋白血癥、水腫、短期內體重快速增加、脂質代謝紊亂、高膽固醇血癥等癥狀及體征。腎病主要是由肺失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闔所致[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用中醫(yī)辨證療法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間義烏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231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試驗組(n=165)和對照組(n=166)。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91例,女74例;其年齡在27~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21±3.91)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07例,女59例;其年齡在28~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49±3.37)歲。兩組患者入院時,均存在低蛋白血癥、排大量蛋白尿、血脂異常、水腫等癥狀及體征。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尿路感染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使用的藥物為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和醋酸潑尼松。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的用法是:取500mg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將其加入到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日用藥1次,連續(xù)治療3 d。從第4 d開始,讓患者口服醋酸潑尼松進行治療。醋酸潑尼松的用法是:口服,0.5 mg·kg-1·次-1,每日服1次,每隔2~3周調整一次用量。采用中醫(yī)辨證療法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根據試驗組患者的原發(fā)病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1)中醫(yī)證型為肺胃虛弱證的患者,其臨床表現主要是:顏面水腫,周身肢節(jié)酸痛,微惡風寒,或咳嗽、咳痰,納、眠稍差,尿中有泡沫,尿蛋白(+++),小便不利,大便調,舌淡紅、苔白,脈沉滑。為此類患者所用藥方的藥物組成是:石青20 g,黃芪、白術、防風、杏仁、大棗、桑白皮、連翹、茯苓、豬苓、白芍各15 g,生姜皮、砂仁、甘草各10 g,麻黃5g。所得藥液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7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根據患者的病情加減用藥[2]。2)中醫(yī)證型為脾腎陽虛證的患者,其臨床表現主要是:腰酸乏力,全身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胃脘部脹悶不適,四肢不溫,神疲畏寒,氣短自汗,小便不利,尿蛋白(++)或(+)、納、食差,大便溏,舌淡胖、苔白,脈沉細。使用藥方的藥物組成是:山藥30g,黃芪、白術、茯苓、車前草、大腹皮、白芍、淮牛膝、補骨脂、熟地黃、芡實、當歸、川芎、丹參各15g,桂枝10g,甘草5g。所得藥液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7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根據患者的病情加減用藥。3)對于中醫(yī)證型為腎虛火旺證的患者,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水腫反復發(fā)作,神疲乏力,腰酸遺精,口渴干燥,五心煩熱,盜汗,男子可出現遺精、早泄,女子的月經量少或閉經,尿中有泡沫或尿蛋白(++),納、眠欠佳,舌質紅,脈細。使用藥方的藥物組成是:山藥30g,黃芪、煅牡蠣各20g,熟地黃、淮牛膝、鹿角膠、枸杞子、茯苓、冬葵子、炒杜仲、桑寄生、燈盞細辛、丹參各15g,甘草5g[3]。所得藥液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7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根據患者的病情加減用藥。4)對于中醫(yī)證型為瘀血內阻證的患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水腫遷延不愈,雙下肢或全身浮腫,腰部刺痛,面色晦暗,或肢體麻木,女子月經色黑有血塊或痛經,肌膚甲錯,口唇青紫,尿中有泡沫或尿蛋白(++)~(+),舌紫暗有瘀斑,苔薄黃,脈沉澀。使用藥方的藥物組成是:炒薏苡仁30g,丹參20g,黃芪、燈盞細辛、赤芍、當歸、雞血藤、川芎、茯苓、豬苓、車前草、益母草、澤蘭、山藥各15g,甘草5g。所得藥液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7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根據患者的病情加減用藥。
1)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具體的判定標準是:(1)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其腎功能明顯改善。(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其腎功能有所改善。(3)無效:患者的治療效果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在治療期間,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尿路感染、骨質疏松癥、藥物性糖尿病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36%,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9.76%,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在治療期間,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2.42%,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6.63%,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排蛋白尿、肢體水腫、血脂異常等癥狀及體征。中醫(yī)認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故對于不同中醫(yī)證型的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采取的治療方案也各不相同[4]。
在本次研究中,在為中醫(yī)證型為肺胃虛弱證的患者使用的藥方中,黃芪可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麻黃可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石青可利痰、生精、平肝,白術可補脾健胃,生姜皮可行水消腫,防風可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杏仁可平喘止咳,大棗可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和胃,桑白皮可降壓利尿,連翹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茯苓、豬苓可利水滲濕,白芍可斂陰止汗、平抑肝陽,砂仁可行氣調中、醒脾和胃,甘草可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宣肺解表、溫胃利水。在為中醫(yī)證型為脾腎陽虛證的患者使用的藥方中,桂枝可發(fā)汗解表、散寒止痛,車前草可清熱利尿,大腹皮可行氣寬中、行水消腫,山藥可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淮牛膝可活血祛瘀、瀉火解毒、利尿通淋,補骨脂可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熟地黃可滋陰補血、益精填髓,芡實可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當歸可補血活血,川芎可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丹參可活血祛瘀、清心除煩。在為中醫(yī)證型為腎虛火旺證的患者使用的藥方中,鹿角膠可溫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枸杞子可養(yǎng)肝、滋腎、潤肺,冬葵可清熱利濕、消腫,煅牡蠣可收斂固澀、制酸止痛,炒杜仲可補益肝腎,燈盞細辛可祛風除濕、健脾消 積。諸藥合用,可滋補腎陰、利水消腫。在為中醫(yī)證型為瘀血內阻證的患者使用的藥方中,赤芍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雞血藤可活血補血、調經止痛,炒薏苡仁可消炎排膿,益母草可養(yǎng)血調經,澤蘭可消除水腫[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中醫(yī)辨證療法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效果較為理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