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針對英語詞匯的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必須要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出發(f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努力解決初中英語教學詞匯的問題,盡可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和思維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所要求的內(nèi)容。本文就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詞匯教學策略中的滲透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熟記單詞并且將其運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是學生們應該具備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可以說學生英語詞匯量掌握的多與少,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是重中之重,它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直接聯(lián)系,并且還影響到學生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滲透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尋找到合理高效的詞匯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目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首先在詞匯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總會出現(xiàn)脫離語篇語境的問題,基本上在每節(jié)單元的教學之前,教師會先為學生們講解一下單詞以及延伸的語義、詞組等內(nèi)容,所有單詞都講解完畢之后,教師會帶領學生進行詞匯的朗讀,并著重解釋一些詞匯的發(fā)音。這一部分完畢之后,教師才會進行單元文章與閱讀的講解,盡管在這教學中,教師也為學生們延伸了大量的詞匯內(nèi)容,然而這種脫離語境語篇的詞匯教學是不可能進行詞匯的深化,所以對學生能力的影響并不太明顯,反而會限制學生英語的表達、理解和思維方式的發(fā)散,并且這種教學方法無法達到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其次詞匯的教學脫離了英語文化。英語和語文都是語言學科,不僅是交流的工具,其中也包含著文化與思維,所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詞匯作為基礎內(nèi)容,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也就是說教師進行詞匯教學時,也要賦予其文化,傳授文化知識。但事實是很多教師都會忽略這一點,所以一些學生們并不太喜歡英語課堂,總會覺得太過枯燥乏味。最后,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方法與詞匯考查內(nèi)容存在脫離。一般考查詞匯時采取的方式是考試,但這種傳統(tǒng)的考查形式僅僅要求了學生本身的拼寫正確程度,并沒有要求其他方面,所以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并不夠深入,因此教師還需要注重詞匯考查形式的科學性。
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詞匯教學策略中的滲透
(一)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文章的閱讀是一個練習語感、掌握詞匯的有效方法[1],所以教師要通過語篇語境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研究英語教學的重難點,并在課堂中以一些詞匯的近義詞為基礎,幫助學生們梳理核心詞匯具有的意義。之后再為學生還原語境,推動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下進行詞匯的學習。比如在教學《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特定的語境,在進行end這一詞匯的學習時,可以從詞組出發(fā),幫助學生們理解詞匯的含義,比如end up doing something和end up with something都是以……為結(jié)束,還可以通過一些例句進行進一步的講解,比如the party ended up singing,這樣學生就能夠清晰地了解end具有的結(jié)束意思。所以接觸這種語篇語境的教學方法,能夠增強學生對某一詞匯的理解和表達,學生就能夠利用end up with something進行例句的書寫,比如the party ended up with her singing,這時候?qū)W生能夠舉一反三,就表明他們已經(jīng)對這詞匯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目的也達到了。
(二)培養(yǎng)學生文化概念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文化概念的培養(yǎng),因為全球化的推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表現(xiàn)出一定的文化取向與認同,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文化融合的教學模式,來增強學生在詞匯過程中對其背后文化內(nèi)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學《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時,其中的mooncakes作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必吃的食物之一,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順勢講解中國具有的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并通過“what do you like about…”這樣的句型訓練學生詞匯的使用。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nèi)ふ乙恍┪鞣降墓?jié)日,并對比中西方節(jié)日的文化差異,這樣學生在進行詞匯的學習中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內(nèi)容,并通過詞匯的學習增強學生們的文化自信,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達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
(三)注重詞匯的科學考查
學生在學習詞匯時,也需要通過一定的考查來了解學生們學習的具體情況,從而解決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會通過文章的閱讀來增強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所以也可以通過寫作這一形式考查學生對詞匯的掌握以及每個詞匯之間的邏輯與思維。比如在教學《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進行作文的檢測,學生在使用I used to do的句型時,能夠更好地梳理文章邏輯,教師也能夠清晰地看出學生是否掌握了詞匯的用法。
結(jié)束語: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英語詞匯的教學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要從學生詞匯掌握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從而讓學生們明白,只有尊重并理解西方優(yōu)秀文化,才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
參考文獻
宋麗娜. 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女人坊(新時代教育), 2020(9):00006-00006.
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qū)乾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