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威 付晨青 王秀萍 姚姍 李秀杰
摘要 艾草是一類多年生菊科蒿屬植物,在我國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艾草藥理作用廣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論述了我國艾草的種類與分布、標準化人工栽培技術,結合國內外研究資料概述了艾草在臨床藥用、食用價值、畜禽飼喂、養(yǎng)生保健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艾草的加工利用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以期為艾草資源更合理有效的利用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艾草;標準化栽培;加工應用
中圖分類號 S 56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6-000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Artemisia argyi ?in China
HE Li-wei,FU Chen-qing,WANG Xiu-ping et al
(Changyuan Branch,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yuan, Henan 453400)
Abstract ?Artemisia argyi ?was a kind of perennial plants of the genus ?Artemisia, Compositae,it had a long medical history in China.It had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ith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tioxidant and improve the bodys immunity and other effect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Artemisia argyi ?in China, and the standardize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ummarize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clinical medicine, edible value, animal feeding, medical care.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utilization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mo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Artemisia argyi ?resources.
Key words ?Artemisia argyi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艾草( Artemisia argyi )是菊科蒿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qū)外,幾乎遍布全國。艾草性味苦、溫、辛,有溫通經絡、驅濕寒、鎮(zhèn)痰祛咳、抗菌消炎、理氣血、安胎、延年益壽等功效[1]。艾草不僅可以藥用,研究發(fā)現其應用領域已經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隨著我國綠色農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范化生產已成為限制迷迭香發(fā)展的主要瓶頸。針對迷迭香生產中管理粗放、缺乏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等問題,開展迷迭香栽培技術及加工應用途徑的研究,對于迷迭香生產技術的規(guī)范化、高產和穩(wěn)產的保障及其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1 艾草的種類及分布
艾草分布廣泛,生長在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qū)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主產區(qū)為我國的山東、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其中質量上以湖北蘄州最佳[2]。我國艾蒿品種共計180余種,其中北艾、海艾、蘄艾、祁艾組成了“我國的四大名艾”,在全國各地均有艾草的地方品種和混用品種[3]。從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角度,艾草可歸類為藥用和食用兩類。
2 艾草種植
2.1 選地整地
艾草喜好在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土壤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以土層濕潤、肥力較好且具有透氣性好的壤土為佳。艾草生長能力較強,但極不適宜在酸性或堿性土壤種植,會導致產量降低,嚴重時甚至絕收。同時艾草是一味藥材,除要求產量高、質量達標、藥效符合中國藥典標準外,還要求在種植過程中不被有害氣體、化學物質以及重金屬等污染,所以種植地塊應選擇遠離市區(qū)、化工廠、金屬加工廠的土地為宜[4]。
艾草種植地塊選好以后,先將土地深翻30 cm左右,墑情較大應對土地進行適當晾曬,然后再進行種植。
2.2 中耕除草
種植30 d后,要進行一次中耕除草。中耕的目的是疏松板結土壤,可以協(xié)調根冠比,還可以調節(jié)土壤中的水分與空氣流通度,促進艾草的生長發(fā)育。除草的目的是清除艾草田地的雜草,防止雜草與艾草爭奪資源,進而影響艾草的產量與質量。
2.3 追肥灌溉
艾草苗高25~35 cm時應追施一次氮磷鉀肥,施90~120 kg/hm2為宜,施肥時間應選擇在陰天或者雨天,便于艾草苗吸收。艾草采收一茬后,要補施腐熟的農家肥,施15 000~30 000 kg/hm2,為艾草繼續(xù)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條件。
干旱時期要及時灌溉,可以采用澆灌的方式進行。多雨季節(jié)要注意及時排水,需要在畦的周圍挖排水溝,防止雨水過大對艾草的產量與品質產生不良影響[4-5]。
2.4 病蟲害防治
艾草本身較少發(fā)生病蟲害,如果后期管理措施不當,會導致病蟲害發(fā)生。主要病害是枯萎病、白粉病、根腐病[5-6]。生長期應注意田間通風以及光照是否均勻,加強中耕除草的頻率。如有病蟲害發(fā)生,應將病株立即拔掉,收集起來一起埋土處理,防止病害擴散到健康植株,在此期間,多施磷鉀肥,減少氮肥。
2.5 采收
根據用途不同,艾草采收的方式和時間也會有所不同。艾草用作食用時,應采摘苗期的嫩葉與嫩芽或者是成熟期的頂端嫩葉和嫩芽。用作畜禽飼喂時,要在莖葉鮮嫩或未出現花蕾時采收,不適合于成熟期采收[5]。作藥用時,一般在5月中下旬結束第一次采收,在8月中上旬結束第二次采收,在10月中上旬結束第3次采收。采收后的艾草不能在太陽下直接曝曬,會導致葉部失水過快從而使葉片掉落,因此應攤放在陰涼通風處自然風干,在晾干時要時刻注意艾草霉變生蟲,當晾至含水量10%時便可以包裝起來送進倉庫儲存。
2.6 種苗繁殖
艾草的繁殖方法分為種子繁殖、根狀莖繁殖、分株繁殖[4],但主要使用的是分株繁殖。種子繁殖在3月播種,可選擇條播或撒播的方法。條播更具有規(guī)范性,方便后期管理,條播可根據所整的畦播種,播種后應在種子表面蓋一層薄土,蓋土較厚會導致出苗較難。艾草使用種子繁殖發(fā)芽率較低,苗期較長,影響收益,一般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繁殖。
根狀莖繁殖由于苗期較長,一般也不會采用。分株繁殖速度快,分株成活率高,為最適宜的一種方法,艾草的分株繁殖能力極強,一株艾草一年可分蘗幾十株,人工種植艾草大多數都選用這種方法。選擇分株繁殖材料時應選用莖稈直立粗壯、葉色濃綠、密被絨毛、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植株[6]。
3 艾草的加工應用途徑
3.1 臨床藥用
艾草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以葉入藥,味辛、苦,性溫。傳統(tǒng)藥性理論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除濕止癢、通經活絡等功效,是婦科臨床常用藥之一[7]。近年來隨著對艾草臨床應用、生物化學成分、藥理活性的進一步深入研究,發(fā)現其主要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調節(jié)保護呼吸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和中樞神經的藥理作用。結果見表1。
艾葉中含有揮發(fā)油、黃酮類、三萜類、鞣質類、綠原酸及酸性多糖等生物化學成分,其中以揮發(fā)油和黃酮類含量較高[18-20]。鑒于這些成分所具有的藥理作用,艾草中化學成分提取及再利用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并在臨床應用方面展示出良好醫(yī)療保健作用。其主要生物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見表2。
3.2 畜禽飼喂
隨著飼料行業(yè)化學類抗生素的禁用,中草藥類飼料添加劑越來越受到重視。艾草用于畜牧生產上,不僅可預防家禽牲畜的多種疾病,使體質增強,促進生長發(fā)育,還可提高畜禽的機體免疫能力,進而明顯改善畜禽的生產性能和肉蛋產品品質[24]。
陳金文等[25]通過給豬飼喂艾葉粉,肉豬的日增重明顯提高,飼養(yǎng)成本大幅降低;Hwang等[26]對豬感染大腸桿菌致腹瀉的癥狀進行研究,采用傳統(tǒng)艾草針灸能治愈81.8%,高于化學藥物治愈率。孫克年[27]研究發(fā)現艾葉不僅可提高羊生產性能,還可用來飼喂受孕母羊,滿足其特殊的營養(yǎng)需求。研究發(fā)現,在奶牛的飼料中添加艾葉,當添加量為600 g/(頭·d)時,牛奶的色澤、異味感和甜味均有明顯改善[28]。劉洪麗等[29]通過用艾葉粉飼喂肉兔、給伊拉兔每天灌服艾葉水煎醇提液,對機體免疫力有增強的功效[30]。研究發(fā)現,仔雞感染發(fā)生炎癥時,在飼糧中添加艾草提取物,仔雞生產性能沒有下降,艾草提取物可以減輕肉仔雞的免疫應激[31]。吳有華等[32]給雞飼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艾葉粉,可以促進肉雞的生產性能,并能改善蛋雞對熱應激的抵抗,提高產蛋性能。
3.3 特色食用
我國有艾葉傳統(tǒng)食用習慣,國內已針對艾草的獨特風味開發(fā)出艾草青團、艾草面條、艾草餅干、艾葉茶等特色產品。艾草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多糖、粗纖維以及鈣、鎂、鐵、鋅、鉀、錳、銅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33]。何義雁[34]針對艾草米糕的配方、風味特征、加工工藝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生產的艾草米糕成品風味獨特、色澤鮮艷、軟硬適中。姚金俠[35]采用艾葉粉作為輔料制作艾葉面包,其粗蛋白、粗纖維及蘆丁含量均高于普通面包,營養(yǎng)價值更為豐富。國外一些地區(qū)如日本和韓國也有食用艾草的習俗,他們通常是做成艾草餅、艾草飯、艾草甜點進行食用[36]。此外,根據艾草的功效和生物特性,也可加工成有利于人類健康的艾草綠色食品[37-39]。
3.4 養(yǎng)生保健
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種極具養(yǎng)生價值的藥物,其在祛風去寒、溫經活絡、抗菌消炎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1]。目前最常用的艾草養(yǎng)生法包括艾灸、艾熏、艾草泡腳、艾草沐浴等。這些養(yǎng)生方法簡單快捷,個人在家中即可操作,因此已被廣泛接受,通過長期使用可溫經、散寒、祛濕,從而達到保健養(yǎng)生、防病治病的目的[40]。近年來,隨著人們養(yǎng)生意識的提高,對艾草資源的利用還在深度發(fā)掘,現已有很多新的保健產品如保健腰帶、保健藥枕、保健茶、艾葉皂等被開發(fā)出來[41-43],通過將艾草保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對多種疾病可起到預防作用。
4 結語
艾草作為一種常用的藥用植物,在我國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艾草生長能力強且分布廣泛,具有極大的利用價值。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對于艾草有效成分和藥理藥性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艾草其他潛在的利用價值將會被進一步挖掘。目前由于艾草種植管理技術不規(guī)范、管理較為粗放、產量低導致我國艾草種植及加工沒有形成產業(yè)化發(fā)展,今后的研究和加工應用中依然存在著諸多挑戰(zhàn)。該研究對艾草的規(guī)范化種植、加工應用途徑等方面進行概述,以期對艾草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佚名.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5:80.
[2] 張?zhí)鹛?,孫立立,周倩.艾葉現代研究概述[C]//2010中藥炮制技術、學術交流暨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北京: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10.
[3] 聶韡,劉暢,單承鶯.艾草的本草考證及資源分布[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9,38(4):93-95,105.
[4] 顧???,劉桂君,宋梅芳,等.艾草標準化人工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8(4):89-90.
[5] 林碧珍,張少華,邱珊蓮,等.藥用蔬菜艾草的人工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7(8):41-42.
[6] 聶宗岳,趙彬,聶紅艷,等.黔西北山區(qū)艾草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初探[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7):175-176.
[7]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82-83.
[8] 魏海勝.蘄艾化學成分的分析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3.
[9] 游思湘,何湘蓉,隆雪明,等.艾葉揮發(fā)油體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11,30(3):18-20.
[10] 姜文全,崔彩萍.艾葉熏蒸用于母嬰同室空氣消毒[J].西北藥學雜志,2002,17(2):80-81.
[11] 邱潔芬,胡遵榮.試述艾葉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3,19(8):446-447.
[12] 劉延慶,戴小軍,高鵬,等.艾葉提取物抗腫瘤活性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藥材,2006,29(11):1213-1215.
[13] 孫靜蕓.艾葉油新的平喘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1982,13(6):1-5.
[14] 林文龍.艾葉佐治哮喘型支氣管炎22例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學,2003,24(6):55-56.
[15] 瞿燕,秦旭華,潘曉麗.艾葉和醋艾葉炭止血、鎮(zhèn)痛作用比較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5,21(4):46-47.
[16] 張袁森,張琳,倪娜,等.艾葉的體外凝血作用實驗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10,27(2):156-157.
[17] 趙秀玲,黨亞麗.艾葉揮發(fā)油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19,31(12):2182-2188.
[18] 梁坤倫,孫金豪,張瑞芳.艾葉的生物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30):80-81.
[19] 王新芳,董巖,孔春燕.艾蒿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2):174-175.
[20] 李春娜,占穎,劉洋洋,等.艾蒿藥理作用和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12):3889-3891.
[21] 周英棟,費新應.艾葉的藥理作用研究[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0,32(11):75-76.
[22] 王惠君,王文泉,盧誠,等.艾葉研究進展概述[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5,43(8):15-19.
[23] 劉益紅,周建軍,王晶.HPLC測定不同月份艾葉中綠原酸含量[J].陜西農業(yè)科學,2012,58(1):82-84.
[24] 劉超齊,常娟,王平,等.艾草的生物學功能及在畜牧生產上的應用[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8,30(9):3417-3422.
[25] 陳金文,陳維巖,高宏偉,等.艾葉粉作豬飼料添加劑試驗[J].飼料研究,1991(9):29-30.
[26] HWANG Y C,JENKINS E M.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young pigs with induced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iarrhea[J].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1988,49(9):1641-1643.
[27] 孫克年.艾葉的開發(fā)利用[J].飼料研究,1997(6):17-18.
[28] 夏晨,鄔彩霞,趙國琦.TMR中添加艾葉對乳風味的影響[J].中國奶牛,2011(24):18-24.
[29] 劉洪麗,左文山,王誠,等.飼糧中添加艾葉粉對生長肉兔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氮代謝和肌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8,30(2):755-762.
[30] 周孝瓊,王華,李炳貴,等.艾葉水提液對肉兔生長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6,55(18):4767-4770.
[31] ZHANG P F,SHI B L,SU J L,et al.Relieving effect of ?Artemisia argyi ?aqueous extract on immune stress in broilers[J].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7,101(2):251-258.
[32] 吳有華,劉力,王敬,等.艾葉粉對肉雞免疫器官指數及生長的影響[J].江西畜牧獸醫(yī)雜志,2014(6):14-16.
[33] 黃麗華,李蕓瑛.艾葉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4,35(20):124-127.
[34] 何義雁.艾草米糕加工工藝及其品質改良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5.
[35] 姚金俠.艾葉面包的研制及保健價值[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5(5):59-62.
[36] 孫建,丁曉蕾,李群.中日韓艾草利用比較研究[J].中國農史,2015,34(5):131-141.
[37] 齊威,栗曉雪,郭耀華,等.一種藥食同源高纖維功能性食品的制備方法:CN202010079543.2[P].2020-06-12.
[38] 何秀嵐,李世國,聶全新.安全優(yōu)質高效艾草食品的生產與加工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4,32(5):995-996.
[39] 鄧志勇,吳桂容,李松玲.艾草南瓜保健蛋糕工藝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5,43(3):220-221,288.
[40] 董志偉.艾灸療法的主要作用和發(fā)展趨勢[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6):2959-2962.
[41] 孫政,孫劍峰,時靈美.一種艾草茶的加工工藝:CN201710688406.7[P].2017-11-24.
[42] 賴國全,賴國光.具有驅蚊止癢功能的艾草皂:CN201810939561.6[P].2018-12-07.
[43] 駱百林.一種艾草牙膏工藝流程:CN201610525552.3[P].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