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楊,孫 建,顧美英,楚 敏,李 雪,唐琦勇,朱 靜,張志東*
(1.新疆農業(yè)科學院 微生物應用研究所 新疆特殊環(huán)境微生物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2.新疆農業(yè)大學 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目前我國約有70%的人群正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表現(xiàn)出睡眠紊亂、焦慮、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等癥狀,多由神經(jīng)緊張或精神壓力過大,體內缺乏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所導致[1-2]。研究表明,GABA是動物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具有鎮(zhèn)靜安神、調節(jié)血壓、改善睡眠、治療糖尿病及改善肝、腎臟功能[3]等多種生理功效,人體每天攝入30~100 mg純天然的GABA就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4-5]。GABA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始于1986年,以日本茶飲料“Gabaron”為代表。隨著近年來GABA的多種生理功能陸續(xù)被揭開,富含GABA食品的開發(fā)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目前,市場中常見產品有美國G'NITE公司的GABA睡眠軟糖、澳洲Swisse公司的GABA膠原蛋白液等。相比之下,我國有關GABA食品研發(fā)起步較晚,國家衛(wèi)生部并于2009年將GABA列入新資源食品原料目錄[6],因此,加快研發(fā)富含GABA相關食品和飲品,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前景。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食品安全級微生物(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7],具有維持腸道平衡、改善乳糖不耐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特性[8],常用于酸奶、奶酪等乳制品的生產加工[9]。其中,部分乳酸菌具有谷氨酸脫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活性,能夠產生GABA,將二者結合可生產出富含GABA的乳制品[10]。如謝芳等[11]利用乳酸乳球菌研發(fā)出了具有鎮(zhèn)靜安神作用的GABA水牛乳酸奶;HAGI T等[12]利用乳酸乳球菌乳亞種01-7制備出降血壓的GABA發(fā)酵乳。目前,富含GABA的乳酸菌飲料多以鮮乳[13-14]、麥胚[15]、南瓜[16]、香蕉[17]、蘋果[18]、藜麥[19]、白刺果[20]、椰果[21]等為發(fā)酵基質,經(jīng)產GABA乳酸菌發(fā)酵研制而成的發(fā)酵乳飲料中GABA含量約為0.1~1.2 g/L,普遍較低。
本研究利用分離自吉爾吉斯斯坦地區(qū)特色乳制品中的乳酸菌株戊糖乳桿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Z6,通過一步發(fā)酵工藝得到富含GABA和豐富營養(yǎng)物的乳酸菌發(fā)酵飲料,通過與蜂蜜、碳酸鈣和阿斯巴甜等配方的調配,結合模糊數(shù)學模型對其感官品質進行評定,對其口感、品質和穩(wěn)定性進行了綜合性評價,為富含GABA的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的研發(fā)及產業(yè)化生產奠定基礎。
1.1.1 菌株
戊糖乳桿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Z6,分離篩選自吉爾吉斯斯坦地區(qū)特色乳制品,由新疆微生物資源保藏管理中心提供。
1.1.2 化學試劑
瓊脂、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 methyl cellulose-Na,CMC-Na)、黃原膠、碳酸鈣、阿斯巴甜(均為食品級):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蜂蜜:市售;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磷酸氫二鉀、乙酸鈉、檸檬酸氫二胺、硫酸錳、硫酸鎂、鹽酸(均為分析純或生化試劑):北京鼎國昌盛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1.3 培養(yǎng)基
MRS肉湯、MRS瓊脂培養(yǎng)基:北京鼎國昌盛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發(fā)酵培養(yǎng)基:蛋白胨10 g,酵母粉10 g,葡萄糖20 g,磷酸氫二鉀2 g,乙酸鈉5 g,檸檬酸氫二銨2 g,硫酸錳0.04 g,硫酸鎂0.2 g,純凈水1 000 mL,0.1 mol/L鹽酸調節(jié)至pH值5.7左右。121 ℃滅菌15 min。
SW-CJ-1F超凈工作臺:蘇州安泰空氣技術有限公司;HVE-50自動高壓滅菌鍋:日本HIRAYAMA公司;UVZ255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儀器公司;PLCD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PHSJ-3F pH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有限公司;AR224CN電子天平:上海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HYW-2112全溫度恒溫調速搖床:上海智城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1.3.1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的加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菌種活化→種子培養(yǎng)液制備→發(fā)酵飲料制備→調配→灌裝、封口→功能性乳酸菌飲品
操作要點:
菌種活化:將4 ℃斜面保藏的菌株Z6劃線于MRS瓊脂培養(yǎng)基上37 ℃培養(yǎng)1~2 d,得到活化的菌株Z6。
種子培養(yǎng)液制備:取上述活化菌株Z6轉接至MRS肉湯培養(yǎng)基中,裝液量為100 mL/200 mL,于37 ℃、160 r/min振蕩培養(yǎng)24 h,得到菌株Z6種子培養(yǎng)液。
發(fā)酵飲料制備:將上述種子培養(yǎng)液轉接至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接種量4%(V/V),裝液量為200 mL/500 mL,于37 ℃、160 r/min振蕩培養(yǎng),以發(fā)酵液中的GABA含量、乳酸菌活菌數(shù)及pH值趨于穩(wěn)定為發(fā)酵終點,得到乳酸菌發(fā)酵飲料。
飲品調配:將蜂蜜、碳酸鈣、阿斯巴甜按照一定配比添加到乳酸菌發(fā)酵飲料中,輔以瓊脂、黃原膠、CMC-Na復合穩(wěn)定劑進行均勻調配。
灌裝、封口:將調配好的飲品灌裝于經(jīng)60Co-γ于30 kGy條件下輻射滅菌24 h后的瓶中并封口,得到功能性乳酸菌飲品。
1.3.2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配方優(yōu)化
(1)單因素試驗
固定碳酸鈣添加量0.30%,阿斯巴甜添加量0.10%,考察蜂蜜添加量(3%、4%、5%、6%、7%)對感官品質的影響;選定蜂蜜添加量6%,阿斯巴甜添加量0.01%,考察碳酸鈣添加量(0.20%、0.25%、0.30%、0.35%、0.40%)對感官品質的影響;選定蜂蜜添加量6%,碳酸鈣添加量0.30%,考察阿斯巴甜添加量(0.005 0%、0.007 5%、0.010 0%、0.012 5%、0.015 0%)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2)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蜂蜜添加量(A)、碳酸鈣添加量(B)、阿斯巴甜添加量(C)為變量,以感官評分為考察指標,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ormula optimization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1.3.3 感官評價
隨機挑選10名食品專業(yè)的老師及學生組成評定小組,采用不記名的方式,對飲料的色澤、氣味、口感和組織狀態(tài)[22]進行單獨打分,統(tǒng)計總分并計算平均分[23],滿分10分,功能性乳酸菌飲品評定標準見表2。
表2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感官評價標準Table2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1.3.4 模糊數(shù)學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24]
對不同條件下乳酸菌飲品感官指標進行模糊數(shù)學綜合評價,并建立評價集。
評價對象集X,代表9組感官評價的乳酸菌飲品集合,X={X1,X2,X3,X4,X5,X6,X7,X8,X9}。Xj代表9組乳酸菌飲品的綜合評價,其中j=1,2,3···9。
評價因素集U={U1,U2,U3,U4},即U={色澤,氣味,口感,組織狀態(tài)}。
評語集V={V1,V2,V3,V4},代表每個因素的評語集合,即V={優(yōu),良,中,差}={10,8,5,2}。
權重集K={K1,K2,K3,K4},由表1可知,K={0.2,0.3,0.3,0.2}。
1.3.5 穩(wěn)定劑配比優(yōu)化
(1)單因素試驗
以離心沉淀率和穩(wěn)定效率為評價指標,固定黃原膠添加量0.10%、CMC-Na添加量0.10%,考察瓊脂添加量(0.05%、0.10%、0.15%、0.20%、0.25%)對穩(wěn)定性的影響;固定瓊脂添加量0.10%、CMC-Na添加量0.10%,考察黃原膠添加量(0.05%、0.10%、0.15%、0.20%、0.25%)對穩(wěn)定性的影響;固定瓊脂添加量0.10%、黃原膠添加量0.10%,考察CMC-Na添加量(0.05%、0.10%、0.15%、0.20%、0.25%)對穩(wěn)定性的影響。
(2)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瓊脂添加量、黃原膠添加量、CMC-Na添加量為變量,以離心沉淀率為評價指標,設計L9(34)正交試驗,穩(wěn)定劑配比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3。
表3 穩(wěn)定劑配比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3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s for stabilizer ratio optimization
1.3.6 穩(wěn)定性測定
以離心管取待測樣品30 mL,并測定樣品質量M0(g)后,以5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取出,除去上清液,測殘余物的質量M(g)。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測定后取平均值。離心沉淀率計算公式如下[25]:
穩(wěn)定效率的測定:取待測樣品于比色皿,在600 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值A0;取一定量樣品,于5 000 r/min離心15 min,取其上清液在600 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值A。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測定后取平均值。穩(wěn)定效率計算公式如下[26]:
1.3.7 貯藏期飲品的成分變化
在最佳配方及最佳穩(wěn)定劑配比條件下,制備功能性乳酸菌飲品,在不同貯藏時間(0 d、30 d、60 d、90 d),常溫儲藏溫度(20~25 ℃)條件下進行貯藏,取樣分別測定飲品中活菌數(shù)、pH值、GABA含量,同時測定雜菌總數(shù)、大腸菌群數(shù)量、致病菌以及霉菌、酵母數(shù)量,得到貯藏期間飲品的成分變化。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測定后取平均值。
1.3.8 分析檢測方法
乳酸菌活菌數(shù):按照國標GB 4789.3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乳酸菌檢驗》中平板計數(shù)法[27];pH值:采用pH計;總酸度:參照文獻[28]及國標GB/T 5009.239—2016《食品酸度的測定》[29];游離氨基酸:參照文獻[30]及國標GB/T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31];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霉菌、酵母及致病菌的檢測:按照國標GB/T 4789.21—2003《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冷凍飲品、飲料檢驗》[32]。
1.3.9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Minitab 17.0、Origin 8.0等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整理及統(tǒng)計分析作圖。
菌株發(fā)酵過程中活菌數(shù)、GABA含量及pH值變化見圖1。由圖1可知,在發(fā)酵前16 h,乳酸菌增長顯著,此時GABA的合成較為緩慢,pH值則呈顯著下降趨勢;發(fā)酵24 h后,乳酸菌進入生長穩(wěn)定期,其活菌數(shù)不再發(fā)生顯著性變化,此時為GABA的主要合成期;而到了48 h,GABA含量不再發(fā)生顯著性變化,同時發(fā)酵液的pH值也趨于穩(wěn)定。因此,選擇發(fā)酵時間為48 h,此時發(fā)酵飲料中的GABA含量為1.98 g/L,乳酸菌含量>1×1010CFU/mL,pH值為4.0左右,符合作為乳酸菌飲品基質的條件[33]。
圖1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發(fā)酵過程中活菌數(shù)、γ-氨基丁酸含量和pH值的變化Fig.1 Changes of viable bacterial count,γ-aminobutyric acid contents and pH value during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2.2.2 正交試驗
由10名感官評定人員對9組調配的功能乳酸菌飲品進行感官評價,其結果見表4。
將表4中各樣品因素等級所得票數(shù)與總票數(shù)進行折算,得到模糊矩陣R。例如將樣品1的模糊矩陣R1與權重集K合成得到樣品1的綜合評價集Y1為:
表4 功能性乳酸菌飲料的感官評定結果Table4 Results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將綜合評價集Y1和評語集V合成得到樣品1的感官得分W1,即W1=0.41×10+0.15×8+0.24×5+0.2×2=6.90。同理可得到W1、W2……W9。
2.2.1 單因素試驗
蜂蜜添加量、碳酸鈣添加量及阿斯巴甜添加量對感官得分的影響見圖2。
圖2 蜂蜜(A)、碳酸鈣(B)及阿斯巴甜(C)添加量對功能性乳酸菌飲品感官評價的影響Fig.2 Effect of honey (A),calcium carbonate (B) and aspartame (C) addition on sensory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由圖2A可知,當蜂蜜添加量為5%時,感官評分最高為(8.9±0.1)分。此時飲品的色澤呈均一的深褐色,同時具有濃郁的乳酸香氣;隨著蜂蜜添加量的增加,乳酸香氣逐漸變淡,蜂蜜添加量過多時,蜂蜜甜味過濃,顏色逐漸變淺,呈淺褐色;蜂蜜添加量較低時,無明顯蜂蜜味。經(jīng)綜合考慮,選取蜂蜜添加量為4%、5%、6%進行正交試驗。
由圖2B可知,當碳酸鈣的添加量為0.30%時,感官評分最高為(8.8±0.15)分。此時飲品的色澤呈均一的深褐色,口感較好,同時具有濃郁的乳酸香氣;隨著碳酸鈣添加量的增加,乳酸香氣逐漸變淡,碳酸鈣添加量過多時,乳酸味過淡,顏色逐漸變淺,呈深黃色;碳酸鈣添加量較低時,口感較酸。經(jīng)綜合考慮,選取碳酸鈣添加量為0.25%、0.30%、0.35%進行正交試驗。
由圖2C可知,當阿斯巴甜的添加量為0.010 0%時,感官評分最高為(9.1±0.09)分。此時的飲品酸甜可口,同時具有濃郁的乳酸香氣;隨著阿斯巴甜添加量的增加,乳酸味逐漸變淡,阿斯巴甜添加量過多時,口感過甜,并略有苦后味;阿斯巴甜添加量較低時,口感較酸。經(jīng)綜合考慮,選取阿斯巴甜添加量為0.007 5%、0.010 0%、0.012 5%進行正交試驗。
以模糊數(shù)學評定法對正交試驗各試驗組的樣品進行感官評價,結果見表5,方差分析結果見表6。
表5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5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of formula optimization for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由表5可知,各因素對飲品感官評分的影響順序為蜂蜜添加量>阿斯巴甜添加量>碳酸鈣添加量。最佳配方組合為A3B3C2,即蜂蜜添加量6%,碳酸鈣添加量0.35%,阿斯巴甜添加量0.01%。在此最佳配比下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感官評分為最高8.52分。所得飲品色澤均一、酸甜可口、香氣適宜、口感細膩。由表6可知,蜂蜜添加量對飲品感官評分影響顯著(P<0.05);碳酸鈣和阿斯巴甜對飲品感官評分影響不顯著(P>0.05)。
表6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Table6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results of formula optimization for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2.3.1 單因素試驗
瓊脂添加量(A)、黃原膠添加量(B)、CMC-Na添加量(C)對穩(wěn)定性的影響見圖3。
圖3 瓊脂(A)、黃原膠(B)及CMC-Na(C)添加量對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agar (A),xanthan gum (B) and CMC-Na (C) addition on stability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由圖3A可知,隨著瓊脂添加量在0.05%~0.25%范圍內的增加,離心沉淀率呈現(xiàn)出逐漸升高的趨勢。當瓊脂添加量為0.05%時,此時的離心沉淀率達到最低,為(2.56±0.10)%。當瓊脂添加量繼續(xù)增加,離心沉淀率也隨之增加。因此,選擇0.05%、0.10%、0.15%3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
由圖3B可知,隨著黃原膠添加量在0.05%~0.25%范圍內的增加,離心沉淀率呈現(xiàn)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當黃原膠添加量為0.15%時,此時的離心沉淀率達到最低,為(2.31±0.11)%。當黃原膠添加量繼續(xù)增加,離心沉淀率也隨之增加。因此,選擇0.10%、0.15%、0.20%3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
由圖3C可知,隨著CMC-Na的添加量在0.05%~0.25%范圍內的增加,離心沉淀率呈現(xiàn)出逐漸降低的趨勢。當黃原膠添加量為0.20%時,此時的離心沉淀率達到最低,為(2.35±0.12)%。當CMC-Na添加量繼續(xù)增加,離心沉淀率也有所增加。因此,選擇0.10%、0.15%、0.20%3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
2.3.2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離心沉淀率為主要評價指標,考察瓊脂、黃原膠和CMC-Na添加量對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穩(wěn)定性的影響,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見表7,方差分析結果見表8。
由表7可知,各因素對飲品穩(wěn)定性的影響順序為CMC-Na添加量>黃原膠添加量>瓊脂添加量。最佳穩(wěn)定劑的配比組合為A2B3C2,即瓊脂添加量0.10%,黃原膠添加量0.20%,CMC-Na添加量0.15%。在此最佳配比下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所得飲品的離心沉淀率為1.92%、穩(wěn)定效率為68.18%。由表8可知,CMC-Na添加量對飲品穩(wěn)定性影響顯著(P<0.05),瓊脂和黃原膠添加量對飲品穩(wěn)定性影響不顯著(P>0.05)。
表7 穩(wěn)定劑配比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7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for stabilizer ratio optimization
表8 穩(wěn)定劑配比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Table8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results of stabilizer ratio optimization
綜上所述,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的最佳配方為:蜂蜜添加量6%,碳酸鈣添加量0.35%,阿斯巴甜添加量0.01%,穩(wěn)定劑最佳配比為:瓊脂添加量0.10%,黃原膠添加量0.20%,CMC-Na添加量0.15%。
對功能性乳酸菌飲品成品氨基酸進行分析檢測,結果見見表9。
表9 功能性乳酸菌飲品氨基酸含量分析Table9 Amino acid contents analysis of functional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續(xù)表
由表9可知,飲品中共檢出游離氨基酸18種,除GABA外,還包括7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賴氨酸及天氡氨酸等功能性氨基酸的含量均≥0.1 g/100 g。
將在上述最佳配方及穩(wěn)定劑條件下制得的飲品成品置于常溫(20~25 ℃)下貯藏,并對其進行監(jiān)測,貯藏期間成品各項指標的監(jiān)測結果見表10。由表10可知,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乳酸菌活菌數(shù)的減少趨勢較為顯著,第30天時減少了約38%,第60天時減少了約80%,而到了第90天,其數(shù)量仍在108CFU/mL以上;pH值則由4.46降低為3.65;而GABA含量則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由此可見GABA含量未受到貯存時間的影響。
表10 貯藏期間成品各項指標的監(jiān)測結果Table10 Monitoring results of various indexes of finished products during storage
感官指標:飲品色澤均一、酸甜可口、香氣適宜、口感細膩,感官評分為8.52分。
理化指標:蛋白質1.960 g/100 g,總酸19.160 g/kg,游離氨基酸(18種)1.82 g/100 g。
微生物指標:乳酸菌活菌數(shù)1.026×1010CFU/mL;雜菌總數(shù)<10 CFU/mL;大腸菌群<3 MPN/100 mL;霉菌及酵母<10 CFU/mL;致病菌未檢出。
本研究以色澤、香氣、口感、組織狀態(tài)為評價因素,結合正交試驗設計,采用模糊數(shù)學模型對GABA乳酸菌飲品進行綜合評判,最終得到飲品最佳配方為:以乳酸菌發(fā)酵飲料為基質,添加蜂蜜6%、碳酸鈣0.35%、阿斯巴甜0.01%。此條件下得到的飲品色澤呈均一深褐色、酸甜可口、乳酸香氣濃郁,感官評分為最高的8.52分;飲品穩(wěn)定劑的最佳配比為:瓊脂0.10%、黃原膠0.20%、CMC-Na 0.15%。在此條件下所得飲品的離心沉淀率為1.92%、穩(wěn)定效率為68.18%,穩(wěn)定性較高。采用上述配方條件制備的乳酸菌飲品中GABA的含量為1.98 g/L,乳酸菌活菌數(shù)達1.026×1010CFU/mL,且其中富含多種其他氨基酸等益生因子,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且在常溫下具有較好的貯藏性,為富含GABA的功能性乳酸菌飲品的產業(yè)化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