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探討了以寫促讀的概念、實施的可行性及其具體的運用價值,旨在通過以寫促讀模式的恰當運用,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形式,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寫促讀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3-0025-02
引 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科學的教育理念呈現(xiàn)在基層工作者的視野之內。其中,以寫促讀便是被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高度認可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1]。那么究竟什么是以寫促讀?其是否存在切實的可行性?以寫促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發(fā)揮哪些價值呢?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筆者在自身教育實踐中進行了積極探索,現(xiàn)將個人獲得的淺顯認識與看法初步歸納如下,望帶給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些許啟示。
一、以寫促讀的概念及其可行性
(一)以寫促讀的概念
所謂以寫促讀是指通過寫作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的一種理念。在以寫促讀中,寫作是一種載體,是一種手段,而閱讀才是最終的教學目的與追求[2]。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以寫促讀與以讀促寫是非常相近卻有著較大區(qū)別的兩種理念,需要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加以區(qū)分與正確運用。
(二)以寫促讀的可行性
首先,閱讀與寫作兩者本身密不可分。大量寫作需要廣泛的閱讀積累,而掌握了寫作的技巧后又能以更專業(yè)的視角去鑒賞、品味閱讀到的文本、篇章[3]。閱讀離不開寫作,寫作同樣離不開閱讀,從兩者的密切關系來看,以寫促讀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存在較強的可行性。
其次,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不應割裂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也不能只談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4],正確的做法應是同時兼顧閱讀與寫作教學,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這一要求也決定了將以寫促讀模式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可行性,其有助于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最后,小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便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閱讀教學中踐行以寫促讀的理念提供了極大的可行性。
二、以寫促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針對以寫促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恰當運用所發(fā)揮出的突出價值進行詳細闡述。
(一)讀前寫作,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的興趣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學生對閱讀帶有大量文字的文本不感興趣。如此一來,學生自然不愿主動進行閱讀[5]。為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應想方設法去激發(fā)與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熱情。只有當學生愿意閱讀,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融入所要閱讀的文本內容中,進而取得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效果。在閱讀前進行少量文字的寫作可以使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會得到充分開發(fā)與延伸,從而產生閱讀興趣[6]??梢哉f,閱讀前的寫作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燕子》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認真回想平時見到的燕子,嘗試以“燕子”為主題寫下簡短的文字。燕子是學生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因此,學生很快便拿起手中的筆寫起來。有的學生寫“小燕子有一身黑黑的羽毛,遠遠看上去像一架小飛機”,有的學生寫“小燕子在秋天會飛去南方,到了春天再飛回來,我想是因為北方的春天太美麗了,能把飛到很遠之外的小燕子都又吸引回來了”……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將自己對燕子的認識與看法進行了簡單的描寫。在此基礎上,教師只需要點明本次要學習的課文與燕子有關,學生便很容易產生了解的興趣與積極性,因為他們也想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燕子的。如此一來,借助讀前寫作小活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便被激發(fā)出來。
(二)讀中寫作,幫助學生勾畫閱讀文本的細節(jié)
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習慣于將具體的閱讀文本內容分散開講給學生聽,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7]。這樣一來,學生難以了解文本中的細節(jié),其自主閱讀水平與能力也難以提升,這不利于學生日后的長遠發(fā)展。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寫,可以幫助學生勾畫閱讀到文本內容的細節(jié)及脈絡,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海上日出》這一文本時,筆者便鼓勵學生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并將閱讀過程中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與此同時,還要寫出自己認為值得摘抄的原因。在筆者的鼓勵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高漲,不斷抄寫著自己喜歡的句子。有的學生摘抄了這樣一句話“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并對自己摘抄的原因進行了說明:“這句話通過反問的方式告訴我們海上日出就是一種偉大的奇觀,這是巴金爺爺看到海上日出后的感受,也是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庇械膶W生在邊讀邊寫的過程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悟:“我認為巴金爺爺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日出的人。因為他在文章里是這樣寫的‘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這里的‘常常’就是最好的說明。”就這樣,學生邊讀邊寫,讀懂了閱讀文本的細節(jié),也讀懂了《海上日出》蘊含的情感,這正是采取以寫促讀模式的意義所在。
(三)讀后寫作,深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認知理解
當結束對文本內容的閱讀后,學生往往會有很多的感悟與體會。這時,教師若能引導學生用手中的筆寫下心中的看法與認識,將會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
筆者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讀后寫作,讓學生在讀后寫作中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例如,在學生閱讀了《我們奇妙的世界》這一文本后,筆者鼓勵學生梳理自己對文本的看法及認知,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其中一名學生這樣寫道:“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有著很多有趣而又精彩的事物。可是,有的時候,人們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學習,忘了帶上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尋找這些奇妙的美好。所以,在我們工作、生活、學習之余,不妨積極發(fā)現(xiàn),感受這些無窮的自然之美吧?!睆倪@名學生寫下的簡短文字來看,其對《我們奇妙的世界》這一文本的主旨有了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同時,這一理解也使他能在日后生活中有更多新的感悟。由此可見,讀后寫作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價值。
結? 語
總而言之,以寫促讀模式的恰當運用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科學、靈活地運用以寫促讀的模式。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及文學素養(yǎng),還能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其寫作能力,從而不斷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張翠芳.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2):1.
袁荷花.基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11):81.
黃瑩瑩.以寫促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明日,2019(28):297.
張琴珍.以寫促讀,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益[J].新課程(綜合版),2018(09):192.
李健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讀促寫”的指導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9(11):84.
毛永春.對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研究[J].學周刊,2018(31):58-59.
郭黎明.立足文本,以讀促寫:淺談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的讀寫訓練[J].語文教學通訊,2016(12):48-50.
作者簡介:李洪威(1980.12-),男,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