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媒體時代高職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轉變研究

2021-09-10 17:27:31尚超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新媒體高職

摘要:新媒體給高職思政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與機遇,各院校應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以提升思政工作育人成效。本文在分析新媒體相關概念的基礎上,探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現(xiàn)狀、新媒體給高職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改變,并對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新媒體;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1-0223-02

新媒體給高職思政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與機遇,各院校必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新媒體傳播方式,創(chuàng)新手段與模式,進而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真正使學生參與到思政工作中,以更專業(yè)、更科學的手段來改革高職教育工作方式,進而提升課程的育人成效。

一、新媒體的相關概念

新媒體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而出現(xiàn),是與傳統(tǒng)媒體形態(tài)不同的傳播方式。某種意義上,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為人們提供了更便捷的溝通方式[1],同時也沖擊著傳統(tǒng)傳播方式,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必須適應這種變化,才能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體驗,使學生樂意學、愿意學,真正將思政學習融入現(xiàn)實生活。新媒體主要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以網絡手段為傳播方式,在相對自由與多樣的環(huán)境中運行,符合大學生個性特點與實際需求。

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現(xiàn)狀

互聯(lián)網技術因其豐富多樣的形式成為了當下使用最多、最廣的傳播方式,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獲取手段。通過手機上的各種社交軟件、學習軟件,用戶可看到時事熱點、學到各種技能、評論各種觀點、提升各種能力等[2]。大學生對新事物具有敏感性,習慣于接受各種新鮮事物。新媒體對思政課程提出了新要求,一旦課程形式過于呆板、課程內容過于單一,就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當前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未與互聯(lián)網技術實現(xiàn)融合。高職院校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程形式單一,通過說教形式向學生傳授各種理論知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未與學生實現(xiàn)結合。學生是課程的主體,課程設置應緊緊圍繞學生展開,才具有實效性;但高職院校存在課程內容不更新、課程手段不改變等問題,造成思政教育教學方式嚴重脫節(jié),相關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較遠,影響了學習成效的發(fā)揮。

思政課程本身理論性較強,若一味從理論入手,只會增加學生對課堂的厭煩程度,將其視為邊緣學科,不注重相關能力提升。思政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關鍵和核心,必須從思政課程入手,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創(chuàng)業(yè)實踐活動,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愛國情懷的時代青年[3]。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相關新媒體向學生傳播思想政治理論,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新媒體給高職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改變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思政課老師將知識借助傳統(tǒng)講授形式傳遞給學生,而忽略學生的主體價值,只是機械地進行知識傳輸,學生難以從中獲取關鍵信息,很難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

(一)提升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

面對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提升思政課堂效率,在教學基礎上提升學生鑒別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4]。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各種信息肆意傳播,拋開信息的真假性,借助輿論的力量一味放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大學生接觸的東西有限,分析和思考能力較弱,面對一些捕風捉影的信息,難以抓準其中關鍵,從而產生很大的認識偏差和心理落差。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應借助新媒體技術優(yōu)勢,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升學生對信息的甄別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學習途徑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紙質媒介,隨著傳播途徑的日益多樣化,人們已習慣通過各種互聯(lián)網渠道獲取信息?;诖耍呗氃盒诤匣ヂ?lián)網技術,為學生篩選更多更專業(yè)、更科學的信息,減少互聯(lián)網帶來的弊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對未來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對這一課程的濃厚興趣,提升新媒體時代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能力和轉化能力,真正做到學有所成。

(三)提高學生的媒介素質

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需要依托各種專業(yè)的機制和體制,在這基礎上法律是不可或缺的。而思政教育的一種職責便在于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意識到法律的作用,意識到社會發(fā)展需要依托法律,進而遵守法律和校規(guī)校紀。思政課教師必須盡可能地將法律意識融入課程,在各種專業(yè)學習與實踐活動中感染學生,培養(yǎng)具有真正獨立意識的青年,使學生能對自己與社會負責,成長為一個具有社會公德的人。

四、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

新媒體憑借強大的影響力和覆蓋率,逐漸受到公眾的歡迎。高校思政教育要想提升教育成效,必須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和模式,圍繞思政課程特點形成獨特的課程模式,圍繞學生特點形成適合學生的課程理念,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進而提高思政課的有效性[5]。

(一)結合時事熱點,通過碎片化傳播理念開展教學工作

時政熱點是反映社會現(xiàn)狀的重要渠道,只有關注時政熱點,才能獲取一些有價值的評論,從而對學生價值觀的養(yǎng)成起到良好的效果,還能幫助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形成強烈的愛國情懷?;诖?,高職院校必須結合時政熱點開展思政教育,利用教室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影片,了解國家方針政策,并及時進行學習討論,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身看法,或針對一些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提出解決措施,讓學生主動發(fā)言、積極動腦。與此同時,教師還可設置相關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集體討論,在小組合作中產生思維碰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形態(tài),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其內容多樣,但篇幅較短,使人在較短時間內能瀏覽大量信息,了解更多社會事件。這就使得新媒體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將大量時間與精力放在各種軟件上。為此,思政課教學應對內容進行分段處理,不宜將大量信息直接傳輸給學生,而應從中挑出最重要、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內容進行講解,并借助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傳播,使學生在更輕松、更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傳播。

(二)搭建新媒體平臺,積極構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平臺

教學模式只有不斷更新,才能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多方滿足學生的需求。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往往忽視形式的革新,將考試作為思政課學習的首要目標,學生機械地學習和記憶一些不切實際的知識點,將實踐擺在無關緊要的位置,導致思政課的邊緣化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價值得不到有效發(fā)揮[6]?;诖?,高職院校必須進行調整和改進,在原有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且適宜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改變學生對思政課的態(tài)度,感受思政課的熏陶。同時,依托網絡的優(yōu)勢,為學生打造積極健康、適宜學習的網絡生態(tài),提升學生的價值認同。從學生入手,學校應該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教學,開展利于學生的教育。

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教材是依托,必須從教材出發(fā),在此基礎上運用新媒體技術,這樣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一方面,高職院校應構建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將其作為學生學習思政課的主要陣地,通過外界的手段讓學生意識到思政課的重要性,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和精神對待思政課。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可以成立學校的公眾號或者網站,為學生提供了解學校的機會,更有利于校領導和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對一些思想不正確的學生定期開展心理輔導,為全體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思想交流平臺。

(三)暢通溝通渠道,做好新媒體運用的引導監(jiān)督工作

高職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較弱,因此高職教師更應認識到改革的迫切性,運用新媒體工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以往的態(tài)度。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有效運用各種社交軟件,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機會,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意圖與學習目的,確保能做到有針對性的溝通。

做好引導和監(jiān)管工作,促進高職學生健康發(fā)展?;ヂ?lián)網信息類型多樣,教師必須做好相關的引導和監(jiān)督工作,不能讓學生較長時間使用手機,忽略了正常的學習,應該盡可能地借助新媒體工具尋求更多有利于學習的內容,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進而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

五、結語

憑借自身技術優(yōu)勢,新媒體對各行各業(y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教育領域來看,新媒體對思政課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促進教育手段、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全方位變革。若高職院校能適應該變革,將會使教學效果得到前所未有的優(yōu)化。新媒體深受高職學生喜愛,高職院校在工作中應將思政教育內容與新媒體技術有機融合,進而不斷提升思政工作的育人成效。

參考文獻:

[1] 陳曦.新媒體時代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的轉變[J].新聞研究導刊,2019(21):218-219.

[2] 蘇立.關于新媒體視閾下高職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徑的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13):258-259.

[3] 金祖旭.基于創(chuàng)業(yè)學院模式的高職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J].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03):20-23.

[4] 鄭靜.關于新媒體視閾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徑的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1):278-279.

[5] 孟璐.完善新媒體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教學路徑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1):126-128.

[6] 張歡歡.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J].考試周刊,2017(44):95+107.

作者簡介:尚超(1988—),男,河南許昌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政教育。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新媒體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探討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對農廣播節(jié)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海峽影藝(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胶南市| 鹰潭市| 聊城市| 新龙县| 鹤岗市| 鹤壁市| 方正县| 乐山市| 台东市| 通海县| 兴义市| 常州市| 柳江县| 平昌县| 肇东市| 威海市| 沅陵县| 石棉县| 内黄县| 海城市| 玉屏| 高碑店市| 静乐县| 台中县| 龙泉市| 宣武区| 称多县| 武汉市| 溧阳市| 阿图什市| 三原县| 潢川县| 肃南| 枣阳市| 塔城市| 郁南县| 略阳县| 姜堰市| 大名县| 长宁区|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