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平
【摘要】目的: 分析中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配合針灸(acupuncture moxibustion,AM) 治療肩周炎(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SP)效果。方法:選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間收治的 SP?患者 90?例,根據隨機抽樣法分成兩組,觀察組(45?例,TCM?配合 AM?治療)和對照組(45?例,AM?治療),比較其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 VAS?評分更低,ADL?評分、治療有效率更高,結果差異明顯(P?<0.05)。結論: TCM?配合 AM,可有效緩解 SP?患者疼痛,提高其活動能力和治療效果。
【關鍵詞】中藥配合針灸;肩周炎;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4?【文獻標識碼】A?【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76
肩周炎(SP)是指肩關節(jié)局部軟組織因為發(fā)生病變,而導致的以肩關節(jié)疼痛和肩關節(jié)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1]。SP?通常好發(fā)于 50?歲左右人群,癥狀會在夜晚加重,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影響。為改善患者預后,本文將分析 TCM?配合 AM?治療SP?患者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間收治的SP?患者 90?例,根據隨機抽樣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 4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 25?例,女性 20?例,年齡 45-75?歲,平均(52.85±3.15)歲,病程 1.5-8?個月,平均(3.41±1.49)個月;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46-75?歲,平均(52.89±3.03)歲,病程 2-8?個月,平均(3.50±1.38)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結合臨床表現、體格檢查、X 線檢查診斷為 SP 者;患者及其家屬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治療依從性差者;交流溝通存在嚴重障礙者。
1.3?方法
1.3.1?AM?治療
對照組使用酒精為患者針刺部位進行消毒,選用 2-3?寸長的針灸針快速刺入患者陽陵泉穴、后溪穴、肩三針穴、肩髃穴,針刺部位產生經氣感應后留針 30?min,qd。同時根據患者情況指導其站立,雙手叉腰,將脖子以適當的力度分別向左、右側平移 90?度,然后分別向上、向下做點頭動作,以此來放松肩頸肌肉,10?次 /?組,4?組 /d。治療?14d。
1.3.2 TCM?治療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黨參、杜仲、羌活各 15?g,白術、赤芍、獨活、紅花、茯苓、防風、牛膝、炙甘草、川芎各 10 g?的配方,水煎溫服,qd, 治療 14d。
1.4?觀察指標
1.4.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日?;顒幽芰ΓˋDL?評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嚴重,活動能力越好。
1.4.2?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明顯改善為有效,無變化為無效,治療有效率 = 顯效 + 有效。
1.5?數據處理
2?結果
2.1?疼痛與活動能力評分
治療前兩組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 VAS?評分更低,ADL?評分更高(P?<0.05)。見表 1。
2.2?治療有效率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P <0.05)。見表 2。
3?討論
中醫(yī)稱 SP?為鎖肩風等,認為是因為患者機體“濕邪”過多,整個身體進入一種亞健康狀態(tài),且身體血液運行不暢而造成的肩部疼痛以及活動受限 [2]。陳輝在研究中表明,TCM?配合 AM?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TCM?配方中的黨參歸脾、肺經,可調養(yǎng)脾胃等臟腑對飲食物的消化轉輸功能、健脾益肺;杜仲為杜仲科的植物,具有強筋骨的功效;羌活能散風化濕,對治療風濕相搏而引起的骨節(jié)疼痛有較好作用;白術是一味比較常見的中藥 , 可將身體濕氣通過尿液排出;赤芍歸肝經,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獨活性味微溫、辛苦,具有通痹止痛的作用;紅花歸在心經、肝經,可活血通經,對關節(jié)疼痛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茯苓又稱玉靈,可通利小便、健脾利濕;防風為“風藥中之潤劑”,能夠使患者出汗去風退熱, 進而止痛;牛膝入肝腎經,具有逐瘀通經、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作用;炙甘草屬于補氣和補血藥,具有緩急止痛的功效;川芎可活血和行氣。而AM?通過針刺陽陵泉穴可治療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疾病,針刺后溪穴可通督脈,針刺肩三針穴能夠祛風散寒、溫經通絡,針刺肩髃穴改善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肩膀酸痛,頸項僵硬。本文通過研究發(fā)現,與單一治療相比, TCM?配合 AM?治療后患者疼痛、活動水平明顯改善,且治療有效率為100.00%,這與劉寶濤等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TCM?配合 AM,可有效緩解 SP?患者疼痛,提高其活動能力和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梁勇超 , 陳彩霞 , 陳念 . 中醫(yī)溫針灸配合運動療法治療肩周炎的療效觀察 [J].?內蒙古中醫(yī)藥 , 2019, 38(6):120-121.
[2]?魯霞 . 針灸推拿聯合中藥結合治療肩周炎的效果及肩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評價 [J].?醫(yī)學研究 , 2019, 1(7):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