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明
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加,國家對人才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課改背景下,家長、社會與學校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學工作者逐步加大了先進教學方式的引用力度。本文立足于合作教學,分析了此種教學方式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以供參考。
小學體育合作教學方式在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應用中,由于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理念、專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性,導致小學體育合作教學成效各有不同。
1 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的意義
首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在運用合作教學方式時,教師可以提前研讀體育課程內容,并全面掌握學生的體育基礎、學習興趣、身體狀況等具體情況,將學生靈活劃分為不同小組,并引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融入學習活動。此種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模式,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熱情,也可以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
其次,積極踐行以學生為本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成效。合作教學活動的策劃者是教師。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并踐行“以學生為本”等新型教學理念。學生是體育課程的學習主體,教學活動需要為學生服務。在組織合作教學活動前,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內容等諸多因素,來有效提升合作教學活動的科學合理性。通過給予學生適度地引導,幫助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的同時,達到強健學生體魄、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
2 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的策略
2.1 提升分組方式的科學合理性
學生在性格、基礎水平等方面具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分組時,需要將多種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全面提升分組的科學合理性。從性格特點來看,小組內既需要有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也需要有性格活潑的學生;從學習基礎來看,既要有體育基礎好的學生,也要有體育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小學成員間的互補性可以督促學生互相查漏補缺,并激發(fā)起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比如,在籃球技能教學課上,教師可以按照互補性分組方式。籃球技能較好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積極表現,可以給技術水平較差的學生樹立榜樣,帶動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課程合作教學中,進而從整體上提升所有班級成員的學習成果。
2.2 積極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情境
小學生較為感性,容易受到教學情境或者教學氛圍地影響。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等多為因素,來創(chuàng)設科學的教學情境。比如,在田徑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警察”與“小偷”兩種身份。扮演“小偷”的學生可以藏到活動場地的不同角落,扮演“警察”的學生負責尋找與追捕“小偷”。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身體素質得到了有效鍛煉,且在團結協作過程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并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2.3 建立健全的教學評價策略
學生往往會通過教師的評價來判斷自身取得的進步。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的科學合理性。具體措施如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比如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課程參與度等方面的成長或者進步,進而給予學生適宜的評價。其次,在評價過程中融合運用語言與肢體動作。評價語言要突出多樣化,且防止夸張不切實際,這有助于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己。當學生表現良好時,教師可以豎起大拇指,幫助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勵與贊賞,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信心。再次,教師可以設立小組集體性獎項或者個人獎項,以此幫助學生在團結協作過程中樹立集體榮譽感,并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發(fā)展。
2.4 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反思,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高效的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在合作教學后,結合教學活動具體緊張情況、學生的合作效果等,制定出相應的完善措施,并保證后續(xù)合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要在合作教學完成后,引導著學生積極反思與總結,發(fā)現學生取得進步與有待完善的地方,進而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
3 結束語
總之,高質量的小學體育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與合作意識等,進而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發(fā)展。合作教學方式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且在多個學科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將其應用到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時,教師需要與學科特點相融合,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制定出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上內容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方式的意義,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從中得到一定的幫助。
(作者單位:新疆呼圖壁縣二十里店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