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被評論家稱為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xiàn)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在這篇小說中,作者塞萬提斯生動地塑造了堂吉訶德這一人物形象,并反映了時代背景下西班牙人文主義思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深刻矛盾,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被譽為“現(xiàn)代小說之父”。
《堂吉訶德》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十分新穎、獨特,小說通過對堂吉訶德這一滑稽可笑的悲劇人物形象的塑造,體現(xiàn)了多重深刻的現(xiàn)實主題以及現(xiàn)代風格。小說中,多重經典主題相互交織,形成了瑰麗的文學色彩,作者呈現(xiàn)了對國家歷史文化、國民精神以及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本文重點探究《堂吉訶德》具有的多重主題及其現(xiàn)實意義。
一、《堂吉訶德》的流浪主題
流浪漢小說是西班牙一種獨特的小說體裁,它的盛行是社會文化積淀的必然產物。在《堂吉訶德》中,作者塞萬提斯將流浪主題貫穿了主人公堂吉訶德的一生。
小說中對堂吉訶德的描述具有浪漫主義色彩,他出身于一個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家庭,為人比較正直、忠厚,不滿社會現(xiàn)實。雖然他牽著一匹瘦弱的老馬,佩戴一把生銹的長矛,頭戴一個破洞的頭盔,是一位面容瘦削、滄桑的老人,但在這樣簡單甚至有些落魄的裝扮下,堂吉訶德始終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希望鏟除社會上的不公,匡扶正義,實現(xiàn)他所理想的道德原則,于是他效仿騎士,游走天下。
對于堂吉訶德來說,他的冒險是一場美麗的旅行。區(qū)別于一般的流浪漢小說,堂吉訶德雖然是一個無業(yè)游民,但是并未以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對待身邊的人與自己的生活。堂吉訶德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在旅途中能夠與他人高談闊論,主張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并且能夠看到時代的黑暗面與社會的種種不公,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救苦難。正如堂吉訶德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天讓我生在一個鐵的時代,就是要讓我召回一個金子時代,也就是黃金時代?!币虼?,堂吉訶德的流浪并不是墮落與頹廢,而是一段樂觀的追求之旅。
在小說最后,堂吉訶德臨死前,他的流浪精神發(fā)生了變化,明白過去自己行為的荒唐,但為時已晚。
二、《堂吉訶德》的愛情主題
愛情主題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在《堂吉訶德》中也有所涉及,即主人公堂吉訶德的愛情故事。在堂吉訶德的愛情故事中,女主人公是一個虛假的女性形象——杜爾西內婭。在堂吉訶德心中,杜爾西內婭是天下第一美女,他將杜爾西內婭當作自己身為騎士在行俠仗義道路上的動力源泉。雖然杜爾西內婭這一人物并未真實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但是她始終存在于堂吉訶德的心中。無論堂吉訶德是成功還是失敗,她都無怨無悔地守護著堂吉訶德,并給予他前行的力量與決心,這些都是精神層面的支持。
可以說,堂吉訶德的愛情是柏拉圖式精神層面的戀愛。他在腦海中不斷地虛構與幻想,賦予了杜爾西內婭最完美的形象,并將她作為自己永遠追求、守護的夢。
或許有很多人不認可堂吉訶德的戀愛觀,認為這是不現(xiàn)實的,是可笑、可悲的,但是堂吉訶德對愛情的態(tài)度是值得稱贊的。艱辛的生活并未使堂吉訶德放棄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對美好愛情的幻想,他始終守候自己美麗的夢,呈現(xiàn)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這也是《堂吉訶德》所要表達的主題:無論生活如何,都不要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堂吉訶德》對封建文化的批判
中世紀的歐洲是受基督教神權以及封建貴族統(tǒng)治的,騎士階層則是為了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而誕生的,并因此形成了騎士制度與騎士精神。騎士文學是這一時期的產物,集中反映了歐洲中世紀的意識形態(tài)。可以說,騎士文學是表現(xiàn)封建貴族階級精神特征的文學。
《堂吉訶德》以騎士文學為創(chuàng)作依據(jù),作者在小說自序中宣稱,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意圖就是要將騎士小說從生活中掃除干凈,從而徹底地消除騎士小說的聲望以及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堂吉訶德》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塞萬提斯對封建文化的批判。
在小說中,塞萬提斯沿用騎士作為小說主角的寫作形式,通過堂吉訶德的個人經歷,對陳舊、狹隘的騎士文化與騎士制度進行了批判。主人公堂吉訶德由于深受騎士小說的影響而“走火入魔”,腦海中充斥著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并將自己代入騎士的世界中,作出各種荒唐可笑、令人難以理解的舉動。在堂吉訶德的思想中,他認為騎士這一身份是有光芒的,但是在現(xiàn)實世界中,騎士卻成為他人嘲諷的對象。
現(xiàn)實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巨大反差反映的是曾經高貴的騎士精神在當時逐漸走向沒落,小說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喜劇性也體現(xiàn)在這巨大的反差之中。例如,堂吉訶德第一次出游時,在一家客店落腳。在堂吉訶德眼中,客店是一座城堡,店主是城堡的長官。堂吉訶德對店主下跪,請求店主賜予他騎士的稱號。店主答應了堂吉訶德,不過是出于戲耍瘋子的樂趣。雖然整個受封儀式都在模仿封建禮儀中騎士受封的儀式,但實際上充斥著鄙夷與嘲諷。整個情節(jié)就像一出滑稽的喜劇,主人公堂吉訶德的騎士理想被放置在荒誕不經的諷刺情節(jié)中,供人取樂。作者塞萬提斯通過這些描寫,實現(xiàn)了對騎士文學的攻擊,體現(xiàn)了對封建文化的批判。
四、《堂吉訶德》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
《堂吉訶德》展現(xiàn)了廣闊的社會畫面,滲透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具有濃厚的社會底蘊,其思想內涵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反騎士小說。
《堂吉訶德》涵蓋了大約700個人物,他們來自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職業(yè)、背景與性格,并經歷著不同的生命階段。這些人物其實都是掙扎于社會現(xiàn)實中的不幸者。作者塞萬提斯通過對堂吉訶德出游經歷的描寫,立體化、全方位地向讀者展現(xiàn)了西班牙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與堂吉訶德的荒唐舉動相反,小說中的其他人是清醒的,但是卻困囿于人性弱點與精神弱點,以庸俗與自私嘲弄為正義奮斗的勇士。與此同時,作者還對當時的西班牙社會狀況進行了披露與批判,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不滿以及對自由、平等、正義的渴望。
五、結語
《堂吉訶德》這部經典作品讓讀者看到隱藏在滑稽下的眼淚,感悟到喧嘩下的騷動,并深深地理解處于這一歷史背景下人類的被動與無奈。小說不斷深化的主題中飽含著作者塞萬提斯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與批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價值。《堂吉訶德》奠定了現(xiàn)代民族文學史的基調,并在世界文學之中散發(fā)著不滅的光輝。
(江西科技學院)
作者簡介:湯文(1979-),男,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