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黨
摘要:思政課程是高校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學習政治知識,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然而,當前思政教學卻存在教學模式落后,無法吸引學生興趣的現(xiàn)象。為此,思政教師就需要積極立足時代背景相信息技術融入思政課堂。此外,隨著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學生在課堂的重要地位也凸顯了出來,為此,教師也需要重視學生在課程的主體地位?;诖耍疚木腿绾螛嫿ń逃畔⒒尘跋赂咝K颊n程 " 雙主體 " 教學模式進行了思考,以期有所貢獻。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高校思政課;“雙主體”教學模式;建構思考
所謂“雙主體”就是將學生與教師置于平等的位置,共同發(fā)揮在課堂中的重要價值。傳統(tǒng)的思政課程以講授式為主,這種模式下,學生在課堂的地位不斷被邊緣化,難以真正融入課堂。
這樣不僅導致思政課程教學效率低下,也使得學生思維發(fā)展受限。為此,高校思政教師就需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打造魅力課堂,以使學生主動融入思政課堂,與教師共同探索思政知識, 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為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雙主體”教學模式建構原則
(一)以教師為主
“雙主體”教學模式雖然強調將學生置于與教師平等的位置, 但是大學生還未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一階段,他們極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響,產生錯誤的認知。
而思政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德以及豐富的人生經驗,他們可以對學生會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篩選,以避免學生手不良信息侵蝕。為此,在思政教學中,就需要以教師為主,讓教師引領學生成長。
(二)要尊重學生
我國自古以來在課堂占據主導地位的都是教師,雖然“雙主體” 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仍舊會不自覺忽略學生的想法,主導課堂。
這樣無疑導致“雙主體”教學模式空具形式,失去了其內涵。為此,在“雙主體”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學生的想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導課堂。
二、“雙主體”教學模式建構途徑
(一)依托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個人面對數(shù)十名學生,其采用的教學方法具備普適性,卻不具備針對性,這就會使得部分學生發(fā)展受限。而立足信息化背景,教師就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學習需求、喜歡的學習方式等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據此為學生制作微課, 準備網絡學習資源,推薦學習平臺,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如此,學生就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資源中,實現(xiàn)自我提升。此外,讓學生通過不通過的渠道自己學習網絡知識, 也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雙主體”教學模式的建構。
(二)突出以生為本,開展專題教學
“雙主體”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為主。故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相關的內容整合起來,或者引導學生自己去搜集相關資料,進行專題教學,以此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例如:在講解馬克思主義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就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交流討論。其次,教師就可以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核心,并讓學生通過網絡渠道搜索與之相關的資料,凝練出若干專題, 組成專題教學。
此外,教師也需要讓學生立足當下,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與探索。如此,既可以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還可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開展實踐教學,做到知行合一
實踐是促進學生了解思政知識,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的有效途徑。由于思政所涉及到的知識較多,而高校為其安排 的課時較少,所以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就容易以課堂為主,忽略了為學生策劃實踐活動,這就導致學生無法將思政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為改變這種現(xiàn)象,讓思政的知識與理念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深入融合到一起,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社會中充當志愿者,也可以安排學生去敬老院、孤兒院送溫暖,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渠道,搜索一些求助貼,并據此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如此,既可以彰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也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思政內容,做到知行合一。
(四)完善考核機制,提升綜合素養(yǎng)
隨著時代發(fā)展,傳統(tǒng)以期末考試蓋棺定論的評價方式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也需要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完善考核體系,使其涵蓋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教師應該將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 學生的自評、學生之間的互評等全部納入考核體系。此外,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在線作業(yè),在線學習記錄等進行評價。如此學生的能力與素質才能得到綜合評估,而教師也能據此調整教學內容, 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雙主體”教學模式,是提升思政教學水平,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為此,思政教師就需要分析開展“雙主體”教學模式所需要遵循的原則,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從改革教學模式、開展專題教學、開展實踐教學以及完善考核機制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如此,方能改變思政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優(yōu)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陽素云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導向型”雙主體教學模式 [J]. 中國培訓,2016(12):142+144.
[2]寇瑤. 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培育探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為例 [J]. 吉林教育,2020(32):40-41.
[3]毛玲 . 高校開放式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基于思政課“雙主體”課堂教學效果的問卷分析 [J]. 高教學刊,2020(03):186- 190.
(云南經貿外事職業(yè)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