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嬌?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導致學生寫出的作文嚴重脫離生活實際,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生活化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采用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在作文教學中的效果十分顯著,所以,教師應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大力開展生活化教學,從而全面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
一、采用生活化教學對作文教學的作用
1.豐富學生素材積累
學生要想寫出切合生活實際、內容豐富且情感飽滿的作文,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目不知如何下筆,究其原因是因為積累的寫作素材不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學生要練好的基本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立足實際生活開展教學,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使他們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有話可說”,要求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把寫作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習慣,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這就要求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帶領學走進生活,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寫出情感豐富、立意明確、內容切合實際的優(yōu)秀作文。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基于生活化的理念開展寫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二、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
1.結合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經過長期學習,初中生已經積累了一部分寫作經驗,但這些經驗還不夠。學生只有擁有了更多的寫作素材,才能更好地進行創(chuàng)作。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興趣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文學創(chuàng)作亦如是。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就能夠把握事物的特征,在寫作的時候,就能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描述具體的事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一件事產生了興趣,才會不斷探索和鉆研。初中生,大多處于青春期,老師不能硬性要求其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進行自由表達,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初中生不像小學生,他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等。比如有些學生喜歡明星、卡通人物,有的學生喜歡漫畫和一些文學類的書籍等,這些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引導學生將這些內容用于寫作。這樣學生就會減少對寫作的恐懼,也不會因為沒有寫作素材而對寫作產生抵觸心理。
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學生能夠表達真情實感,也能夠展現自己的生活。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如果發(fā)現學生把低俗的興趣愛好寫入作文,也不要立即批評,而是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寫作,從而寫出更精彩的作文。
2.結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寫作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講授理論知識,無論講得多么“天花亂墜”,學生都體會不到真情實感,無法將豐富的情感融入寫作中,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大腦就會一篇空白,感到沒有內容可寫。為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場景, 組織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更好地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
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公園游玩,讓學生感受富有生機的草地、帶著晨露的花朵、在花海中舞動的蝴蝶,感受微風吹拂臉龐的溫柔,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幫助社區(qū)的老人打掃衛(wèi)生,關心空巢老人等,讓學生用心感受生活,豐富自己的情感。
在實踐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感受寫出來,完成半命題作文“______也美麗”的寫作。學生可以描寫公園的美景,也可以寫關愛社區(qū)老人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降低寫作的難度,還能夠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抵觸心理,提高寫作效率,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使寫作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生活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然后將實際生活和寫作教學有機融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