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思宇
中旭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16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后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我國建筑業(yè)更是迎來了一次從設計到施工的整體技術飛躍,尤其是超高層建筑,而且大部分超高層建筑為當?shù)氐牡貥诵越ㄖ8鶕?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早在2014年我國的已建超高層民用建筑就已突破7000座,其中公共建筑占65%,同時我國的超高層建筑數(shù)量也成為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廣的國家。
研究結果表明,對于辦公建筑,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每年可以為建筑節(jié)省冷量約為14~41kWh/h,相應可節(jié)約費用約1.3~3.6美元/m2。因此,自然通風成為最受現(xiàn)代暖通設計師青睞的一種節(jié)能設計,同時是為了實現(xiàn)“綠色建筑”的一種必然選擇。
選用標準k-ε模型。進口邊界條件使用速度入口Velocityinlet,出口邊界條件采用壓力出口Pressure-outlet,在室內側出口處壓力設置為0Pa。在建筑物高度<450m時,室外風場的速度隨高度的增加呈指數(shù)形式的增加,其中城市風速隨高度變化公式計算:
式中:v為距地h米處風速,m/s;v1為距地h1米處風速,m/s,h1取10;n為地面粗糙度系數(shù)。
以海口市內某超高層辦公樓為例,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12),且高度為250m風速梯度依舊取決于地面粗糙度,因此在模擬中n取0.22。
文章的研究對象為一棟位于??谑械某邔咏ㄖT擁椖课挥诤?谑欣蠙C場舊址,總用地面積為25492.86m2,總建筑面積為275143.98m2,其中最高塔樓為52F,建筑高度為249.85m。
室內自然通風研究對象為2座塔樓的4F~42F開敞式辦公準層,外圍護結構均為玻璃幕墻。在核心筒和辦公區(qū)連接處設有公共走廊,走廊均設有密封較好的戶門,且開啟頻率不頻繁,在室內模擬時不考慮核心筒處。因為樓梯及電梯井道造成的煙囪效應及熱壓反應,所以公共走廊和核心筒處按照密閉腔考慮。標準層的吊頂高度為2.7m,故在室內空間的模型建立時僅考慮2.7m吊頂以下區(qū)域。
選用經(jīng)度110.33119、緯度20.031971的氣象臺所提供的氣象參數(shù),該氣象臺離目標建筑約3.6km,同樣處于海口市中心。氣象站與目標建筑之間沒有明顯的高大山等高大的地勢影響,地理條件基本一致,且有效數(shù)據(jù)比較完整,可以作為研究目標建筑的氣象參數(shù)資料。
由于在15.35~27.13℃時,室外新風不為室內帶來冷負荷,據(jù)此在近10年的氣象樣本中可知一共2020d符合氣溫要求。集中在當年10月至次年4月,在此期間主導風向主要為ENE(東北偏東)。為了滿足在模擬室外風向時能夠體現(xiàn)不同風向的影響,以3種典型風向作為滿足自然通風的典型氣候風向,如表1所示。
表1 適于自然通風的典型氣候工況 單位:m/s
因為幕墻通風器具有造價低、效果好的特點,自然通風采用幕墻通風器。選用的某型號通風器抗風壓性能最大為3.6kPa,能夠滿足目標建筑的安全性需要。
幕墻通風器設置情景如表2所示。布置采用整個辦公層對稱的方式。在所有情景下設置通風面積均相等,總通風面積為4.64m2。室內模擬最終劃分網(wǎng)格數(shù)量為2595687,設置計算域計算步數(shù)為2000次。
表2 幕墻通風器設置情景
在3種典型工況下,在目標建筑100m高度處室內工作區(qū)情景1的空氣速度矢量圖,情景2與情景1基本類似。情景3地板送風無論室外風為何種風向,最終氣流都會從迎風面送風口垂直從下往上送風,背風面垂直排出,因此情景3僅模擬在工況1下的室內送風情況。
在情景1時,各個入流面的入流角度越大,從入流口到出流口的路徑越短,空氣會越快的完成在室內的流動過程,且停留時間較短,對室內空氣的擾動就弱,即新鮮空氣在室內的分散效果越差,雖然滿足了通風量的要求,但是無法達到全面置換的目的。入流角度越小,氣流的置換路徑越長,氣流會入射到核心筒的墻上,并沿著核心筒的墻在室內更均勻地擴散。
當幕墻通風器安裝在情景2時,因為氣流的入流口和出流口高度都更加接近工作區(qū),所以在工作2.0m高度的分布優(yōu)于幕墻通風器安裝在情景1時的分布。情景2時,工況1中在出流夾角區(qū)所形成的渦流面積均減小約10%,工況2渦流面積減小約30%,工況3渦流面積減小約15%。因此,在幕墻通風器安裝于情景2時,對室內利用自然通風換氣的分布效果更好。此時,流速約集中在5m/s,在短時間內開啟不會令人感覺不適,可以滿足辦公生活的要求。
在情景3時,室外氣流沿著幕墻通風器的室內送風口垂直往上送風,一部分氣流垂直射流到2.7m高的吊頂,沿著吊頂擴散,另一部分氣流會在不同高度隨著射流邊界的擴大逐漸擴散。在工作區(qū)2.0m高度時,2個迎風面處氣流分布比較均勻,且呈對稱的形式。綜上所述,情景2時室內通風的空氣質量更優(yōu),因此以幕墻通風器安裝在情景2為基礎進行分析,即幕墻通風器安裝在2.0m高度處。
幕墻通風器安裝在情景2,對主導風向工況1標高為50m、100m、150m、200m的辦公層通風進行數(shù)值模擬。在這4層入流的新鮮空氣均將對該層內的整體氣流產生不同程度的擾動。在50m時,2個入流口速度為4.42m/s,出流口處的速度為1.77m/s;在100m時,2個入流口速度為5.14m/s,出流口處的速度為1.85m/s;在150m時,2個入流口速度為5.62m/s,出流口處的速度為2.06m/s;在200m時,2個入流口速度為5.99m/s,出流口處的速度為2.23m/s。在入口速度從4.42m/s提升至5.99m/s時,出流口速度僅從1.77m/s提升至2.23m/s,出流速度的提升小于入流速度。隨著入流速度的提升,雖然提高了空間的換氣次數(shù),但是對于整體區(qū)域的空氣擴散置換效果并不一定越好??芍?.14m/s時,整體空間空氣置換效果最好。
《公共場所衛(wèi)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中對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要求為不高于0.1%,1.964g/m3,室外空氣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0.04%,0.786g/m3。根據(jù)實測辦公時每人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約為22.6L,該研究辦公區(qū)為1800m2,按每人8m2計算,共有225人,即每小時產生二氧化碳為5085L。以全面通風的形式稀釋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需要新風量為8480m3/h。通過控制通風器阻力將入流速度控制在5.14m/s時,自然通風量為43299m3/h,是稀釋二氧化碳濃度的5.1倍,即通風器每小時開啟12min即可滿足室內稀釋二氧化碳的需求。
按照資料,2010—2019年,有2020d滿足自然通風,如果僅在每天上午8點至中午13點室外溫度較低時采用幕墻通風器,室外溫度較高后采用新風機組的冷卻通風。即每天減少開啟熱回收新風機組5h,10年一共有10100h可以采用幕墻通風器自然通風,目標建筑共設置12臺熱回收新風機組,每臺風機電量為37kW,至少可以節(jié)省4484.4MWh,按??诋?shù)仉妰r0.6792元/kWh計算,可節(jié)省304.6萬元,辦公樓平均每年可以節(jié)省30.46萬元。
文章以海口地區(qū)一棟正在設計中的超高層辦公建筑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值模擬法,得出具體結論如下:(1)在安裝高度為2.0m時,幕墻通風器對工作區(qū)的氣流分布更穩(wěn)定,而且對新鮮空氣的分散和室內污染空氣的排出更加有利。(2)最有利于室內自然通風空氣置換的風速為5.14m/s。同時,入流角度較小時,有利于擴散入流的新鮮空氣。(3)如果將夏季的通風效果納入分析,可以進一步將自然通風應用得更加全面,獲得更好的節(jié)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