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波
摘要: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應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被所有人頻繁地使用著。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教師要結合數學學科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善于從生活中取材融入課堂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數學認知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落實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能力;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8-030
數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非常貼近,應用性極強的學科,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知識的縮影。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現階段的小學教學的重點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既適應了素質教育學以致用的教學要求,又可以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所以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從知識應用角度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1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學生應用能力的現狀
1.1缺少數學知識應用的意識
目前,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于學生運用意識的培養(yǎng)并不是很重視。在課堂上,往往更加注重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將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而小學生由于生理年齡的限制,生活閱歷和思維方式都比較單一,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很難進行理解。而且教師也沒有注入生活化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導致學生缺乏數學學習的興趣,更不要說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
1.2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夠完善,自控能力不強,在課堂上很容易走神。教師們對這種現象也是頭痛不已,于是在教學之中常常采用比較強勢的態(tài)度,希望用嚴厲讓學生集中精力。這種方式往往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畏懼,也不敢和教師進行溝通,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于數學知識也會產生畏難心理。遏制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制約了學生應用能力的發(fā)展。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的策略
2.1轉變教育思想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無法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從而缺乏對于應用能力的運用。而且教師往往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更加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轉變教育思想,讓數學知識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服務,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前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將小學生的應用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對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轉變教學方式,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講解過程中不應該只是按照課本中的知識向學生講解,還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材中的內容,讓這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實踐和應用能力。教師要結合實際問題,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創(chuàng)新,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操作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應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統(tǒng)計圖”的教學之中,教師會講到扇形統(tǒng)計圖和條形統(tǒng)計圖相關的內容。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對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合理應用,將它與統(tǒng)計圖的相關指示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對于相關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后根據統(tǒng)計圖的相關特點進行分析。經過分析之后,學生就可以充分應用這些知識對真實的數據進行處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統(tǒng)計圖相關的知識對生活中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2.3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數學的身影。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我們要將數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連接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生活化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的生活。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畏難心理,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習數學,提高數學能力以及應用實踐的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元角分”的教學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就可以模擬貨物交易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交易的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開始之前,為學生準備好面值為一分、兩分、五分、一角、五角、一元、兩元的人民幣。每個飾演顧客的學生都會分到總面值為5元的紙幣,然后學生通過同樣的錢來購買貨物,看誰買的東西最多最好。通過集體討論,讓每個學生說出自己買了哪幾種商品,分別用了多少錢,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很快就認識了元、角、分之間的換算,并且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通過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結束語
數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服務于生活的工具。對于數學教學而言,不能僅僅只停留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層面,更要讓學生掌握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技能,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讓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實現數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吳曉年.小學數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能力[J].赤子,2018(33):87.
[2]楊鳳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5):201.
[3]杜明.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生活化策略探析[J].魅力中國,2019(4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