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桂中山區(qū),那里山高河小,村莊稀疏,人口不多。故而過端午節(jié),規(guī)模小,缺少恢宏氣勢。可是,它小而熱鬧,小而有情,于情深處把過節(jié)時的細節(jié)一一拎提出來,仔細品鑒,竟也大體上契合流傳千年的習(xí)俗,稍微差異處則別具地方特色。
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準(zhǔn)備期長達五個月。
在家鄉(xiāng),過完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把大紅燈籠從廳堂上取下,將社壇的花燈燒掉,忙碌的一年才真正開始。這時,每戶人家就趕集買回鴨苗鵝苗精心飼養(yǎng),名叫“養(yǎng)五月節(jié)頭牲”。到二月,荊竹筍拱出地面,人們折取回來,剝?nèi)テ?,水煮瀝干,曬成筍干待用。與此同時,人們上山下田勞作,還留意收集各種無毒的野生菌及野生木耳曬干儲存。母親沒進城前,采集最多的是松樹菌、香菌、水雞樅、黑木耳、白木耳等。
時間來到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男人上街采買菜蔬,女人在家做各種吃食。記得母親通常用兩只無耳的平頭木桶分別浸泡秈米和糯米。兩種米都是午夜浸泡,天微明用插箕撈起瀝干水。秈米挑到磨房,一勺一勺地舀到磨眼磨成米漿,米漿提回來加入泡打粉和糖,靜止個把小時待其發(fā)酵后,舀進托盆架進鐺里燃旺大火猛蒸,米漿就變成黃色或者白色的發(fā)糕。糯米則分成三份,一份包粽子,一份送碾米房打成粉做葉包糍,一份倒進甑子蒸成糯米飯,糯米飯再挑到碓房,趁熱分?jǐn)?shù)次倒進碓臼舂細,捏成團粑。團粑是舶來品,是隔壁阿哥娶了一個云南布依族女子為妻,那女子教村中人做的。粽子也不一樣。大部分人家包的還是綠豆豬肉餡的狀如拱橋的本地粽,娶了廣東女子為妻的人家包的是三角粽、堿水粽。村子不大,從這些端午吃食,卻窺見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風(fēng)情在這里融合、綻放。
端午節(jié)這天,一大早,村莊里便開始宰頭牲。不用多久,村腳下的小河兩邊陸陸續(xù)續(xù)地擺滿桶和盆,里邊滿滿地裝著拔掉了毛的雞鴨鵝。人們一邊勞作,一邊談?wù)撜l家宰的頭牲最多,時不時還抄起網(wǎng)兜撈捉成群結(jié)隊趕來搶吃碎肉的小魚。
個把小時后,整理好的頭牲及豬肉一并擱鐺里煮,煮熟后端到廳堂擺到八仙桌上,焚香祭祀祖宗,旁邊還有一大碗泡制好的雄黃酒一塊供奉。儀式走完,燒掉金銀紙錢,各家的女人就用手指蘸點雄黃酒在自家孩子的額頭上畫“王”字,以借虎威來避邪。“王”字畫好,孩子們哈哈大笑一哄而散。做母親的也笑了,一邊笑一邊端了雄黃酒回去,逐間屋子逐間屋子地用柚子葉蘸酒揮灑。我問過母親,為什么要灑雄黃酒?母親說,防止蛇“落屋”(方言:進屋的意思)。母親目不識丁,她肯定不知道,我國早在南北朝時就有“雄黃驅(qū)蛇”的說法。我聞言微微頷首一笑,繼續(xù)問母親是怎么知道雄黃酒能防蛇的?母親用一個反問句來回答我——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行路?的確,對于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非要讀書才能繼承,耳濡目染也能代代相傳。
接下來的儀式是在門框邊上插艾葉和菖蒲。《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以為人,懸于門戶上,可禳除毒氣?!惫湃苏J(rèn)為,端午節(jié)位于春夏之交,是整個熱天的開端,這時五毒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故人們在這一天特別注意消災(zāi)防毒。在鄉(xiāng)間,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諺流傳。除了插艾葉和菖蒲,有嬰兒的人家還要加插茅草。我們這里把茅草叫作“鬼的繩索”,認(rèn)為茅草能縛鬼,所以第一次背孩子回娘家,或者第一次背孩子走夜路,都要扯上幾根茅草插在背篼上避鬼,以保孩子平安??上攵宋绻?jié)插茅草,當(dāng)然也是出于避邪祟的目的了。
一切祭祀、避邪的程序行完,家家開始做菜,煙囪里徐徐噴出的炊煙在無風(fēng)的村莊上空站成一道道豎排的古體詩。
中午一過,四方親友如約而至,宴席如期在庭院里開飲,村莊里熱鬧非凡。
飲畢,村子前邊有一個大水潭,村中小孩、走親戚的孩子都匯集到這里來,剝光衣服跳進潭中去。大人們也尾隨而至,在潭邊把堆積在岸上晾曬的水桶粗的松木丟進水里讓孩子們游戲。孩子們分組騎在木頭上從潭的這邊劃向那邊比賽快慢。一時間,浪遏飛舟,水花四濺,歡笑聲、吶喊聲在水潭上空不絕于耳。這或許就是山里人家最簡約的賽龍舟了。
在遠離城市十多公里的鄉(xiāng)野,人們只粗略知道端午節(jié)賽龍舟是為了紀(jì)念大詩人屈原,卻不知道泱泱中華歷來就是“三里不同風(fēng),十里不同俗”的?!逗鬂h書?列女傳》記載:孝女曹娥者于端午節(jié)為救溺水老父而投江。浙江地區(qū)多祭之?!肚寮武洝分杏涊d: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源于紀(jì)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節(jié)祭伍子胥之舊習(xí)。那具體到家鄉(xiāng),賽龍舟的習(xí)俗到底是為了紀(jì)念誰?想想,這真的不必去考究,我們只需知道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得到傳承就夠了。
太陽西下,酒足飯飽,客人歸去,男人們把熟雞熟鴨持刀劈了,一家親戚搭上半只,女人們忙著把發(fā)糕、糍粑、粽子、米花等吃食裝在袋子里掛上親友的扁擔(dān)。脫不開身、沒來過節(jié)的親友,人們一樣不少地讓同路的人幫捎帶,實在沒人捎帶的,那就親自挑著擔(dān)子送去。因而,端午節(jié)的夜晚,常常能看見火把或者手電筒發(fā)出的亮光在山路上走動。
只有路上的亮光熄滅,再也沒有腳步在行走,端午節(jié)才算真正地落幕。
作者簡介:羅仁通,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廣西文學(xué)》《百花園》《天池》《紅豆》《小小說月刊》《故事會》《南寧日報》等。小小說《一碗姜糖水》入選《2018年中國微型小說精選》。小小說《趕豬》入選《2019年中國微型小說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