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菊
摘要:將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也是當前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向,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工作的融合正面臨著一定的問題:融合力度不足、創(chuàng)新性不足、缺乏特色等等。因此高校要加強對于信息技術的了解,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平臺的創(chuàng)新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更加豐富,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技術
前言: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以及政治覺悟,都會對于今后社會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于大學生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教育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當前的教學管理工作之中,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必然的方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當前的教育工作之中,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通過在大學生思想理論課程之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中所存在著的問題。
一、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良好的政治制度以及完善的相應法律條例能夠促進人們的政治認同感,為了使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提升對于國家與社會的認同感,就需要首先讓大學生先行了解我國的政治生活。例如在學習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譯文的時候,首先可以讓大學生了解我國的相關黨政制度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而了解到我國政治制度之中的獨特性與優(yōu)越性,并且對于各個部門的權力職責有著明確的分析和規(guī)定[1]。其次,還可以在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的互聯(lián)網(wǎng)去搜索相關的信息內容,通過一些社會新聞使大學生對于我國的政治制度形成認同感,意識到我國的政治制度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一些抹黑污蔑我國的謠言都是錯誤且擁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單純依靠課堂上的引導,并不能完全使大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政治思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新聞媒體事件的分析,讓大學生能夠真正的從這些真實的例子中了解我國的政治環(huán)境,并且感受到我國政治的公平公開,從而增強對于國家的信任感,激發(fā)出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找到一些與政治相關的視頻,例如:感動中國視頻,兩會,以及十八大視頻等等,并以此為基礎,讓學生更好的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我國的政治形勢產(chǎn)生認同感,在觀看這些視頻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開展教育工作,使學生能夠真正提升自身的政治覺悟。
二、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實踐,促進學生的理論知識吸收
教師想要提升教學過程之中的實際效果,使學生能夠對于國家的政治產(chǎn)生認同感,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就需要以實踐為根本。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實踐活動的舉辦提供了相應的幫助,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去直面教材中的相關政治知識,在過程中也能讓學生了解到社會調查的方式,通過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更好的去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2]。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按照教材中的主題,去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問卷平臺進行調查,撰寫一個調查報告,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基礎內容,而真理來源于實踐,恰巧就符合了這一教學目標,能夠幫助學生不斷去探索與發(fā)現(xiàn)真理,通過這一方式就能夠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并且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只有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對于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具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了更多的途徑,而這些途徑都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一些現(xiàn)實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師通常都只能采取課堂教材講解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覺悟,而這種方式會導致課堂整體氣氛較為沉悶,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知識學習也缺乏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3]。但是當前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就能夠使許多教學工作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開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去制作一些與思想政治相關的短視頻,然后讓學生在過程中更好的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識學習對于自身生活的影響,在學生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去講解自己的學習成果,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使課堂的整體效率得到提升,還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學資源,延伸教育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擁有更多的資源,因此也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運用采取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與思想政治相關的視頻內容和一些社會時事政治新聞,從而使自身的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的積極性與興趣度[4]。除此之外,新媒體技術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通過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之中的運用,能夠使課程的發(fā)展更加與時俱進,融入更多時代元素,從而讓課程整體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要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完善,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參與到政治生活中。教師在日常的思政教學工作中,要對于當前使用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進行改善,進一步的加強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素養(yǎng)以及道德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昊,劉曉燕.信息技術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熱點與前沿趨勢[J].林區(qū)教學,2021(06):15-19.
[2]王琳.信息技術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1,16(0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