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漫改”動畫短片的前世今生,歷經了形式與內容上的種種改變,如今創(chuàng)造出了琳瑯滿目的“中國制造”?!斗侨嗽铡芬彩切聲r代國產“漫改”的一個代表作,用輕松搞笑的風格,展開了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神話故事中各種經典角色的日常生活想象,作品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同時與新媒體有著巧妙的融合,是新時代下“漫改”動畫短片的一個典型。
【關鍵詞】 新時代;漫改;動畫短片;《非人哉》
【中圖分類號】J95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4-0101-02
一、新時代的“漫改”動畫短片
“漫改”動畫短片在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多種不同的時長,不同的內容形式,如今給了觀眾們很大的選擇空間。受到日本動漫文化的影響,中國動畫人不斷探索屬于自己的動漫風格與內容,產出了大量的新時代“漫改”動畫短片,也就有了今天“國漫崛起”的時代。那新時代的“漫改”動畫又是怎樣的呢?
(一)“漫改”動畫短片定義
“漫改”動畫短片顧名思義就是由漫畫改編的動畫短片,比起直接創(chuàng)作的動畫短片,“漫改”動畫更加遵循漫畫原著,在劇情和分鏡方面,都基本與原著相符。人們熟悉的“漫改”形式以往大多以日本動漫為主,難以找到國產的身影,但是現(xiàn)如今也涌現(xiàn)出大量的“中國制造”。如今任意點開手機或是電腦上的一個視頻軟件,找到動畫或動漫專區(qū),都能看到非常多的國產“漫改”動畫連續(xù)劇或是單集的短片?!斗侨嗽铡肪褪瞧渲兄?。
(二)新時代“漫改”動畫短片的特點
1.時長的不斷縮短
傳統(tǒng)的動畫短片時長以10到20分鐘居多,“漫改”動畫短片也同樣。很多人在童年時期都看過漫畫家張樂平于1935年創(chuàng)作的《三毛流浪記》,后來該作品被改編成了不同的動畫版本,其中最經典的是1984年播出的版本,每集10分鐘左右,人物形象、劇情、分鏡與場景基本與漫畫相符。從內容上看,每一集呈現(xiàn)出完整的故事,這是最早期人們熟知的“漫改”之一。
再到后來的20世紀90年代,中國涌入了大量日本“動漫”,實際也就是日本的漫改動畫短片連續(xù)劇,例如《灌籃高手》《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等,每集時長都在20分鐘左右,分別由漫畫連載的每一“話”改編而成。從內容上看,有的每一至兩集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例如《名偵探柯南》,有的是敘述一個完整故事,每集內容是連續(xù)的,每集都有內容的重點。和漫畫一樣,每集都要有觀眾想看的,否則漫畫是賣不出去的,例如《海賊王》等。
2010年左右,日本非常流行的“泡面番”動畫也在中國非常風靡,這種形式的動畫短片每集基本不超過5分鐘,之所以被稱為“泡面番”也是將泡面的時間作比,形容其時間很短,并且內容輕松。其中以2005年開始播出《搞笑漫畫日和》和2009年開始播出的《黑塔利亞》為代表,這些日本“漫改”的“泡面番”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一批動畫人。
到了2017年后,網(wǎng)絡短視頻井噴式增長,隨著媒介的發(fā)展與演變,動畫短片已經不單單拘泥于單一的劇本,網(wǎng)絡動畫也在這個浪潮下被帶動,“漫改”動畫短片,也在媒介的演變發(fā)展中大規(guī)模生產。這個時期就是“漫改”動畫短片的新時代。本文主要的研究對象《非人哉》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除此之外還有在網(wǎng)上人氣非常高的“漫改”動畫連續(xù)劇《狐妖小紅娘》,劇情連貫,每集在十分鐘左右。更接近于日本動漫的敘事模式。而《非人哉》則是更接近于日本“泡面番”,劇情獨立,情節(jié)不連貫,時長短。而除了在各大視頻平臺連載之外,在短視頻媒介中也看到了《非人哉》的身影,時長甚至縮短到了一分鐘之內。與傳統(tǒng)的動畫短片概念相比,這類作品甚至可以被稱為“動畫超短片”了。
2.漫畫原著的粉絲繼承
《非人哉》的漫畫最早是在新浪微博上連載,每個小故事內容都很少,很適合“刷微博”的人群觀看。人們往往休閑時候刷刷微博,只為一笑,所以這也讓《非人哉》的漫畫積攢了大量的粉絲。其動畫作品在初始發(fā)布之期,便能擁有大量的粉絲基礎,在傳播的初期就能獲得一定流量。動畫發(fā)布在各大網(wǎng)絡視頻媒體,除了騰訊、愛奇藝等主流平臺,粉絲主要集中在B站賬號“嗶哩嗶哩國創(chuàng)”,其中也有很大部分是“漫畫粉”。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非人哉》
《非人哉》在動畫化之前是由“一汪空氣”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四格漫畫,于2017年9月29日獲得了第14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劇情漫畫銀獎。動畫于2019年1月31日開始在各大視頻平臺播放,不論是動畫還是漫畫,都有著龐大的粉絲量?!斗侨嗽铡纷鳛樾聲r代的國漫代表,何以如此受歡迎?這不僅與它本身的一些特點優(yōu)點有關,更是因為它很好地利用了新媒體的便捷,發(fā)揮了最大的傳播效果。
(一)《非人哉》特點
1.內容具有民族性
《非人哉》里面的人物都改編自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形象為觀眾所熟知。例如作為小學生的哪吒、成為監(jiān)護人的觀音大大、毛茸茸動物的狂熱愛好者楊戩、賣得了萌開得了公司的玉兔小玉、明明長得很帥卻總是自毀形象的哮天犬等等。作者把他們進行加工,讓那些本來存在于《山海經》《西游記》甚至佛經的人物,變得鮮活起來,拉近了與所有人的距離,實現(xiàn)了神話故事和現(xiàn)代生活無縫接軌,讓那些耳熟能詳?shù)纳裨捁适潞蜕щy懂的古代文獻重新具有了生機。也正因為它不是套著神話人物的外套,進行著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增加新鮮感,才能收到這么多好評。
2.漫畫與動畫的內容量少,較為碎片化
《非人哉》動畫每集時間很短,正是日本“泡面番”的形式,每集不連貫,只有五分鐘左右。由于其“短、精、快”“新、特、奇”的特點,很快便適應了移動終端迅捷的傳播方式以及當今受眾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使受眾觀看動畫短片成為隨時隨地的行為。
最關鍵的是《非人哉》不僅更新漫畫與動畫,還開通了抖音賬號“非人哉”,至2021年2月共有380.8萬粉絲。從數(shù)量上看遠沒有微博粉絲那么多,但是每個視頻點贊率都很高,基本在十萬上下,最多的達到了近76萬。點贊最多的視頻內容是哮天犬和楊戩之間的互動,文本為“你的犬神男友上線”,評論多為“好可愛”“這對CP我嗑定了”,點擊這些評論的發(fā)布者,發(fā)現(xiàn)主頁顯示的年齡大多不超過18歲,這也能看出《非人哉》內容所針對的群體其實是偏年輕化的。
(二)新媒體環(huán)境對《非人哉》創(chuàng)作的影響
媒介技術對人們生活的改變是潛移默化而又無法逃避的,有時候人們覺得,是作者在支配著內容,其實有時候,是媒介悄悄在給內容指明方向。著名的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說過:“時代的主導媒介的威力是無法逃避的,最自覺的反制也只是徒勞一場?!?/p>
《非人哉》之所以能產生,也是新興媒介給了這些漫畫人動畫人一個思路。因此從它的四格漫畫,再到五分鐘動畫,都是十分零碎的幽默“段子”。主要賣點還是角色的“人設”和作者聯(lián)想的各種“?!?。孫悟空的筋斗云跑去吃小龍蝦也能成為一則漫畫,或者紅孩兒看到筋斗云在天上飄,就會感到驚嚇,說:“完了,叔叔又來了”。就這樣簡單的一個個小梗組成的四格漫畫,竟然每條都有兩萬以上的點贊以及上千的評論。而動畫版就是挑選了一些最受歡迎的“梗”直接改編成動畫或者是重新加工。從人物造型以及總體的色彩看都與漫畫相差無二。
除去正常“漫改”的動畫部分,“非人哉”抖音賬號還大量發(fā)布了迎合潮流的動畫剪輯視頻,配以抖音最“火”的配樂。抖音的內容除了剪輯,也有動畫原生的內容,為了適應手機屏幕,官方就只能用三個橫屏或者是上下虛化來填滿屏幕。很多觀眾在刷到這個抖音時,都在評論里表示很有意思,并且詢問這是什么動畫,官方就借此機會回復宣傳。其實從很多影視作品的抖音官方賬號看出,抖音不是他們內容的主要載體,而是一個宣傳的途徑。
三、《非人哉》的現(xiàn)存問題與思考
《非人哉》這個作品如此受人歡迎,的確是有著很多優(yōu)點,不僅迎合了廣大觀眾對國漫的需求,而且也滿足了現(xiàn)在人們碎片化的閱讀觀看習慣。從人物設定看,確實很有創(chuàng)意,也很能發(fā)掘這些角色有趣的性格與特點。但是實際從漫畫的繪制與動畫的制作上看,在高效產出的同時顯得有些簡單。比起早期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經典動畫,它所展現(xiàn)的“民族性”也缺乏美感,難以稱為藝術作品。并且它的受眾群體都十分年輕,恐怕也會對一些少年兒童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些許誤導。
與此同時,發(fā)布在抖音上的內容,也過于模式化,都是配著“抖音神曲”,玩著“抖音?!?,這也讓內容沒有了個性,在抖音浪潮中和“網(wǎng)紅臉”一樣千篇一律。
有時不禁思考,人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娛樂信息嗎?即使需要娛樂信息,人們也應該選擇并且接受更高質量的。這也是當今國漫面對的一個問題,做出更好更有誠意,更有深度的內容,不僅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價值,也肩負著提升觀眾審美的責任。
參考文獻:
[1]何道寬.媒介環(huán)境學:從邊緣到廟堂[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
[2]郭虹.中國動畫傳播狀況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3.
[3]張慧臨.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4]黃路凌.從精英到大眾:短片的消費、生產與傳播[J].南方電視學刊,2010,(01).
作者簡介:
李韻亭,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現(xiàn)代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