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作文教學是其中重要的構成元素。它不僅是學生記錄生活的主要方式,而且還是他們運用語言文字來輸出情感的基本橋梁。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到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越來越多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愈發(fā)意識到作文教學的規(guī)律性和發(fā)展性,明確認識到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形式和內容的重要意義。這就意味著,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直面農村作文教學開展的主要困境,結合其主要特點來靈活調整教學策略,以此來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措施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在語文寫作中的表達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對于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而言,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仍舊存在著不容樂觀的現(xiàn)象,當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容易感到困擾且無所適從。那么,如何針對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困境來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是當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因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作文教學開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對作文教學這個版塊的重視程度,把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促進他們語文學科素養(yǎng)提升作為主要目標,結合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新型教育理念,來對作文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不斷探索和研究,不斷推進作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創(chuàng)新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措施的重要意義
作文教學在語文學科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而初中學生正處于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到作文學習的重要性,并且調動起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對他們后續(xù)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在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很容易能夠發(fā)現(xiàn),無論是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還是學生的閱歷和能力,都是影響作文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的關鍵因素。因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有意識的去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策略,有助于增強農村初中生對語文寫作的重視,提高他們觀察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情感表達習慣,使得寫出來的文字更具有真情實感,進而構建起富有生命力的作文課堂。
二、當下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開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作文教學活動枯燥
與城市相較而言,農村教育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學形式的傳統(tǒng)和內容的單一。這些原因的存在都直接導致了教學現(xiàn)象不容樂觀,面臨著較大的困境。而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初中語文教師都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形式和內容的意識,也沒有做出相應的創(chuàng)新舉動。這就導致整體作文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顯得極為枯燥乏味,無法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存在傳統(tǒng)思想
就目前來看,雖然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新型教育理念逐步滲透在農村教育教學活動中,但是,仍舊有許多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更新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以致于沿用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甚至還被應試教育理念束縛著,這就在無形中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學生閱讀積累較少
由于農村地區(qū)的教育教學資源條件相對落后,農村初中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圖書資源和硬件設施都極為有限。同時,他們也沒有形成課外閱讀的意識,這就導致他們甚少有機會接觸到多種類型的課外讀物,無法拓寬閱讀視野和知識面,以致于在寫作的過程中無法運用生動的語言來表露真實情感。
(四)學生缺乏寫作激情
一直以來,農村初中學生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存在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時,常常感到頭疼,以逃避的心態(tài)來面對每次作文練習。還有的學生會生搬硬套作文模板,這些問題都是阻礙他們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解決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有效對策
(一)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學法成為了許多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對于農村初中學生而言,他們與城市學生相比,甚少有機會接觸到多媒體設備。而隨著信息化教學在農村學校的普及,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也可以從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入手,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作文情境,給予學生更多的寫作素材,開拓他們的創(chuàng)作思路,使他們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文思泉涌的進行創(chuàng)作。
打比方說,在講解《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了解到作者老舍生動形象的描寫了濟南的冬天氣候溫和、美麗如畫的景色,更多的還將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融入其中,使得這篇散文富有請辭并茂的魅力。那么,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作者運用生動語言來鋪展出的“小山搖籃圖”“雪日初晴圖”“空靈水晶圖”這三個畫面,感知其中極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自然景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創(chuàng)設情境,先播放這篇課文的朗讀音頻,營造出濃郁的學習氛圍,再在課件上展示一些濟南冬天的照片,為學生搭建起一個真實的學習場景,并且鼓勵學生進行討論:“當你身處冬天的濟南時,你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滋味呢?”當學生在欣賞這些圖片、聽讀課文錄音的過程中,他們所能接收到的更多的是文章所傳遞的情感。這能夠幫助他們領悟到寓情于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后續(xù)的寫作活動中有意識的將情感融入其中。
(二)強調觀察生活,喚起學生真情實感
實際上,生活中的點滴事物都能夠成為學生進行語文寫作的真實素材。尤其是對于農村初中學生而言,他們身處的生活環(huán)境往往能夠給他們的寫作思路注入新鮮血液。那么,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有意識的把自己所看見和聽見的事物記錄下來,以靈活的創(chuàng)作思路來將它們轉化為生動的語言文字,是初中語文教師所要追求的教學目標。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需要盡可能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將自己身邊所發(fā)生的點點滴滴,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融入到作文中,從而完成更為真實且富有情感的表達。
打比方說,在講解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課文時,它的主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當學生在圍繞“春”這個話題進行寫作時,往往能夠從自己的生活中探尋到更多新鮮有趣的素材。那么,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所要做的就是強調觀察生活的重要性,把喚起學生真情實感作為主要目的。首先,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并且思考:“文章提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作者是用什么樣的寫作方法來增強語言優(yōu)美感的呢?”這能夠讓學生明確觀察生活的內容和方向。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間和放學時間去觀察身邊所有的春天的動人景象,并且用紙筆記錄下自己所看見或聽見的事物,從而積累成自己寫作的素材。如此一來,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能夠將在日常生活所觀察到的事物轉化成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這有效改變了以往“無話可說”的寫作困境,促進了學生觀察生活能力的提高。
(三)關注讀寫結合,鍛煉學生讀寫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讀寫結合成為了一種新型且有實質價值的教學方式,它要求教師正確認識且挖掘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將它們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可以將閱讀學習中的有關知識運用于寫作表達過程中,進一步實現(xiàn)語文讀寫能力的綜合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教學來設置練筆任務,巧妙地以閱讀來帶動寫作,如模仿寫作手法來寫作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筆的機會。
例如,在教學《老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分析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了解到作者楊絳以平淡似水的筆調,在這篇文章中記敘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人老王所經(jīng)歷的艱辛生活瑣事。而其中,對老王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是學生在閱讀探究中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他們可以學習到寫作技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地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以設置閱讀學習任務的方式來誘導學生對文章寫作方法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略讀課文,并思考:“老王是一個命運悲苦的人。除了他的不幸以外,我們能夠從他和作者的交往中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呢?”在學生大致歸納出相關事件后,教師可以深入提問:“閱讀課文,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你能嘗試找出其中的幾種嗎?”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就把握文章的寫作方法。接下來,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模仿這些寫作方法來進行練筆,選擇身邊的一個人物來進行仿寫。這樣,學生能夠將自己在閱讀學習中所理解到的有關知識運用在寫作表達中,從而達到鍛煉讀寫能力的目的。
(四)組織閱讀活動,強化學生閱讀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于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外閱讀活動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已然是不言而喻。那么,初中語文教師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充分結合初中學生的個性喜好和實際學情來設計出多樣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再在其中插入一些練筆活動,讓學生可以在積累語言、分享感悟的過程中達到自由閱讀、鍛煉寫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完《天上的街市》這篇課文后,詩歌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都在極大程度上吸引著學生,他們不僅在閱讀學習中體會到了詩人追求理想和向往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而且還對郭沫若詩集產(chǎn)生了強烈的閱讀興趣。如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圍繞《郭沫若詩集》來組織開展閱讀活動,先要求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再在課堂上組織進行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將自己的讀后感寫下來。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進行詩歌寫作,再組織開展詩歌朗誦比賽,鼓勵他們將自己所寫的詩歌有感情的朗讀出來。如此,既能強化學生課外閱讀的意識,也能達到活躍課堂氛圍、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總結
綜上,面對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刻不容緩。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以突破作文教學困境為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來對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進一步促進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文亮.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2020(135).
[2]金楚瀟.農村學校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啟迪與智慧·中旬刊.2020(12).
[3]黃炳儒.淺談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誤區(qū)與對策[J].學校教育研究.2020(20).
[4]付關平.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寫作教學研究[J].少年科普報 (科教論壇).2020(47).
廣西賓陽縣思恩民族中學 廣西南寧 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