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紅 董一冰
摘 要:俞秀松革命精神是在其短暫的革命實踐中凝練出的思想精華。信仰赤誠、胸懷家國、不懈斗爭和勇敢無畏是其革命精神的內核,具有豐富的時代價值。因此,對俞秀松革命精神內核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不僅是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要求,對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黨員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關鍵詞:俞秀松;革命精神;新時代青年黨員;啟示
中圖分類號 D2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1-0475(2021)02-026-04
俞秀松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首任書記,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其革命精神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精神之魂、以傳統(tǒng)文化熏陶為精神之柱、以實踐經驗為精神之基,在救亡圖存的革命道路上逐步形成、發(fā)展和完善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所有一切共產黨人前仆后繼的行動指南。俞秀松逐漸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并在馬克思主義里找到了理論歸宿和價值認同,逐漸擺脫了無政府主義的思想枷鎖,成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并以此為信仰為之奮斗。加之,他出生在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經濟發(fā)達的浙江諸暨,深受吳越文化的熏陶和我國歷史上不畏艱險、保護農民、精忠報國的英勇事跡感染,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民族責任感,這是其走上革命道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具體革命實踐中,他不斷成長,逐漸鍛造了革命精神。越是面對現(xiàn)實社會的殘酷性和斗爭活動的艱巨性,反而愈發(fā)堅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心系國家命運,時刻在革命一線斗爭??v觀俞秀松的人生,青年時期就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是中國共產黨和青年團的籌備者和創(chuàng)建者之一,后來在莫斯科學習期間同王明等宗派主義者作斗爭,擔負起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責任,遠赴新疆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等。在一次次的革命斗爭中洗禮中,堅定信仰,凝練出了俞秀松革命精神,成為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黨員的現(xiàn)實素材。
一、俞秀松革命精神的內涵
俞秀松一生都在為革命戰(zhàn)斗,給后世留下了珍貴的革命精神??梢哉f,俞秀松在革命歷程中始終懷揣共產主義信仰、胸懷家國情懷、忠于信念黨性,始終懷有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敢為人先的斗爭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奉獻精神。
(一)忠于信念的黨性精神
講黨性是共產黨員的第一性,是共產黨人立身之本和靈魂所在。俞秀松的黨性精神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價值認同,堅持信仰,不忘初心。1925年,俞秀松在一張表格中說自己到了20歲以后開始閱讀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著作[1]。由此可知,俞秀松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并以此為終身信仰,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始終以堅持真理、忠于真理、捍衛(wèi)真理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俞秀松在莫斯科時反對過宗派主義,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反對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等,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時刻遵守黨的規(guī)章制度和踐行黨的宗旨理念。即使誣陷、 困難和挫折接踵而來,也沒有擊垮他忠于信念的黨性精神。在新疆的兩年多時間,俞秀松一直堅守共產黨的信仰和價值追求,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新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新疆繁榮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凝結在中華兒女血脈中最磅礴、最深厚的力量。俞秀松有著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的高度責任感。俞秀松生活在山河破碎、軍閥混戰(zhàn)的舊中國,在孩童時期便萌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少年時便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姿態(tài)思考國家命運前途,憂國憂民的思想促使他開啟了一生不平凡的愛國之行。俞秀松是杭州“五四”愛國運動的學生領袖,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籌備和創(chuàng)建積極奔走,組織領導群眾運動。在無數(shù)生死決擇中,是矢志不渝的愛國熱誠支撐著俞秀松不斷戰(zhàn)勝和克服一切困難。正如俞秀松在蘇聯(lián)致家信中獨白道:“回想國內一般人民的生活情形,連年天災人禍,不禁憂從中來,民國擾攘十六年,不知政局將于何時澄清,使人民得享太平之樂也,我雖離國三年,固無日不憂念祖國……”[2]寥寥幾句話就彰顯出濃厚的愛國情,可以說愛國之情是對其短暫一生最好的詮釋和表達。
(三)敢為人先的斗爭精神
俞秀松的一生都在與各種錯誤的思想和各種惡勢力作斗爭。思想上,他敢于打破封建枷鎖,與封建思想作斗爭。在各種“主義”泛濫時期,俞秀松的思想認識經歷了自我揚棄和辯證否定,直到馬克思主義在其世界觀中日益萌發(fā),尤其是在參加上海厚生鐵廠的實踐和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理論學習中以及參加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籌備,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五四運動時期,作為學生領袖的俞秀松帶領杭州學生參加五四運動當中,在新疆推行“六大政策”時,與當時新疆的惡勢力作斗爭,尤其是在查辦新疆督辦盛世才岳父的案件時敢于發(fā)聲,整頓了社會風氣。在烽火亂世,俞秀松主動扛起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勇敢走在前列與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四)視死如歸的無畏精神
中國救亡圖存的歷史告訴我們,革命事業(yè)需要無畏精神照亮。恪盡職守、不怕犧牲、許黨報國的精神正是俞秀松革命故事的精練概括。在異國他鄉(xiāng)蒙受不白之冤也依然從容不迫和看淡生死,因被誣陷為“托派”,俞秀松被強行押往蘇聯(lián),臨行前對妻子說道:“我個人生死微不足道,革命黨人的頭是殺不完的,血是流不盡的,讓鮮血換來新中國的勝利。離開了祖國錦繡山河和骨肉同胞,心里實在難過……”[3]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俞秀松為了心中偉大夢想,毫不猶豫地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對前往探視的妻子說道:“坐牢是革命者的家常便飯。要革命就不怕殺頭。革命者是殺不完的,為革命獻身是光榮的?!盵4]俞秀松這種為國為民的價值觀念和始終如一的革命信仰造就了其曠達生死的大無畏精神。
二、俞秀松革命精神對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黨員的啟示
青年黨員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重視青年黨員的培養(yǎng)就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斷生成新興力量。因此,通過挖掘俞秀松革命精神的內涵價值,使其成為新時代青年黨員戰(zhàn)勝困難、執(zhí)著追夢的不竭動力。
(一)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新時代黨性修養(yǎng)
俞秀松革命精神與新時代青年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具有內在契合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5],是新時代青年黨員做到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新時代黨性修養(yǎng)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說道:“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黨員,需要其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新時代黨性修養(yǎng),要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fā)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6]中國共產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正是對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著巨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新時代青年黨員必須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用科學先進思想將自身武裝起來。這樣,才能在當今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時刻保持清醒,學會穿古引今,總結歷史經驗,更加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信念,更加自覺地擔負起新時代賦予青年黨員干部的歷史使命。
(二)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新時代愛國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蘊含最為深厚的歷史情感。新時代青年黨員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新時代愛國精神,則必須深刻體驗共情效應。將紅色革命基因的傳承從情感上得到深切轉化和深入認同。一是情緒共情。俞秀松身上表現(xiàn)出的革命精神是重要紅色文化,是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要求。理解俞秀松的愛國主義情懷,不是單純的知悉,而是要了解俞秀松愛國主義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連接兩者的情緒共鳴點,進而幫助新時代青年黨員加深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二是情境共情。俞秀松革命精神蘊含的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是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現(xiàn)實要求。從現(xiàn)實問題入手最能打動人。今天,我們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厚植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逐夢路上,黨內出現(xiàn)許多青年黨員榜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黨員,他們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俞秀松的愛國主義精神內核是一脈相承的。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國仍然在不發(fā)達國家行列中,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仍然需要一代又一代新時代青年黨員砥礪前行,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和筑夢人。
(三)立足時代特征,提高新時代斗爭本領
新時代青年黨員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重要力量。立足時代特征,注重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精神、斗爭本領,增強青年黨員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的能力。在青年黨員教育中面對各種挑戰(zhàn)、任務時,要體現(xiàn)俞秀松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彰顯胸懷大局的氣魄。當前,中國共產黨面臨的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面臨的危險是尖銳的、嚴峻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日益激烈,各種各樣的思潮不斷涌入,企圖以價值觀攪亂和瓦解廣大人民群眾對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維護。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必須秉持“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高度覺悟以及“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革命氣魄,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權”,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中敢于針鋒相對,在意識形態(tài)的主陣地上敢于出聲發(fā)力,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四)堅持群眾路線,落實新時代工作作風
“我們的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盵6]這是歷史和實踐證明了的真理。新時代青年黨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始終執(zhí)行這條準則,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要主動謀劃思考,以人民為中心,細化落實。俞秀松注重理論學習、堅持調查研究來自深刻的生命體驗和對真理的追求,尤其是早年深刻體會到了底層人民群眾的苦難。新時代,青年黨員要學會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本職看本職?!吧妻恼咧\勢,不善弈者謀子?!蔽⒂^上,要善于把工作落實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上,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宏觀上,要善于把自身工作主動放到國內外形勢變化的大背景、大趨勢下去分析、判斷和把握,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抓住重點工作變化發(fā)展的先機,精準施策、精準發(fā)力。同時,養(yǎng)成主動想大事、善于謀大事,以善謀多出大主意,牢固樹立打基礎、利長遠的科學政績觀,以大情懷謀劃推動工作,不僅有“一張藍圖抓到底”的韌勁,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參考文獻:
[1] ?俞秀松紀念文集[M].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342.
[2] ?諸暨市政協(xié)學習文史委員會.諸暨市文史資料第8輯:秀松長青—中國共產主義事業(yè)前驅俞秀松[M]. 《諸暨報》印刷廠印刷,1999.
[3] ?陳秀萍.俞秀松評傳[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124.
[4]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精選本8:民運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235.
[5]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001).
[6]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001).
【責任編輯:褚永慧】
【作者簡介】 廖小紅(1994—),女,廣東省梅州市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現(xiàn)實問題研究;董一冰(1968—),女,黑龍江牡丹江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黨史研究。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文化安全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GJB1320373);牡丹江師范學院2020年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資金項目《新時代社區(qū)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kjcx2020-165mdjnu);牡丹江師范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應對專項《新時代應對重大疫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長效機制研究》YQFK2020008;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金課”建設專項(11004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