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炳月 李一同 吳美萱
(大連外國語大學軟件學院,遼寧大連)
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文獻對外宣傳翻譯是世界觀察和感知當代中國的重要窗口,有助于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發(fā)展、文化和價值取向。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司炳月等,2017)。而《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文是政治文獻對外宣傳翻譯的典型代表,全面體現(xiàn)了政治外宣文本的文體特征,能夠準確高效地向國外受眾介紹有關中國國情、政策等重要信息,是全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李鑫,2016)。其中,對翻譯語言特征的研究是“跨學科譯學的立足點和根本所在”(胡開寶,2011)。因此,本文將2018年至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英譯文和同期的美國《國情咨文》(以下簡稱《咨文》)作為研究語料,從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名詞化的使用、高頻詞這四個方面分析政治文獻英譯的詞匯特征,以期推動語料庫語言學與翻譯研究的進一步融合。
語料庫和語料庫語言學興起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期,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派與功能主義語言學派“兩陣對壘的天平上”的一個“舉足輕重的砝碼”(顧曰國,1998:1)。語料庫不僅為語言研究提供了空前廣泛的語言樣本,而且使傳統(tǒng)語言研究由通過內省、自造例證或誘導詢問的取樣方法轉變?yōu)榭茖W的調查取樣,研究方法也更加真實可靠。隨著翻譯學的發(fā)展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語料庫可以更客觀、更科學地考察翻譯的性質以及翻譯過程的種種制約因素(廖七一,2000)。從翻譯研究的角度出發(fā),Baker(1995)認為可比語料庫的研究前景最為廣闊,通過可比語料庫兩種文本的比較分析,可以探索在特定歷史、文化環(huán)境中翻譯的規(guī)范,發(fā)現(xiàn)翻譯活動的一些特殊規(guī)律。
目前,學界對于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類是翻譯共性的研究。翻譯共性即翻譯文本的普通特征,指在譯文中產(chǎn)生的典型話語特征。自翻譯共性假說提出以來,學界紛紛利用建成的翻譯研究語料庫,開展對于翻譯共性的實證性研究。國外對翻譯共性的研究起步較早,Laviosa(1998)采用詞匯密度、平均句長和高頻詞三個指標對翻譯文本的簡化趨勢進行了考察。Laviosa的研究表明在敘事語篇中,翻譯文本與源語文本相比,翻譯文本具有詞匯密度較低、平均句長較短、高頻詞比例較高和高頻詞變化較少等特征,因此具有“簡化”現(xiàn)象;Baker(2000)基于TEC(翻譯英語語料庫)和BNC(英國國家語料庫)中的文學子庫,對其中“say/tell+that”的結構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翻譯英語中“that”的省略頻率明顯高于英語源語,這表明翻譯文本中存在著“顯化”現(xiàn)象;國內對于翻譯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譯漢文本,胡開寶、朱一凡(2008)運用語料庫的方法對《哈姆雷特》兩個譯本中的“顯化”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兩個譯本均存在“顯化”現(xiàn)象,不過由于讀者層次和翻譯策略方法的不同,二者的“顯化”程度有所差異。
第二類是譯者風格的研究。譯者風格即典型語言運用習慣,表現(xiàn)為譯者對所譯文本和翻譯策略的選擇、前言、后記、腳注、文本中的注釋,以及譯者個人偏愛的表達形式和重復出現(xiàn)的語言行為方式。長期以來,翻譯都被視為模仿性的活動,譯者風格研究一直處于邊緣化地位,直到20世紀90年代,譯者風格研究才正式進入學者們研究的視線(胡開寶,2011)。最早利用語料庫展開譯者風格研究的是Baker。Baker(2000)基于TEC(翻譯英語語料庫)語料庫對比了兩位譯者的翻譯風格差異,并指出兩位譯者風格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譯者的翻譯主張和不同經(jīng)歷;Charlotte Bosseaux(2006)分析了TheWaves的兩種法語譯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一位譯者盡可能保留目的語文本中的異域文化,而另一位譯者則盡可能消除這種異域文化。
第三類是翻譯語言詞匯特征的研究。廖七一(2000)指出,語料庫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信息,如語言冗余度的大小、詞匯共現(xiàn)和規(guī)范程度、句法模式、用詞特點等。胡開寶(2011)指出,詞匯應用的總體特征可以通過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和高頻詞等相關數(shù)據(jù)來分析。Shamaa(1978)通過自建阿拉伯小說英譯本語料庫,發(fā)現(xiàn)日常詞匯如“day”“say”等在英語譯文中出現(xiàn)的頻率高于英語源語。她認為這種不同于源語的詞匯分布模式對我們對翻譯文本的認知有著潛在影響,也構成了譯文的識別特征。Laviosa(1998)基于英語敘事語篇的可比語料庫,對從各種語言譯成英語的散文和英語原創(chuàng)散文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英譯文本的詞匯應用更加簡單。王克非和胡顯耀(2008)基于北京外國語大學通用漢英對應語料庫,按照Laviosa的研究范式,從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和高頻詞的使用等角度對翻譯漢語和原創(chuàng)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進行比較分析,研究表明翻譯文本的用詞更加簡單,且常用詞數(shù)量少。因此,目前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譯共性”和“譯者風格”等領域,對于翻譯語言詞匯特征的研究,也大都集中在小說等文學文本,缺乏對于政治文獻的研究。
政府工作報告等政治文獻翻譯符合表達型文本的要求。王弄笙(2004)指出,學界普遍認同準確性是政治文獻翻譯的首要特點。楊麗娟、翟義超(2014:37)指出“準確是政治翻譯的基本要求,譯文必須確切無誤地反映原文,不能偏離原意,更不能曲解原意,政治文獻翻譯的準確性關乎國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文獻的翻譯研究一直是學界的熱點,相關研究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對于翻譯策略和技巧的研究。莊繹傳(1995)指出政治文獻的翻譯要突出政治,由于原文內容涉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或重要思想和理論問題,譯文必須一絲不茍地、忠實地傳達其理論問題,譯文必須一絲不茍地、忠實地傳達其精神實質。這奠定了我國政治文獻英譯的翻譯基礎,在我國開創(chuàng)了政治文獻翻譯研究的先河。王小萍(2006)指出了政治文獻英譯時可能會遇到的難點、成因及解決方式。胡峰笙等(2012)從語篇銜接理論出發(fā),指出如何巧妙地運用銜接理論以避免政治文獻英譯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詞語重復、用語歧義、結構松散等方面的問題。
第二類是對譯文可接受度的考察研究。張佑明(2017)指出,政治文獻的英譯文不宜死板冗贅,而要注重譯文的“地道性”,“中式英語”不應該成為政治文獻翻譯的一種趨勢,并提出“內容上異化、形式上歸化”的翻譯策略。武光軍和趙文婧(2013)從詞、句等方面對讀者的接受度進行了考察。
第三類則是基于語料庫的詞語特征研究。章穎(2017)以2016年《報告》英譯本為研究語料,以同年美國《國情咨文》為參照語料,通過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名詞化和關鍵詞方面對《報告》英譯本的詞語特征進行了考察;賈卉和孫敏唯(2018)基于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英譯本語料庫,對譯文詞語特征進行了歷時性研究。吳銘(2018)基于2014至2018年《報告》英譯本和《咨文》的可比語料庫,從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名詞化對《報告》英譯本的詞語特征進行了考察。
綜上所述,目前學界對于政治文獻翻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本的翻譯策略和方法。部分關于譯文可接受度的研究有利于拓展翻譯研究的角度和寬度,但由于主觀性較強或選取的語言樣本較單一,對譯文可接受度、譯文質量評估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拓展和延伸。而基于語料庫的譯文詞語特征研究較少,且鮮有針對高頻詞中差異較大的虛詞進行的研究?;诖?,本文選用2018至2020年的美國《咨文》為參照語料庫,選取同期的《報告》英譯文本進行對比分析和探討,以探究近三年來《報告》英譯文本的詞匯特征和情態(tài)動詞、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以期推動語料庫翻譯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1)《報告》英譯文本和《咨文》在詞匯的行文特征上有何異同?
(2)《報告》英譯文本和《咨文》中高頻詞匯呈現(xiàn)的差異如何?在哪些虛詞上有所體現(xiàn)?
本文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語料庫軟件Antconc3.5.8對自建的語料庫進行分析和探討。首先,在新華社收集2018年至2020年《報告》英譯版(共計42721詞),和同一時期的美國《咨文》(共計16278詞),二者均為新華社發(fā)布的正式文本,并將它們保存為word文檔。其次,對文件進行手動修改。修改內容包括:人工去除文本自帶的格式,刪掉多余的空行、亂碼、符號等,完成后保存為Antconc可以識別、后綴為txt的文本文檔,從而完成語料庫的自建。最后,根據(jù)兩個語料庫的對比,對政治文獻英譯文的詞匯特征進行定性分析,并結合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探討。
3.1.1 類符形符比
通過Antconc的Wordlist功能,可以檢索出兩個文本的類符形符比(TTR)。類符(word type)指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所有不同的詞語,形符(word token)指出現(xiàn)的所有詞形,類符形符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詞匯的變化性,TTR 值越大,文本蘊含的詞匯量越豐富(吳銘,2018:47)。《報告》和《咨文》的可比語料庫呈現(xiàn)的類符形符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詞表處理統(tǒng)計結果
通過表1可以看出,《報告》的類符形符比(TTR值)為8.97%,而《咨文》為18.65%,說明我國政治文獻的英譯文詞匯豐富程度不如源語的政治文獻。該數(shù)據(jù)一方面反映出英語母語的使用者詞匯量較大,語言運用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說明英語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善于對頻繁出現(xiàn)的詞語進行替換。2018年的《咨文》描述颶風時先用“storm”(“We endured floods and fires and storms.”),隨后用“to save people in the aftermath of a devastating hurricane.”中的 “hurricane”來進行替換使用。此外,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還在于我國政治文獻的翻譯要求使用嚴謹?shù)男g語和關鍵詞,且固定詞語或搭配的翻譯使相同詞匯的出現(xiàn)更加頻繁。如:“四風”這一詞語的翻譯“the practice of formalities for formalities’ sake, bureaucratism,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重復出現(xiàn)在近三年《報告》的譯文中?!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譯文“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也重復出現(xiàn)在這三年的《報告》中。
3.1.2 詞匯密度
在計算詞匯密度時,我們運用Antconc的Tool Preference自建停用詞表,將冠詞、介詞、感嘆詞、連詞以及助動詞歸為虛詞。詞匯密度是指在特定的語料庫中實詞在總詞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計算方法根據(jù):詞匯密度=實詞數(shù)/總詞數(shù)×100%。
從表2中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近三年的《報告》和《咨文》的詞匯密度差異較小,這個發(fā)現(xiàn)不同于之前的研究,如吳銘(2018)、章穎(2017)。另外,在政治文獻的英譯過程中,為了符合英文的行文習慣,譯文中使用的虛詞,特別是連詞的數(shù)量也會相對增加。例如:《報告》中and的使用為全文最多(2905次),占全文的 6.80%,而《咨文》中and的使用為500次,僅占3.07%,這是《報告》的詞匯密度低于《咨文》的原因之一。從表2中也可以看出《報告》閱讀難度低于《咨文》,可從側面印證了我國政治文獻的英譯水平不斷提高,語言表達更加貼合英語源語的政治文獻,也更有利于國外受眾的理解和傳播。此外,表2中的實詞數(shù)差異較明顯,筆者認為這是由兩種語言的語言結構和形式差異造成的。中文的“意合”特征明顯:多用重復的修辭手法、句子結構較長、“無主句”句型結構較多、祈使句型頻繁出現(xiàn)。同時連接成分使用不多,句與句之間沒有明確的邏輯關系(胡峰笙等,2012)。而英語在句式銜接上多“形合”特點:多用各種連接詞、短語、分句或從句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表現(xiàn)出來。
表2 詞匯密度比較
3.1.3 名詞化的使用
通常來說,名詞化指的是將形容詞和動詞轉化為名詞來進行表達的現(xiàn)象,在正式寫作中極為常見,尤其在英語學術和專業(yè)話語中更是普遍(Hinkel,2002),名詞化的程度越高說明文體越正式、詞匯更趨向書面語言特征。因此,我們通過Antconc中的Concordance功能,輸入*tion、*ence、*sion、*ion、*ment名詞后綴,來探究英譯政治文獻的名詞化程度。
通過表3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報告》中的名詞化頻率高于《咨文》。如:“建設”一詞,在中文里是動詞,但轉換成英譯文時,多為名詞“construction”。通過Antconc中的Concordance功能對近三年的《報告》英譯文進行檢索,“建設”的名詞“construction”共出現(xiàn)了19次,而其動詞形式“construct”則一次都沒有出現(xiàn)。兩種語言差異是名詞化現(xiàn)象明顯的原因之一,中文的動態(tài)語言特征使其在英譯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名詞化現(xiàn)象。這也說明了我國政治文獻的英譯遵循一定的翻譯原則和策略,且文體特征比英語政治文獻更加正式和規(guī)范。
表3 名詞化現(xiàn)象統(tǒng)計表
3.1.4 高頻詞
對語料庫中的高頻詞進行檢索有助于分析《報告》英譯文的詞匯特征,通過Antconc的Word List功能檢索出兩個文本的前20位高頻詞。
通過表4可以看出,兩個文本使用最頻繁的均是and、the、of、to、in、a、have、that等虛詞。兩個文本的核心詞匯也十分明確:《報告》的核心詞匯是 “development”“people”和“government”;《咨文》的核心詞匯是“American”。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情況同樣值得關注,可以明確看出兩個文本在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頻率方面也存在差異,《報告》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情態(tài)動詞是“should”和“will”,而《咨文》則是“will”。人稱代詞的使用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兩個文本使用頻率最高的人稱代詞都是“we”,但《咨文》中的人稱代詞除了we以外,I、you均有所涉及。
表4 《報告》譯本和《咨文》前20位高頻詞排序
(1)情態(tài)動詞
情態(tài)動詞留有協(xié)商的余地,所表達的意義有所差異。情態(tài)不僅體現(xiàn)了態(tài)度的強弱,亦直接表明了語氣的輕重。為了進一步探究兩個文本情態(tài)動詞使用的異同,我們通過Antconc的Concordance功能對二者的情態(tài)動詞進行檢索。
表5 《報告》和《咨文》情態(tài)動詞統(tǒng)計表
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兩個文本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都是表示中度意愿的情態(tài)動詞“will/won’t”和“would/wouldn’t”,這說明無論是《報告》還是《咨文》,政治文獻多使用表示中度意愿的情態(tài)動詞。但《報告》中頻繁地使用“must”表達必要的情態(tài)動詞,其部分原因在于《報告》中會規(guī)劃出我國新一年的任務、必須要實現(xiàn)的目標,其中不乏一些必須要攻克的“硬任務”。因此,must、need、should在我國政治文獻英譯文的出現(xiàn)頻率要遠高于源語的政治文獻。如:在今年的《報告》上,國務院提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其譯文“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must truly tighten their belt”中使用強度較高的情態(tài)動詞“must”。而《咨文》相當于總統(tǒng)的年度報告,主要是總結和闡述自己的執(zhí)政方針、任職以來的貢獻和成績,規(guī)劃性的任務較少。另外,總統(tǒng)需要選民的支持,所以要塑造親民形象,因此必要性情態(tài)動詞的出現(xiàn)頻次較低。
(2)主位人稱的選擇
為了進一步探究兩個文本人稱代詞使用的異同,通過Antconc的Concordance功能,以第一人稱“we”和“I”為例,詳細地檢索了兩個文本中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
表6 《報告》和《咨文》人稱代詞統(tǒng)計表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無論是《報告》還是《咨文》第一人稱代詞“we”的使用頻率都非常高,這可能是由于二者都是十分正式的政治文獻,通過對人稱代詞“we”的使用有助于拉近和聽眾的距離。其中,《報告》是我黨全體智慧的結晶,反映的不是某個人的主張,因此第一人稱單數(shù)“I”出現(xiàn)的頻率很低,文中幾次“I”的使用都是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匯報工作的開場白以及對全國人民、同胞、其他國家政府的感謝。如“現(xiàn)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出意見?!弊g文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 will now report to you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I ask for your deliberation and approval.I also ask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CPPCC) for their comments.”除此之外,“I”鮮少出現(xiàn),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政治文獻的客觀性和嚴謹性,同時表現(xiàn)出《報告》是全國、全黨、全民齊心合力的主張和思想,絕非個人的特立獨行?!蹲晌摹芳仁敲磕暾睦泄?,又是在任總統(tǒng)表達自己執(zhí)政理念,調動選民情緒的機會,因此,《咨文》通過使用大量的第一人稱單數(shù)形式以拉近和選民們的距離,如 “I am asking the Congress to pass legislation to help ensure American foreign-assistance dollars always serve American interests.”; “Tonight, I am asking you to defend our very dangerous southern border out of love and devotion to our fellow citizens and to our country.”,通過對第一人稱單數(shù)的多次使用來表達個人呼吁以及展現(xiàn)本屆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本文利用可比語料庫探究《報告》英譯文本的詞匯特征。研究發(fā)現(xiàn)受語言、知識背景、文本類型的影響,《報告》和《咨文》的類符形符比(TTR值)差異較大;我國政治文獻英譯文的閱讀難度有所降低,更容易被國外受眾理解和接受;英譯政治文獻的名詞化現(xiàn)象更加頻繁,文本語體正式,多嚴謹、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我國政治文獻的英譯文傾向于使用表示中度意愿的情態(tài)動詞,且人稱代詞的選擇上多選擇第一人稱復數(shù)。作為表達型文本,政治文獻的英譯必須尊重源語的行文特征,同時還要滿足政治文獻英譯的傳播目的,促進國外受眾對我國大政方針的理解和認同,為我國的發(fā)展贏得良好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張佑明,2017)。因此,政治文獻的對外翻譯宣傳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使命,本文有助于促進我國政治文獻英譯的深入發(fā)展,借助語料庫的理性分析對未來政治文獻的英譯實踐提供更深層次的思考空間。