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毅,吳雪輝,
1.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廣州 510642);2. 廣東省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州 51064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國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目前,我國油茶種植面積已達到440萬 hm2,并且有逐年增長的趨勢[1]。油茶果殼是油茶果去仁后留下的外種皮,在制油過程中,1 t的油茶果實能產(chǎn)生大約0.54 t的果殼[2],然而在實際中,果殼常常被當作廢料處理或者冬天取暖用的燃料,利用率極低[3]。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由一類黃烷醇單體聚合形成的多酚類物質[4],是一種天然的強抗氧化劑[5],同時還具有降血糖、抗腫瘤、抗衰老等作用[6-8],應用前景廣闊。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油茶果殼中含有豐富的原花青素,含量在2%~5%左右[9-10]。目前對果殼中原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上,但獲得的粗提物中含有較多雜質,需要進一步純化。大孔樹脂法因其具有易操作、選擇性強等優(yōu)點,常被應用于原花青素吸附純化研究[11-12]。
通過抑制體內α-淀粉酶的活性,可以阻斷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變糊精和寡糖的過程,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避免餐后血糖的快速升高,對控制血糖及治療糖尿病有著重要意義[13]。研究表明,從植物中提取的原花青素可以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如α-淀粉酶的活性來預防高血糖[14]。
目前,關于油茶果殼中原花青素的純化及其對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均未見報道。因此,利用大孔樹脂對油茶果殼中原花青素進行純化,同時考察純化后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期為油茶果殼的高值化利用和原花青素的研究開發(fā)提供參考。
油茶果(采自東莞樟木頭林場);大孔樹脂S-8、HPD-600、AB-8、D-101、XDA-6、LSA-12、LX-213(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花青素標準品(純度≥95%,上海如吉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阿卡波糖(上海伊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豬胰α-淀粉酶(10 U/mg,美國Sigma-Aldrich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UV-52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JJ1000型電子天平(常熟市雙杰測試儀器廠);HWS24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廣州航信科學儀器有限公司);LRH-150B恒溫培養(yǎng)箱(廣東泰宏君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HY-5回旋式振蕩器(常州澳華儀器有限公司)。
1.2.1 油茶果殼原花青素的提取
油茶果殼于45 ℃烘干,粉碎后過0.425 mm篩,備用。準確稱取10.00 g樣品,加入500 mL 43%(V/V,下同)乙醇溶液,于70 ℃提取13 min,抽濾,真空濃縮,得到原花青素粗提液。
1.2.2 原花青素標準曲線的制作及純度的測定
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的測定參考孫蕓等[15]的方法,以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得到標準曲線y=2.63x+0.0394,R2=0.9991。
式中:C為測得的原花青素質量濃度,mg/mL;V為樣液體積,mL;n為樣品稀釋倍數(shù);m為原花青素純化物干基質量,mg。
1.2.3 樹脂的預處理
樹脂于95%乙醇浸泡24 h,用蒸餾水洗至無醇味。依次用4倍體積的5% HCl溶液和4倍體積的5% NaOH溶液各浸泡4 h,用蒸餾水洗至中性,濾干,備用。
1.2.4 靜態(tài)吸附和解吸實驗
分別稱取1.00 g不同型號的大孔樹脂(S-8、HPD-600、LSA-12、XDA-6、AB-8、LX-213、D-101)置于錐形瓶中,加入40 mL質量濃度為1.24 mg/mL的原花青素粗提液,置于恒溫搖床(25 ℃,120 r/min)中振蕩24 h,測定吸附飽和后溶液中原花青素質量濃度。于上述飽和樹脂加入40 mL 95%乙醇,振蕩解吸24 h(25 ℃,120 r/min),測定解吸液中原花青素質量濃度。按式(2)~(4)計算吸附率、解吸率和回收率。
式中:C0、C1和C2分別為提取液原花青素質量濃度、吸附平衡原花青素質量濃度和解吸平衡原花青素質量濃度,mg/mL。
1.2.5 動態(tài)吸附與解吸試驗
稱取7.00 g樹脂濕法裝柱,固定上樣質量濃度0.95 mg/mL,分別以0.25,0.50,0.75,1.00和1.25 mL/min的流速加入150 mL待上樣液進行吸附,收集流出液并測定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繪制不同流速下樹脂的動態(tài)吸附曲線,計算吸附率和泄漏時間。在最佳上樣流速條件下,分別考察乙醇洗脫體積分數(shù)(10%,30%,50%,70%和90%)、上樣質量濃度(0.50,1.00,1.50,2.00和2.50 mg/mL)和洗脫流速(0.50,1.00,1.50,2.00和2.50 mL/min)對原花青素解吸效果的影響,收集流出液并測定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繪制不同條件下樹脂動態(tài)解吸曲線并計算回收率。真空干燥洗脫液,得原花青素純化物,測定純化物純度。
1.2.6 油茶果殼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1.2.6.1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曲線
參考鐘英英等[16]的方法,以阿卡波糖為陽性對照,測定不同質量濃度抑制劑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谝种苿┵|量濃度和抑制率回歸方程計算IC50值(半抑制質量濃度)。
1.2.6.2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抑制類型的研究
配制0.40,0.80,1.20,1.60和2.00 mg/mLα-淀粉酶溶液,抑制組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為0.30 mg/mL,非抑制劑組用緩沖液代替原花青素溶液,按照1.2.6.1的方法測定反應后溶液吸光度,以酶質量濃度對反應速率作圖,判斷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的抑制類型。
配制0.20%,0.60%,1.00%,1.40%和1.80%淀粉溶液,抑制組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為0.30 mg/mL,非抑制劑組用緩沖液代替原花青素溶液,按照1.2.6.1方法測定反應后溶液吸光度,作Lineweaver-Burk雙倒數(shù)圖,確定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可逆抑制類型。
采用Excel 2019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Origin 2018軟件進行作圖及方程擬合。
圖1為7種型號大孔樹脂靜態(tài)吸附和解吸試驗結果。吸附率較高的樹脂型號有S-8、XDA-6、AB-8,其中:S-8樹脂吸附率最高,但解吸率和回收率很低;XDA-6樹脂吸附率其次,且回收率最高;AB-8解吸率較高,但吸附率和回收率較差。綜合考慮,選擇XDA-6型號樹脂作為純化樹脂。
圖1 不同型號樹脂對原花青素靜態(tài)吸附與解吸結果
2.2.1 上樣流速對樹脂吸附原花青素的影響
圖2為上樣流速對樹脂吸附原花青素的影響,泄露時間和回收率均隨著上樣流速的增大而減小。當流出液質量濃度達到上樣液質量濃度的10%時,該質量濃度稱為樹脂吸附泄露點[17]。上樣流速過快,會使目標產(chǎn)物與樹脂接觸不充分,容易造成樹脂過載而泄露[18];上樣流速過慢,會造成上樣時間過長。相比于0.25 mL/min,以0.5 mL/min流速上樣時,泄露時間從520 min減小到180 min,而回收率僅減少4.11%,因此選擇上樣流速0.5 mL/min。
圖2 上樣流速對樹脂吸附原花青素的影響
2.2.2 洗脫體積分數(shù)對樹脂解吸原花青素的影響
圖3為洗脫體積分數(shù)對樹脂解吸原花青素的影響。10%乙醇洗脫時,原花青素的回收率和純度均較低,表明10%乙醇對原花青素的選擇性不強。原因是10%乙醇極性較大,而原花青素極性較低[19],10%乙醇無法將原花青素從樹脂中洗脫出來,洗脫物中多是極性較大的雜質。30%乙醇洗脫物,純度較高,但會出現(xiàn)拖尾現(xiàn)象,50%~90%乙醇洗脫峰型較窄,成分集中,且回收率和純度均較高,表明乙醇體積分數(shù)超過50%后,均能較好地洗脫出樹脂中原花青素。綜合成本考慮,選擇50%乙醇作為洗脫劑。
圖3 洗脫體積分數(shù)對樹脂解吸原花青素的影響
2.2.3 上樣質量濃度對樹脂吸附原花青素的影響
圖4為上樣質量濃度對樹脂吸附原花青素的影響。在不同上樣質量濃度下,原花青素洗脫曲線變化相似,且隨上樣質量濃度的增大,峰尖濃度依次增大。上樣質量濃度在0.5~1.5 mg/mL范圍內時,回收率緩慢下降,超過1.5 mg/mL后急速下降,原因是原花青素濃度增大,樹脂表面基團逐漸飽和,傳質速度變慢[20],上樣質量濃度超過1.5 mg/mL后,部分原花青素未被吸附就流出,回收率快速降低。原花青素純度先上升后降低,在上樣質量濃度為1.5 mg/mL時達到最大,與鄭洪亮[21]研究中紅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純度隨上樣質量濃度的變化趨勢相同。最終選擇上樣質量濃度1.5 mg/mL。
圖4 上樣質量濃度對樹脂吸附原花青素的影響
2.2.4 洗脫流速對樹脂解吸原花青素的影響
圖5為洗脫流速對樹脂解吸原花青素的影響。隨著洗脫流速的增大,峰尖濃度減?。患兌入S洗脫流速的增大,持續(xù)減小,在流速超過1.00 mL/min后快速下降;回收率先增大后減小,并在1.5 mL/min時達到最大值。流速從1.00 mL/min到1.50 mL/min,純度相對下降較多,而回收率增加不多。綜合考慮,最佳洗脫流速選擇1.0 mL/min,在此條件下,原花青素純度達到53.41%,相比于粗提物純度14.82%,純化物純度提高了3.6倍。
圖5 洗脫流速對樹脂解吸原花青素的影響
2.3.1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曲線
圖6為油茶果殼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曲線。原花青素質量濃度為0.08~0.40 mg/mL時,抑制率迅速上升;0.40~1.00 mg/mL范圍內,抑制率上升速度變緩;質量濃度超過1.00 mg/mL后,抑制率趨于穩(wěn)定,并在2.00 mg/mL達到最大值95.36%,高于對照物阿卡波糖(90.93%)。通過對圖中抑制劑濃度和抑制率的關系進行擬合,計算得到原花青素IC50值為0.24 mg/mL,低于對照物阿卡波糖IC50值(0.27 mg/mL)。圖6顯示,油茶果殼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與質量濃度呈現(xiàn)正量效關系。最大抑制率和IC50值均表明油茶果殼原花青素比阿卡波糖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圖6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曲線
2.3.2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抑制類型的研究
圖7為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動力學曲線。在酶質量濃度與反應速率相互關系中可以發(fā)現(xiàn),抑制劑組的直線斜率低于非抑制組,并且抑制組和非抑制組直線均經(jīng)過原點。根據(jù)酶反應動力學曲線特征[22],油茶果殼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為可逆性抑制。
圖7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的抑制動力學曲線
圖8為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雙倒數(shù)圖。結果發(fā)現(xiàn),抑制劑組和非抑制劑組兩條直線相較于Y軸,在有抑制劑存在時,Km值增大,Vmax值不變,表明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的可逆抑制類型屬于競爭性抑制。此時,酶抑制劑和底物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酶抑制劑與酶的結合阻斷了底物與酶的結合,降低了酶和底物的親和能力,酶反應的速率減慢[23],與劉睿等[22]研究的高粱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的抑制類型一致。
圖8 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雙倒數(shù)圖(Lineweaver-Burk)
探究了油茶果殼中原花青素的純化工藝條件,并考察純化后的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XDA-6大孔樹脂樹脂,在上樣流速0.50 mL/min、洗脫乙醇體積分數(shù)50%、上樣質量濃度1.50 mg/mL、洗脫流速1.00 mL/min條件下進行純化,原花青素純度達到53.41%,純度相比于粗提物(14.82%)提高了3.6倍。油茶果殼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可達到95.36%,IC50值為0.24 mg/mL,原花青素通過可逆的競爭性作用實現(xiàn)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研究純化的原花青素能夠有效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效果超過阿卡波糖,有望作為膳食補充劑應用于血糖控制及糖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