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云明
在上小學的時候,由于對知識的渴望,只要是有文字的紙張,我都會找來讀??上菚r書籍匱乏,除了可以看小人書和電影外,家里可讀的書不多。
那時,家里的書雖有幾十本,但基本上是父母單位發(fā)的政治理論書,以及作為先進生產(chǎn)工作者、五四青年紅旗手等獎品發(fā)給他們的紅色文學作品,這些也是父母從十幾歲時努力工作的見證和一生的紀念。如今,這些書就收藏在我這里,看著這些書上蓋著大紅公章的表彰決定,就會把我引入那個熱火朝天的革命歲月里。
家里也有部分舊書是父親從新華書店買來的文學作品、自然科學書。幾十年過去了,這些書我一本也舍不得丟棄。因為這些書是我的文學啟蒙教材,在上小學識字不全的情況下,猜著讀完了書上的一些繁體字。
上四五年級的時候,條件依然簡陋,家里的電燈很昏暗,還經(jīng)常停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做完作業(yè)后,我就在母親縫補衣物的電燈或煤油燈下,一字一句地享用著這些繁體字的文化大餐。到現(xiàn)在,近40年過去了,我還認真地收藏著這些書。書中的細節(jié)已經(jīng)記不得了,但它讓我對文學和黨的認識的啟蒙作用,卻一生也不會改變。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本書是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林海雪原》和1958年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老共青團員》,這也是當時家里為數(shù)不多的文學作品。這兩本書是用繁體字印刷的,其中《林海雪原》又是豎排,描寫的是解放戰(zhàn)爭初期東北剿匪的戰(zhàn)斗故事。1946年冬天,東北民主聯(lián)軍一支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zhí)行剿匪任務,偵察英雄楊子榮與威虎山座山雕匪幫斗智斗勇。它是“革命通俗小說”的典型代表,并被譽為“新的政治思想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互相結合”的光輝典范。2019年,《林海雪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老共青團員》作者是抗聯(lián)老戰(zhàn)士,描寫東北鐵路工人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斗故事,主人公何有,生在窮人家,自幼沒了爹娘,他從一個孤兒,后來當了學徒工,經(jīng)過千辛萬苦,在革命隊伍這個大熔爐里鍛煉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者的經(jīng)歷。從這本書中能讀到闖關東流民的苦難、哈爾濱歷史的演變、北大荒風雪的彌漫、“九一八事變”悲壯的震撼、老抗聯(lián)殊死的決戰(zhàn)、革命家無畏的奉獻、理想者純真的愛戀等。
家里還有一本比較特殊的書,那是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職工識字課本》(第三冊),那是母親剛參加工作時,廠里組織職工進行“掃盲”時的教材。母親沒有上過學,她一生認識的為數(shù)不多的漢字,就是從當時的職工夜校里學來的。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強化了對人民文化素質的提升工作,在全國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開設了各種形式的“掃盲班”。這些舉措,減少了文盲、半文盲數(shù)量,在提高人口素質的同時,也為國家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奠定了文化基礎。
母親就是憑著幾年的掃盲夜校學習,知道了一些革命的道理,學習了一點科學文化知識,也知道了一些大小事。記得小時候,她只有在睡前才有時間為我講一些民間故事、革命英雄事跡、紅色經(jīng)典等,在我小小的心靈里種下了文學和渴望知識的種子。
后來,我又積攢了為數(shù)不多的零花錢,先后從新華書店買了《鐵道游擊隊》《紅巖》《青春之歌》《蝦球傳》等眾多紅色經(jīng)典圖書,正式擴展了我對文學認知的寬度和廣度,讓我沉醉在文學作品塑造的世界中,也從理想、信念上影響了自己的一生。
那時候,從作品里看到一個個共產(chǎn)黨員為國家、為人民、為民族舍生忘死的故事,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和崇拜,想著等以后長大了,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和向黨組織積極靠攏,1999年,26歲的我正式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從此,我在履歷表上的“政治面貌”一欄,可以光榮、自信地寫上“中共黨員”了。
20多年來,我在黨組織的懷抱里不斷地進步,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一直堅守理想信念。曾在一首詩中寫道:“當黨旗在中國大地上飄揚出豪邁與激情,握緊拳頭、舉起右手、莊嚴承諾,我也成為錘頭、鐮刀的追隨者。像一滴新鮮血液,找到它澎湃的海洋。把自己的初心融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不負偉大時代,為歷史前進的方向增添一些動力?!?/p>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的時刻,我又打開塵封的書箱和記憶,找出了《紅日》《鐵道游擊隊》《列寧斯大林生平及其學說》《革命的堅定性》等這些幾乎與共和國同齡的書,重溫紅色經(jīng)典故事,重回我的文學啟蒙之地。這些書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是一個家庭書香的味道,雖然有些陳舊發(fā)黃,但歷久彌香,越來越珍貴?!簦ㄗ髡邌挝唬涸颇鲜±ッ魇袝x寧工業(yè)園區(qū)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