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娟
摘要:隨著時代的逐漸進步,教師也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可以運用學生的游戲心理進行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游戲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語文思維,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進行探究,希望能帶給相關學者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語文游戲 實踐 價值
一、游戲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周圍事物
小學階段是學生正處于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這時候學生的思維也較為活躍,會想用各種方式去了解周圍事物,但這個時期的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可以像成人一樣去感知世界,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化教學幫助學生感知周圍事物,將復雜和抽象的社會現(xiàn)象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有助于學生了解周圍事物,促使學生身心進行成長。
(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游戲的素材,使教學內容和游戲兩者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將游戲融入到教學中,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游戲化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游戲化實際上就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借助語言和周圍環(huán)境,幫助學生形成對語文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也有助于學生樹立樂觀的心態(tài),也能打好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但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很多問題,如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語文提不起興趣,這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找到語文學習方法,教師通過將生活和語文相結合,能夠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中可以主動觀察周圍生活,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但也需要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使學生可以受到語文知識的感染,借助語文游戲來了解這個世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更應當注重日常教學的游戲化內容的講授,有效提高授課效果。
二、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將趣味游戲和課前預習相融合
小學生由于認知特點和學習心理都比較低,所以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且小學生的自主能力較差,因此小學生更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監(jiān)督,當然也需要學生本身對學習有興趣,所以課前預習在這時顯的尤為重要,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之后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盡快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在課上聽課的不足。但由于學生本身就對學習有抵觸心理,所以課前預習進行的也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將趣味游戲和課前預習相融合,游戲可以依據(jù)語文教師即將教授的內容進行安排,也可以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釣魚的啟示”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排序號,之后教師運用隨機點序號的方式讓學生朗讀課文,隨時暫停隨時點名。運用此游戲方式對課文進行預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并對回答問題的同學提出表揚,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將教學內容更加的游戲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上課的教學效率。
(二)將趣味游戲和課堂導入相融合
小學生正處于懵懂和好動的時間段,很多事情都是最開始動力十足,時間長之后就逐漸喪失積極性,開始倦怠。因此,教師如果想讓小學生能夠整節(jié)課都集中注意力聽課,那樣較為困難,所以如何能夠提高小學生專注持久度,也是很多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在小學課堂初期,學生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這時候可能課堂紀律較為不好,學生也不能很快集中注意力,所以這時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設定趣味游戲,并和課堂教學內容相融合。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幫助學生盡快融入上課狀態(tài),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歡玩游戲的特點,設定課堂導入的游戲,使學生在進行游戲時,逐漸適應課堂的學習氛圍,也能逐漸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例如,在教授“父親的菜園”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有關菜園的圖片,可以用視頻或者PPT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使學生通過生活回憶式的情境進行導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也能一定程度上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之后教師可以設定趣味游戲,可以讓學生模擬在菜園采摘的情境,讓學生對課本內容感到熟悉,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更加快速的掌握語文知識,增強語文課堂的實踐性,并會將其靈活的運用,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將知識和游戲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對新知識感到熟悉,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更加快速的掌握語文知識,并會將其靈活的運用,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再依據(jù)記錄結果開始這節(jié)課的講授,由此可以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
(三)將趣味游戲和課堂提問相融合
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會遇到較為模糊的語文知識點,但很多學生不想去深挖知識點,徹底對知識點掌握,也可能是學生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新舊知識沖突造成的,學生形成了懵懂的狀態(tài)。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模糊的知識點提問,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理清知識點,不斷的對知識點進行反思。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所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師在安排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效問題,讓問題更具有針對性,也相應的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游戲的提問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能幫助學生梳理語文思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視趣味性的提問方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又可以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教師運用一個簡單和充滿趣味性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文概念,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例如,在教授生母和韻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叫“拯救者”游戲,運用多媒體將最近流行的動畫人物放置到跳水平臺上,并且跳水平臺上出現(xiàn)學生要記住和識別的聲母與韻母,當學生正確讀出時則可以順利拯救,相反則會掉入海中。運用此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節(jié)課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四、總結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合理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并運用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將課前預習、課前導入和課堂提問與趣味游戲充分融合,使學生能夠輕松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葉海鳳.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J].江西教育,2019(36):42-43.
[2]李丹.小學語文課堂游戲化教學實踐探討[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S1):171.
[3]李榮.關于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實踐淺述[J].教育藝術,2018(12):69.
浙江省義烏市賓王小學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