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玲
摘要:在教育教學中,思維是靈魂所在,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無論是何種學科的教學,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教師能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腦能夠概括事物的規(guī)律和本質,思維是一個人認知體系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決定了一個人的發(fā)展和成長。因此,英語學科的教學必須要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保證學生能順利學習英語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來看,其核心就是思維品質,這能對學生判斷能力、邏輯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需要開展讀前預測活動,靈活運用思維導圖,設置一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逐步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英語學科的教學需要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如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無法準確把握文章大意,無法發(fā)現(xiàn)問題與文本之間的關聯(lián)。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學生不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然后因為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而難以順利解決閱讀題,逐漸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此外,從初中階段的教育體系來看,英語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讓學生取得較為理想的考試成績,教師就需要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使其能在閱讀題中獲得更多的分數(shù)。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
(一)讀前預測,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在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出,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其中較為困難的內容。如果學生能具備發(fā)散性的思維,那么就能學會利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同一問題,同時還能實現(xiàn)學生專心能力的提高。在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中,發(fā)散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教給學生預測的方法,使其將文本中的圖片、標題、問題、句式等作為依據(jù),在閱讀前就獲取較為重要的信息,再利用這些信息理性推斷作者意圖和文章內容。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完成讀前預測,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例如,在教學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教師就需要開展生動有趣的預測設計,引導學生借助圖片預測文章內容。教師可圍繞著課文中的圖片提出問題:“What's in this picture? What do you think this text is about?”學生需要認真觀察圖片,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同時,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更多與文本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推測文本內容。在實際猜測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也能了解他人的想法,進而更完善自己的想法。在學生完成各自的表達后,就需借助小組報告的方式呈現(xiàn)各組的討論情況。利用這樣的方法,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還能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思維導圖,強化學生邏輯思維
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說,教師不僅需要關注文本細節(jié),還應當關注文本整體。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就可在上課時加入思維導圖,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從整體的角度準確把握文章結構。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整合分散的信息,幫助學生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可讓整個框架結構變得清晰明了,凸顯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與學生一起閱讀文本內容,準確把握文本中的主旨句,并將where、when、why、who、how、what等作為閱讀的主線,利用一兩個單詞概括文章的各個部分,再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制作思維導圖。各小組的學生需要向其他學生和教師展示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而教師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評價,并展示優(yōu)秀的作品。
例如,在教學“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去查看文本旁邊的圖片,了解大致的制作過程。之后,教師需鼓勵學生閱讀文本內容,并將整個文本的內容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在學生完成自己思維導圖的繪制后,教師就需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的思維導圖,不斷完善和豐富思維導圖中的內容,構建出一個較為系統(tǒng)和完善的知識體系。
(三)設置開放性問題,鍛煉學生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指的就是學生能合理評價事物和觀點。在初中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圖,還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傾向和觀點,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時,教師可先結合現(xiàn)實生活提出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Does today's environment need to be improved? How do you think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should be improved?這些問題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氛圍。之后,教師還需圍繞著文本內容繼續(xù)提出問題:“Have you heard of shark fin soup? Do you know how shark fin soup comes from? What do you think of sharks? How do you think sharks should be protecte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lling of whales in Japan?”學生應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教師需要指出一些錯誤或偏頗的見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在正式教學前,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讀前預測活動,為接下來的閱讀奠定基礎;靈活運用思維導圖,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設計具有較強開放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朱柳琴.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路徑[J].學苑教育, 2019, 000(011):P.56-57.
[2]李生琴.基于生本理念下中學生英語閱讀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有效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 2020, 000(044):111-112.
[3]陳海英.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探究[J].英語教師, 2020(1):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