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嘗試用很多方式來梳理齊魯文化。
我們在泰山之顛眺望東海之濱,讓地理詮釋生命的繁衍和文化的孕育;我們研究母親河的數次變遷,在災難與重生中定義黃河與山東的關系;我們用建筑、碼頭、街巷等元素重新解構京杭大運河,尋找她再度輝煌的可能……
這一次,我們將視線對準博物館。博物館這個『舶來品』,在中國最早見于林則徐主持編譯的世界地理著作《四洲志》中。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的博物院是遠離大眾視野的存在,直到進入二十世紀,隨著國人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國家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博物館開始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與紐帶,進入公眾視野。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讓文物說話,最好的載體便是博物館。而隨著文旅融合的進一步拓展,博物館更早已成為傳播地域文化、推動跨區(qū)域旅游的必達目的地。
這一次,我們從全省選擇了十家博物館的十件代表性文物,它們或是齊魯文化傳承體系中的重要代表,或是地域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見證,或是時光流轉不可忽視的文化存在。他們當然不能完整地代表齊魯文化,但我們試圖讓大家跟隨我們的視線,從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點狀存在中,尋找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我們把它看做一次奇妙的時光之旅,在時間的軌道上,自近而遠眺望回去。從清代的祭孔大典開始,直到遠古的恐龍時代。跟我們一起,在地理和時間上做一次跳躍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