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學習習慣,如通過微信、線上課程等形式,進行預習與復習。其次,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進行多元化的語文知識展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另外,信息技術對于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提升,也能夠發(fā)揮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對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中的支撐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學科教學 支撐作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22
一、應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信息技術能夠作為學生在復習、預習中的引導工具,有助于學生適應多階段學習、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結合的學習模式,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首先,在語文的預習中,教師可以應用微課對學生進行預習的引導。教師要借助于網(wǎng)絡資源,進行微課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并完成微課內(nèi)容的錄制。為了保證學生觀看微課的效率,教師需要對微課課程結構的合理性進行研究,在微課制作中控制微課的長度,確保微課內(nèi)容的合理性。
其次,在學生的復習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觀看線上課程,達成復習、強化學習、自主研究學習的目的。
二、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趣味性
借助于信息技術,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需要從語文教學的需求上思考,進行信息技術的選擇與應用。
首先,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教師要認識到,固然信息技術能夠展示出多樣化的信息內(nèi)容,然而小學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限,不能夠對于多種展示內(nèi)容進行同時的關注,教師可以采取重點信息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借助于一種信息化方式進行情境的體驗。如通過圖片切換的方式,展示課文作者的照片、課本的多幅插圖等,要求學生仔細地進行內(nèi)容觀察,獲得相應的信息認識。在學生進行課文閱讀或者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播放音頻文件,如在描寫景色文章的朗讀中,教師可以播放與景色內(nèi)容相關的白噪音,通過聲音的方式引導學生沉浸在一個情境的空間當中。
其次,知識內(nèi)容的拓展,也可以提升教學的趣味性。為此,教師可以收集與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影視資源,進行影視作品的剪輯,在課堂中向學生播放影視劇的集合。例如,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選擇影視片資料進行收集與展示,為學生提供更為具體的理解幫助,提升課程的趣味性。
三、應用信息技術強化教學與學科知識研究
課堂教學的水平與教師本身的教學研究水平、學科學習水平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需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思想,借助于信息技術繼續(xù)進行語文相關知識的學習與研究,并進行同步的教學研究,提升自己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于線上課程的形式,參與小學語文教學研討講座,了解最新的語文教學研究結果。在面對知識儲備以及技術應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選擇相應的課程進行自我提升。參與信息化線上課程,是教師實踐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需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進行信息化學習資源的整合與應用,持續(xù)促進語文學科教學能力與教育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應用信息技術。首先,教師需要應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完成自主的預習、復習,確保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其次,要借助于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通過情境展示、內(nèi)容拓展等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最后,教師要以自我學習提升為目標,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繼續(xù)學習,提升綜合教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席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語文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研究》,《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年第1期。
[2] 楊信芬《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整合中的路徑探析》,《中國新通信》202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