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亞蘭
(黃山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黃山245041)
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也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诜D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的面授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網絡教學方式有效結合,發(fā)揮傳統(tǒng)學習方式和E-learning 各自的優(yōu)勢,既能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1]
藝體類學生的英語學習具備以下特點:思維活躍,個性突出,但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較差。目前,針對藝體類專業(yè)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總體比較單一,以傳統(tǒng)面對面的講授法為主,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無法體現(xiàn),不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基于混合式教學已有的理論研究以及藝體類專業(yè)的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可以對藝體類專業(yè)的大學英語課程實施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選取黃山學院2018級藝體類專業(yè)7個班,其中3個班級作為混合式教學研究的實驗班,4個班級作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控制班。對3個實驗班大學英語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分為課前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優(yōu)化教學內容、課后延伸課堂教學、豐富并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四個階段,如表1所示,混合式教學具體實施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
表1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
續(xù)表1
1.學生調查問卷情況分析
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一年后,對實驗班的183名學生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授課方式、任務設計、教學材料、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情況、合作學習效果和學習結果六個方面(具體見表2)。
表2 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對授課方式、任務設計以及教學材料表示滿意及以上的學生超過75%,他們認為混合式教學將線上線下相結合,授課方式靈活,任務設計有新意,教學材料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約18%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一般,進步不明顯;對合作學習效果感到一般和不滿意的只占16%和8%;而大部分學生得到了較好的學習結果,表示滿意及以上的超過80%。
2.期末測試結果分析
實驗班和控制班所用的教材一樣,期末測試的內容和方式也相同,但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具體體現(xiàn)在部分教學內容、方式、步驟上。通過一年的混合式教學實踐,對比實驗班與控制班學生每學期的期末平均成績,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實驗班與控制班期末測試成績比較
大一第一學期,藝體類專業(yè)所有班級采用的都是傳統(tǒng)的面授教學方式,3個實驗班和4個控制班期末考試的平均成績相比是<1.2,大一第二學期和大二第一學期開展混合式教學后,實驗班與控制班的平均成績相比分別是>1.6和>2.8。
在混合式教學實踐中,從隨堂聽課、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搜集過程性學習數(shù)據(jù)、填寫教學日志、記錄考察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方面獲取了資料,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在以下方面有明顯的進步:(1)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是整個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實施者,他們存在于課程之中,是課程的主體,與課程進行對話。(2)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升。教師的指導和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在學習中提出問題,并嘗試去解決問題。(3)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明顯提高。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有大量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各類基于任務型的合作學習活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培養(yǎng)了他們開放、包容、積極的合作態(tài)度。
通過一年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從教和學兩方面總結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提升教學技能,如教學課件的制作。微課視頻的錄制、云課堂的有效開展等,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其次,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要求教師具有很強的教學設計能力,要設計出切合學生實際、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能夠真正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課堂活動。再次,混合式教學除了傳統(tǒng)的面授課堂,還增加了“線上學習”這一板塊。課前教師需要準備并上傳各種教學資料、布置自主學習任務、查看學生的在線學習記錄、在線答疑解惑,批改課程作業(yè)并及時給予反饋等。最后,師生溝通的形式多樣化,師生的互動更便捷,也更頻繁,這無形中使教師隨時隨地都處于教學之中[2],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教學負擔。
首先,混合式教學增加了多種形式的線上自主學習的內容,加重了學生的學習任務,部分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薄弱,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他們疲于應付,線上自主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其次,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較差,自控能力不強,在進行線上學習的時候會做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再次,在開展小組活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小組組內成員溝通交流不充分,合作不夠主動、深入等。
通過一年的實踐,從一定程度上驗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面對面的教學。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同時要努力組建教學團隊,在混合式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之間可以分工合作,共享資源。[3]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線上學習的指導和監(jiān)督,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另外,學校主管教學的部門也要加大信息技術建設的投入,豐富網絡教學資源,進一步完善和優(yōu)化網絡平臺的運行,為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